地表最強YTR內部指引曝光:創意能省錢、只要A級玩家!MrBeast 7億帝國解密
地表最強YTR內部指引曝光:創意能省錢、只要A級玩家!MrBeast 7億帝國解密

1.近日,YouTube頂級創作者MrBeast的內部指南外流。26歲的Jimmy Donaldson擁有3.17億訂閱者,為全球之最。此文件揭示了他的核心理念。

2.MrBeast的商業理念引起熱議的同時,也面臨爭議。部分人讚揚其創新思維,也有批評聲音擔憂員工福祉。

你看過地表最強YouTuber的影片嗎?

來自美國的MrBeast,本名唐納森(Jimmy Donaldson),年僅26歲,已擁有3.17億訂閱者。他建立了龐大的商業帝國,從多個YouTube頻道、商品銷售到零食公司,2024年預期收入高達7億美元。

最近,一份來自該團隊外流的內部指南《如何在MrBeast 的產製中取得成功 》(How To Succeed In Mrbeast Production)引發了人們廣泛討論。這份文件已由《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向2名前員工核實。就讓我們來一探這位全球最受歡迎YouTuber的理念吧!

「野獸模式」:MrBeast的成功秘訣

1.癡迷於工作,全身心投入

MrBeast團隊強調員工需要對工作充滿熱情。他在指南中寫道:「我要你有這樣的心態:即使是上帝本人也無法阻止你按時完成這個影片。」這種近乎極端的專注和投入是他成功的關鍵之一。

2.創意能省錢

在MrBeast的商業帝國中,創意不僅是內容的靈魂,也是控制成本的關鍵。他以遊戲影片中的獎品舉例:「哪個聽起來更酷:給你2萬美元還是一年份的多力多滋?」後者不僅更有趣,還能大幅降低成本,只要1825美元。他甚至推薦員工在腦海中重複10遍:「創意能省錢。」(Creativity Saves Money.)

3.勇於承認錯誤

他強調:「我從未因為某人犯錯而當場解雇他們,你們沒什麼好害怕的。承認錯誤,這樣我們才能解決問題並繼續前進。」

4.YouTube至上,而非傳統意義的高品質影片

「這裡不是好萊塢,我也不想成為好萊塢。」MrBeast明確表示,他的目標是製作最好的YouTube影片,而非傳統意義上的高品質影片。他認為YouTube是未來,並堅信它會持續成長,超越人們的想像。

5.尋找「A級玩家」

在人才選擇上,MrBeast只要「A級玩家」。他描述道:「A級玩家是癡迷的、可以從錯誤中學習的、可指導的、聰明的、不找藉口的,(他們)相信YouTube、看見公司價值,而且在他們所負責的任務上,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好手。」

此文件在科技圈引起的熱議與爭議

MrBeast的指南在科技圈引發熱烈討論,被視為「創辦人模式」的典範。

這一概念源自Airbnb聯合創始人Brian Chesky的一次訪談,並由Y Combinator的Paul Graham在9月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推廣。

創辦人模式強調領導者保持高度參與、親力親為,並以創業初期的緊迫感和創新精神來持續推動公司發展。

Tom Alder,一位撰寫每週成長策略通訊的作者評論道:「MrBeast備忘錄明確展現了創辦人模式、展現了非創始人領導的公司很少擁有的強度和硬核心態。」

然而,也有批評聲音認為,這只不過是血汗工廠的老闆與準邪教領袖的瘋狂胡言亂語,這種極端的工作理念,會引發對工作環境和員工福祉的擔憂。

延伸閱讀:MrBeast遭控影片造假!「送錢」YouTuber擁3億訂閱,前員工爆料拍片環境惡劣,發生什麼事?

真實vs. 理想:員工眼中的MrBeast

前員工的反饋大致確認了文件內容與實際工作環境的一致性。一位前員工表示,指南中的想法「肆虐」,經常在MrBeast團隊中被逐字引用。

但也有人指出部分內容與實際執行有出入。例如,一位前員工認為文件中描述的晉升流程並未真正實施。另一位則提到,儘管MrBeast反對企業瓶頸,但唐納森本人經常因經常改變主意,造成員工工作上的瓶頸。

隨著MrBeast的影響力持續擴大,他如何平衡商業成功和員工權益,會是人們持續關注的焦點。但無論如何,這份外流的指南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一窺當今最成功的YouTube創作者的思維方式和商業策略,你可以在此找到全文

本文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原文為:全球第一YouTuber商業手冊外流:MrBeast 26歲打造7億美元帝國,他如何辦到?

延伸閱讀:
前金鐘主持人,窮到在家找零錢⋯他40歲後爬出低谷:整理好自己,事情會變好的

新日相石破茂暗示不升息,日圓一日狂貶逾2%!便宜日圓還能期待?

關鍵字: #YouTuber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在零售數位轉型浪潮下,顧客跨越線上線下,期待的是不中斷的體驗。但當據點與品牌日益龐雜,服務容易斷線,品牌該如何化解?

走過65年的恆隆行,代理超過29個國際品牌、據點遍布全台,為了突破這道難題,恆隆行打通零阻力的顧客關係路徑,實現品牌關懷。

多品牌、多通路的隱憂——體驗為何斷線?

