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餐飲上櫃首日衝進百元俱樂部!全家小金雞強攻「一人商機」,背後來自1億元的教訓
全家餐飲上櫃首日衝進百元俱樂部!全家小金雞強攻「一人商機」,背後來自1億元的教訓
2024.11.15 | 新零售

全家餐飲(7708)於11月15日以每股72元上櫃掛牌交易,早盤最高來到109.5元、衝進百元俱樂部,漲幅逾52%,展開蜜月行情。

全家餐飲11月5日起公開股票申購,每股承銷價為72元,每人限購1張。全家餐飲表示,共吸引近50萬人參與申購,中籤率為0.12%,顯示市場反應熱烈,依11/14興櫃收盤參考價格122.5元來看,價差約50,500元,對抽籤投資人來說抽到一張相當於現賺報酬率達70%以上。

全家餐飲是全家便利商店持股近7成子公司,旗下有哪些品牌?要如何站穩市場?以下為《數位時代》專訪:

「一開始我們以為開餐廳跟開便利商店一樣,用一個品牌就能打天下。」全家餐飲總經理辛紫綾在集團如今手握4個品牌、70間餐廳後回想,最初想用一個餐飲品牌開出跟超商一樣千家規模的野心,雖然天真,卻也證明全家餐飲身上始終流著純正流通業人的血。

成軍於2010年的全家餐飲是全家便利商店持股近7成子公司,旗下品牌包含沃克牛排、大戶屋、bb.q CHICKEN、IKIGAI燒肉。鮮少露面接受專訪的辛紫綾,2019年才進入全家餐飲接任後勤本部長,去年升任總經理,從資歷來看,加入團隊時間不過5年。

她並不是空降部隊,而是跟全家餐飲董事長吳勝福、全家董事長葉榮廷和總經理薛東都——外界熟知的元老三人組——都是從一線店員幹起。辛紫綾也是一畢業就進門市當店員,是資歷至少有24年的全家人。

辛紫綾_全家餐飲總經理_2024_10_17_蔡仁譯攝-2.jpg
全家餐飲總經理辛紫綾談拉拔集團3大品牌:大戶屋、bb.q CHICKEN、IKIGAI燒肉心路歷程。
圖/ 蔡仁譯攝影

2011年辛紫綾因有商品開發、採購經驗,被找進全家剛成立的資源整合部,為隔年入主大戶屋做準備。當時全家剛從日方手裡接來的台灣大戶屋虧損多年,還未併入全家餐飲。全家想改造體質,但團隊清一色是一輩子在流通業的超商人,根本不知道怎麼開餐廳。

「我們只能硬著頭皮、摸石子過河。」辛紫綾回憶,當時團隊摸的第一顆石頭,就是借鑑沃克牛排的教訓。

辛紫綾_全家餐飲總經理_2024_10_17_蔡仁譯攝-3.jpg
辛紫綾2000年進入全家便利商店服務,2011年進入全家資源整合部門,2019年接任全家餐飲後勤本部長,2023年升任總經理。
圖/ 蔡仁譯攝影

不盲目複製餐飲模式,重新定位超商拿手戰場

沃克牛排是日本吉野家旗下大型連鎖牛排店,也是全家餐飲第一個談下的代理品牌。沒想到沃克牛排出師不利,全盛時期也只有3家店,如今只剩台中朝富店一間。

「當時以為只要看人家怎麼開餐廳,照做就好,結果才發現根本不會操作客單超過700元的高級餐廳。」辛紫綾指出,沃克牛排不僅讓全家繳了超過1億元的學費,也讓團隊痛定思痛,決心以擅長的流通業思維經營餐廳,重新定位合適的餐飲業態。

全家餐飲旗下品牌分布.jpg
圖/ 數位時代

「台灣家戶人口數在今年降到2.53人,獨居戶數則突破300萬戶。」辛紫綾指出,從這2個數字來看,一人用餐的比率只會越來越高,而這也是全家餐飲重新評估定位時發現的市場空缺。

於是團隊轉攻一人用餐商機,這才成為董事長吳勝福如今常掛嘴邊的:「全家餐飲要成為日常食的第一品牌。」也就是說,讓一人消費者也可以每天到全家餐飲旗下的品牌用餐。

確立新方向後,全家餐飲下一步用超商思維擘劃品牌成長藍圖。「台灣大戶屋是國內少數新店與既有店,業績能同步持續增長的連鎖餐廳。」對國內各上市櫃餐飲公司暸若指掌的天帷管顧創辦人林剛羽評論。目前大戶屋超過三成店家,都是開業超過10年的既有店,業績仍持續成長。

能做出這般成績,背後關鍵是全家餐飲捨棄「回收期」這項餐飲業者常用指標,而採用超商在意的「 單店業績增長 」為主要指標。

全家餐飲董事長吳勝福.jpg
「全家餐飲要成為日常食(一人也能每天來用餐)的第一品牌。」是董事長吳勝福替團隊立下最主要的戰略目標。
圖/ 全家國際餐飲提供

全家餐飲以流通業展店步伐站穩市場,打造商場店王

兩者有何不同?

