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強冠軍身後,幕後英雄有他們:情蒐團隊+6人小新創,如何助攻台灣隊敲出全壘打?
12強冠軍身後,幕後英雄有他們:情蒐團隊+6人小新創,如何助攻台灣隊敲出全壘打?

賽前,外界擔心這支隊伍缺少重砲,投手壓制力不足。

賽後,他們狠狠打破外界質疑,靠的是團結與拚勁,以及「知己知彼」的完美情蒐。

若非因為小腿抽筋,黃子鵬絕對會在第七局繼續登板投球。

11月14日,台灣對上中南美洲勁旅多明尼加的12強預賽中,外號「老虎」的低肩側投投手黃子鵬先發上陣;他用6局、讓對手敲不出任何一支安打的完美表現,為本屆賽事台灣投手群的戰力展演,畫出一個華麗驚歎號。

9個月前摸透對手,「老虎」神進化

他理當在第7局繼續登板,不僅因為前6局徹底封鎖對手,更在於他當時僅僅用了66球,平均計算,每局只是朝著本壘板揮臂11次就能收工;對比黃子鵬今年中職賽季平均每局耗費超過16球,「成本」砍3成,效率神進化。

賽後,主辦方的新聞稿形容「『老虎黃』宰制多明尼加」;而記者會中,黃子鵬特別感謝那群幕後英雄:情蒐團隊。

時間,必須先拉回9個月前的2月9日。這天是農曆除夕,但由職棒兄弟象隊前名將陳瑞昌領軍的一眾情蒐團隊,卻是坐在1萬4千公里外的美國邁阿密馬林魚球場邊,緊盯場內,細細記錄投打跑守每個細節;這是「加勒比海大賽」的冠軍戰,對戰組合的一方是委內瑞拉,另一方,就是多明尼加代表隊。

這已是他們窩在當地的第9天了……。「有7支中南美洲隊伍參賽,當時,我們一共看了25場比賽!」擔任情蒐統籌教練的陳瑞昌回憶。儘管加勒比海大賽是由中南美洲國家各自聯盟的優勝隊伍參賽,選手不見得與12強賽事代表隊成員一致,但,「25場看下來,我們完全掌握了南美球風,看到他們應對比賽的各種細節……,連最基本的短打都跟亞洲很不一樣。」陳瑞昌說。

掌握完整,是因為準備時間充裕。「以往情蒐計畫啟動開始至代表隊參賽,最多僅有3至4個月……。」去年12月,教育部體育署一份國外參訪報告這麼寫到,凸顯國內主事者對重要賽事忽略情蒐的窘況。這一回,不只陳瑞昌在大賽九個月前就已摸透中南美洲對手,整個情蒐計畫更早在去年八月就正式啟動。而進度躍進的關鍵推手,則是中華職棒聯盟會長蔡其昌。

去年3月,台灣在世界棒球經典賽中甫以預賽墊底的成績遭到淘汰,當時蔡其昌就以立法院副院長及職棒聯盟會長的身分,把一份計畫書送到體育署:「棒球一級賽事國家隊培訓計畫」。其中被他規畫為第一要務的重點項目,正是「全面掌握旅外球員及強化國外球隊情蒐」。

「去年經典賽,我第一次當國家隊領隊,主要就是觀察、提出疑問。」蔡其昌回憶,「當時我看到的最嚴重問題,就是對旅外球員情蒐啟動太晚,掌握不足。」蔡其昌的計畫在去年3月提出,約莫5月左右即獲體育署審核通過,情蒐小組於是能夠火速成軍,在大賽開打的15個月之前,「情報探子們」已開始籌備工作,比起過去作法,至少提早10個月。

說到情報探子的組成,特別的是,這回也納入了專業數據人員、影片剪接人員等,在這部分,蔡其昌主導的職棒聯盟,也悄悄進行另一個重要動作。今年4月,中華職棒聯盟發出標案公告,名為「2024世界棒球十二強賽情蒐數據分析委辦案」。