「過去只要把好產品賣出去就好,但現在顧客期待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完整的體驗。」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恆隆行同時兼具代理、品牌與零售三重角色,若仍停留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隱憂很快浮現。

五年前,恆隆行在全台已有逾70個專櫃,各自經營 LINE 帳號。顧客跨櫃位或跨品牌諮詢時,因難以全面控管,提供風格一致、資訊齊全的回應,是一大挑戰;售後服務需要完整資訊,轉介客服的流程變冗長。

Omnichat
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
圖/ 數位時代

「顧客明明都是恆隆行的消費者,卻可能在不同櫃位得到不同解答,這就是必須解決的阻力!」陳思樺坦言,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對一個代理29個品牌、橫跨多通路的企業而言,零散不僅削弱體驗,也消耗內部人力。

這些挑戰讓恆隆行意識到,唯有在建立「一致性的品牌信任感」,並確實實踐「無阻力服務」,才能贏得顧客信任。

恆隆行從品牌關懷出發,打造零阻力的流暢服務體驗

帶著這樣的決心,恆隆行在2024年展開整合計畫。最核心、也是最棘手的任務,是將原本分散在各門市的70至80個 LINE 帳號,收斂為單一入口,並以三合一選單架構,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甚至是品味生活的多元需求。

Omnichat
恆隆行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將客服與門市串聯起來,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以及提升生活品味的多元需求。
圖/ 恆隆行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客服與門市首次真正串聯起來。當顧客有維修需求時,櫃位人員能即時將案件指派至後勤單位,免去層層等待;顧客掃描 QR Code 綁定熟悉的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獲得建議與售後協助。現在,無論是客服維修或門市選物顧問,都能透過這個入口實現服務——從獲客、購買、售後保固到清潔耗材加購,任何階段都能延續一致體驗。

「顧客不只是收到推播,而是能延續自己的旅程,甚至和服務人員建立起信任連結,這就是品牌關懷。」陳思樺表示,這套架構也讓數據真正發揮作用。透過 Omnichat 與 91APP 串接,恆隆行得以整合瀏覽紀錄、點擊行為與線上線下購買紀錄等第一方數據,優化行銷推播,避免過度打擾,並累積更完整的洞察。

更重要的是,透過單一帳號的整合,成功打造出一個兼容多品牌、多銷售通路、多行銷管道的 LINE 官方帳號,在各品牌仍能保有個性化的溝通語氣與內容之際,仍統合進「One hengstyle」會員體系。換句話說,不論消費者來自直營門市、外部通路,或線上電商購買,最終都會成為 One hengstyle 會員,持續接受個人化服務。

恆隆行
恆隆行顧客掃描門市 QR Code 綁定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得後續建議與售後協助,打造暖心OMO服務。
圖/ 恆隆行

除了打通任督二脈,對外要無阻力,對內也要滑順。系統架構要保持彈性,能符合恆隆行內部跨部門協作。以前客服沒有系統可以評估,現在則可利用跨部門報表功能,幫助第一線人員即時掌握進線數與處理時長,讓服務品質有跡可循。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

隨著系統上線,成效很快浮現。數據顯示,恆隆行直營門市顧客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持續在線互動,顯示他們不再是「買完就走」,而是因服務價值留下來。隨著好友數持續成長,恆隆行官方帳號的封鎖率穩定維持在 31% 以下,遠低於零售品牌平均 65%。更重要的是,LINE 官方帳號帶來的轉換率比整體平均高出35%,每月新增線下綁定超過5,000筆,逐步累積成跨品牌應用的基礎。

這些成果不僅改善了顧客體驗,也提升了內部效率。陳思樺表示:「對外,顧客的問題能更快解決、售後不中斷;對內,櫃位人員負擔減輕、效率更高,這就是我們想實現的零阻力!」她補充,為深化品牌關懷,恆隆行持續優化服務腳本,確保顧客在不同場景中都能延續信任。「我們要的不是短期的 fancy campaign,而是長期的對話與陪伴。」

未來,恆隆行除了以第一方數據為核心,持續為各品牌打造專屬體驗,把洞察應用到服務腳本與行銷策略,後台報表也將強化分流與品質監控,讓內外流程更順暢。同時,也期待與 Omnichat 探索 AI 應用,例如將電話需求無縫轉接至 LINE、讓自動化回覆更具人味等,把「零阻力服務」推向更多場景。

Omnichat 台灣總經理翁忻閎回顧過往經驗指出:「很多單位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要改變,我們就透過 workshop 與教育訓練,協助內部釐清痛點、建立共識。」但他也強調,成功的關鍵不只在技術,而是企業轉型的決心以及統合方向的能力。「品牌要先想清楚,究竟希望帶給顧客什麼樣的一致體驗?內部目標是否對齊?」

他認為,唯有基礎建設完善、方向一致,OMO 才能真正落地,而 AI 等新技術也才能在這些基礎上發揮價值。恆隆行的轉型便是一例:將分散的服務觸點收斂為單一旅程,最終轉化為零阻力的品牌關懷。當顧客在任何節點都能感受到信任與連結時,零售商才真正掌握了主動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