其實,全家一開始想切入餐飲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想創造下一個類似便利商店,能大規模展店的事業。

「既然追求展店的規模與數量,那就不能像傳統餐飲業只看回收期。」辛紫綾解釋,餐飲品牌常見策略是在舊店成本回收後,如果業績無法繼續成長,就會收掉舊店再開出更多新店,以推升營收成長動能。從這角度看,舊店回收要快,才能支持新店開展。

辛紫綾認為,先追求單店業績穩定增長,不讓新店一開就侵蝕到舊店業績,長遠來看才能綿密展店、最大化一地市場的存活空間。

要達成單店業績增長,辛紫綾從流通業最拿手的兩項關鍵指標開刀: 流程商品

「全家餐飲」旗下品牌,日式定食第一品牌「大戶屋」.jpg
大戶屋早期砸大錢導入KDS管理系統,全面優化出餐流程。
圖/ 全家餐飲提供

在流程上,大戶屋很早就全面導入KDS(廚房顯示)系統,從開桌、送單到出餐、結帳,滴水不漏掌握每項環節的數據。

擁有數據之後,就可以用來優化流程。辛紫綾舉例,像是改良內場烤台產能,將出餐時間從14分鐘縮減至10分鐘,以及減少6人以上大桌,改為單人、2人座小桌,提升2成以上來客數,「這些成績都是數據分析後優化出來的結果。」

沒有廚藝,也能以講求數據的研發設計力創造明星商品

至於商品方面,辛紫綾坦白承認,要論廚藝、創意確實比不過一般餐飲業者,「但便利商店最在行的,是從數據洞悉消費者需要、喜好的商品。」

其實,辛紫綾過去在全家便利商店有名的戰功之一,是10多年前任職於商品部時與廠商研發推出至今銷售長紅的維力炸醬麵重量碗XL。過去便利商店泡麵業績佔比不到5%,因為消費者認為泡麵效期長,多習慣到量販店囤貨。

辛紫綾從數字發現男性消費者較有即食、到超商買泡麵當正餐的需求,因此與廠商討論,開發出對應男性食量的重量碗。商品一上架就打中市場需求成為熱賣商品,廠商也很快將該規格擴及到各大通路。

大戶屋炭烤雞豬雙麴定食.jpg
2017年台灣獨家推出的炭烤雞豬雙麴定食,至今仍是第一名人氣商品。
圖/ 大戶屋官網

辛紫綾將這樣的精神導入大戶屋,注意到台灣消費者喜歡雙主菜的高CP值感,而在2017年推出炭烤雞豬雙麴定食,7年來穩坐銷售冠軍。另外觀察大戶屋主力客群是較在乎健康、食材品質的高消費力中高齡消費者,因此2018年陸續推出龍虎斑、黃金鯧等多支台灣獨家開發的鮮魚定食,至今也都還是帶動銷售動能的明星商品。

如今台灣大戶屋不僅單店營業是日本大戶屋的兩倍,穩坐全球店王,且七成以上的大戶屋還是所在百貨商場坪效的前三名。

不過,一個品牌再成功,以台灣餐飲市場規模,也不可能開到千店以上。2017年大戶屋連三年獲利,正式併入全家餐飲,內部確實有大量衝刺展店的聲音。辛紫綾指出,這是流通業者骨子裡最直覺的想法,因為單一品牌若能開到千店以上,從設備採購、店頭的內外裝潢到人員培訓,「都有龐大的規模效益與綜效。」

bb.q CHICKEN旗艦餐廳開幕記者會 (1).jpg
經過3年洽談,全家餐飲終於敲定與韓國國民炸雞品牌bb.q CHICKEN的合作,2019年底在台開出一號店。
圖/ 全家便利商店

但辛紫綾打破了這個幻想,「手裡要有不同張牌能打的多品牌策略,才是維持展店動能的長久之計。」因此率先發難,自告奮勇到海外尋覓新品牌代理。雖然辛紫綾主動接觸的幾個海外品牌沒有落地成功,但也促成團隊朝此策略努力。

最後經過3年洽談,全家餐飲終於敲定與韓國國民炸雞品牌bb.q CHICKEN的合作,2019年底在台開出一號店。

延伸閱讀:東區商圈衰退,SOGO復興館卻賺成「店王」!解密5年成長70億的「精品百貨」策略

掌握「還未反映在數字上」的話題趨勢,成全家餐飲下一發展硬傷

2023年全家餐飲營收突破新台幣21億元,以優於同業的25%年增率力道持續增長。辛紫綾認為未來全家餐飲最大挑戰,是如何預判流行趨勢、提前掌握商機。

「超商業者善於數據分析、開拓消費者未被滿足的商機,但這僅止於已經存在的需求。」林剛羽指出,全家餐飲對於還未反映在數字上的話題、趨勢,掌握度自然比較弱。而這對韓式炸雞這種需仰賴話題、流行性的品牌會是一大硬傷。