「對於運動科學、情蒐,大家都愈來愈有共識……,這次的成績,算是『愈來愈懂各種資訊』的成果。」中職傳奇「恰恰」彭政閔這麼說。已在5年前從球場退役的他,這次雖然是以打擊教練的身分在幕後催化選手火力,但也意外成為本屆賽事另一個名場面的主人物。

一份A4報告,精準披露對手要害

11月17日,台灣大戰澳洲隊,當日打擊英雄是猛敲5支安打的外野手林立,而校正林立擊球策略的,是手拿一疊A4報告、不時在場邊與林立交頭接耳的彭政閔。至於恰恰手中這份精準披露對手要害的報告,就是來自今年4月的那項「情蒐數據分析」標案。

得標者是一家資本額520萬元的新創公司「灼見運動數據」,員工數僅有六人的灼見,目前位在台北信義區的辦公空間還是與其他公司分租合用,但這家小新創其實在去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就已和職棒聯盟的組訓團隊合作,協助分析情蒐數據。

「那張A4報告寫什麼?這個不能說,是機密啊!」彭政閔的這句話不是玩笑,連陳瑞昌也證實:「這是國家隊的情蒐資料,非常機密,我們有簽保密條款哩!」至於灼見自己的介紹,除了在比賽中至少會用10台攝影機追蹤各種擊球與投球細節,進行影像數據整合,也會「將數據和影像轉化成一頁頁的報告」。

但在海量數據中,何以精準擷取選手最需要的敵情解讀?這或許和灼見創辦人徐樂的背景有關。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建築系畢業的他,曾在當地建築師事務所工作,然而從小到大,徐樂始終也有棒球夢,小學打過社區少棒,高中赴美後,曾利用暑假回台參加兄弟隊訓練營;2019年,甚至參加了當年中華職棒的新人測試。事實上,徐樂也是本次情蒐小組成員之一。

在本次情蒐小組的成功因素中,除了時間充裕、重視運動科學,另一項關鍵確實就是「從選手的角度出發」;職棒聯盟祕書長楊清瓏曾形容本次情蒐工作的特色,「是以『選手想要看到什麼』為收集重點。」陳瑞昌也表示,當情蒐資訊加上「選手級」的意見解讀後,「你會發現,全隊都是英雄,誰都可以適時跳出來,忽然轟出全壘打。」

高國輝分享敵情,助戴培峰對日開轟

以11月16日預賽階段的中日大戰為例,第7局,當今年中職賽季323個打席只有一支全壘打、轟出牆外機率僅有千分之3的戴培峰,遇上今年在日職被敲全壘打機率不到2%的強投北山亘基,誰能想到,經過熟知北山底細的打擊教練高國輝一番面授機宜,戴培峰竟也無視機率法則,轟出一發激活台灣氣勢的重要陽春砲。

再看「老虎」黃子鵬對上多明尼加的那六局完美演出,陳瑞昌透露,負責分析多明尼加隊的情蒐小組成員,是合庫隊業餘強投吳昇峰,「就像黃子鵬一樣,吳昇峰也是下勾投手,他在賽前給黃子鵬的建議,發揮了很大作用。」

「無論如何,重點還是在於每位球員表現亮眼。」彭政閔這麼說。不過,一趟提早啟動的情蒐計畫,終究是這次台灣奪冠的幕後功臣;而在蔡其昌的想法中,「情蒐工作必須常態化,接著,就是國家隊的常態化,要讓年輕一代來操盤國家隊。」他說,這次精進計畫只走了三分之一,下一步是瞄準2026年經典賽,接著就是2028年洛杉磯奧運。

延伸閱讀:12強賽|台灣隊拿下世界冠軍!4比0斬斷日本27連勝,寫下台灣棒球歷史新紀錄
12強賽|台灣隊奪冠獎金有多少?辜仲諒+國光獎金+WBSC獎金⋯總金額突破3億
台積電哪需要裁員?張忠謀曝15年前回鍋CEO、撤換蔡力行祕辛:不只影響「被離職」員工,全公司都沮喪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