辛紫綾坦承,近年bb.q CHICKEN展店確實遇到瓶頸,在2022年達展店高峰24間門市後,如今店數又跌回19家。全家餐飲近期正與韓方討論更多資源合作的可能,未來會加強創意研發實力,推出不僅限於炸雞的多元品項,將bb.q CHICKEN打造成緊跟流行的韓系餐廳品牌,「學會追逐前衛流行的功夫,將是全家餐飲下一個渡河必備的石子。」

一顆石頭接著一顆石頭摸過河,全家餐飲要走出一條結合流通精神的餐飲之路。

延伸閱讀:統一為何手刀入股PChome?電商老將揭3大推測:搶先遠傳徐旭東最關鍵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台灣設計展已自10/10起正式開展,展期至10/26於彰化市、鹿港鎮、田中鎮及田尾鄉等地開展,其中將設計手法運用在城市治理與公共政策亦是此次展覽的重要核心。設於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的《圓未來之行》,以清晰脈絡梳理彰化的城市發展,並將彰化縣政府當前如何以均衡及複合的設計,將城市規劃中的「交通」、「建設」、「生活」三面向呈現進行中與已完成的政策成果,並透過互動裝置與參與機制,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城市治理。讓我們一同走進展場,觀看這些政策如何以設計的語彙被轉譯為可理解、可感受、可參與的日常溝通。

交通路網連結城市脈動,居民日常與幸福共行

交通路網是城市的縫線,是均衡發展的骨幹,路網密密織入、層層堆疊,將生活的點點滴滴串成同一張布面。於《圓未來之行》的「轉譯之間」,我們以交通破題——〈彰化交通脈絡透視圖〉以多層透明壓克力承載各級路網,透過疊印與透視產生視差,清楚呈現城市交通的經緯關係與節點密度;〈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則以光為媒介投影於城市模型,演繹彰化未來的重要軌道規劃與重點核心發展區域的建設願景,沿著大埔截水溝的堤岸風景前行,輔以東西南北向的完善路網,八大生活圈的樞紐轉運站串起城鄉間的交通脈絡,引擎發動,感受彰化這座「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節奏與脈動。

彰化1013_2
〈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以光雕投影演繹彰化的未來規劃。
圖/ 彰化縣政府

建築與空間疊加複合,跨齡共生,城市共享

建築是城市的骨架,新生與既有的空間疊加再生,乘載著居民歷史記憶的老屋經過修繕,化身文創基地、創業場域與周邊社群連結,〈時光新生所〉記錄著重獲新生的老屋翻開世代新頁的重要時刻。

彰化1013_3
〈時光新生所〉透過翻牌互動比對老屋今昔差異,喚醒封存的時光。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隨著城市蓬勃成長,為能回應隨之增加的跨世代居住需求,〈宜居共築所〉展示共居的設計實驗成果,伸港基地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回應居住正義、社區韌性等多重城市課題,也讓彰化青年可安心回鄉成家。

彰化1013_4.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全國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在新生的城市建築中隱藏著許多設計巧思,〈未來綠學園〉邀請民眾以擴增實境方式探索鹿江國際中小學這座綠建築的永續設計,校園本身也是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無形設計所〉則透過電控薄膜揭開日常表象下的設計智慧,鹿港洛津國小的操場、地下停車場身兼蓄洪池機能,同時承擔運動、停車與防洪安全三重角色,風雨時成為守護社區的暗線,平日則回到居民的生活日常。

宜居生活源自安心信賴,健康照護與共融設施完備,滿足全齡需求

生活的幸福感,來自各世代都能感到被照顧、被守護的安心與自在。〈全齡照護網〉以大型 LED 牆面呈現全國首創的長照大樓,將托嬰、長照與社會福利整合為一體,成為在地支持網絡的核心據點,也成為最貼近民眾需求的務實設計成果。〈活力共享場〉把運動帶回日常,呼應彰化「八大生活圈運動館」計畫,邀請觀展者當場伸展、啟動身體;各地共融公園則以「共融遊戲」回應跨齡需求,透過無障礙動線與共融遊具,包容不同能力與世代,在〈無界共融園〉票選最期待的共融遊戲場主題,邀請民眾攜手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共融新天地。

彰化1013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整合式長照大樓提供各年齡層的完善照護服務。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到《圓未來之行》一同書寫新彰化的現在進行式

民眾是主詞,是這座城市的主角,既感受也形塑城市;交通作為連接詞,串起人與城市,連接起可能性;建築是名詞,乘載各式機能,讓各種需求的滿足具備指向的所在;而生活化為形容詞,傳承著文化底蘊,透露著溫暖照護與人情味。至於動詞,正是此刻我們發生的行動。

彰化1013_6.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訪《圓未來之行》,欣賞彰化三百年的城市紋理。
圖/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是一個正在被書寫的長句,此刻的每一次到訪、每一次參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她強調,《圓未來之行》不僅是一場體驗活動,更象徵著縣府與民眾攜手共創城市願景的過程,邀請大家一同參與,書寫屬於彰化的未來篇章。
展覽資訊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