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妝二哥保衛戰!屈臣氏攻外籍客「對決康是美」,1年改裝5大店成關鍵戰略?
藥妝二哥保衛戰!屈臣氏攻外籍客「對決康是美」,1年改裝5大店成關鍵戰略?
2024.12.04 | 新零售

12月4日下午在西門町人潮最繁忙的捷運六號出口外,台灣屈臣氏董事總經理黃艾知與經濟部長官、多間供應商夥伴們一字排開剪綵。在他們身後的是,剛完成開業15年來、最盛大改裝的西門店。

這是台灣屈臣氏睽違許久的大型記者會現場。據屈臣氏表示,本次改裝從10月開始、歷時45天,斥資數千萬元。 「從天花板到地板,幾乎每個角落都重新改造。」

【圖6】屈臣氏西門旗艦店希望透過升級門市的軟硬體設施,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購物體驗,此次改裝後四樓層
西門商圈可說是屈臣氏的一級戰區,500公尺步行範圍就有超過四家屈臣氏。此次選擇改裝的西門店,雖非開業最久的門市,但卻離西門徒步區最近。
圖/ 屈臣氏提供

黃艾知指出,佔地4層樓、170坪的西門店之後不只將扮演該商圈旗艦店的角色,也要成為屈臣氏招攬外籍遊客的門面擔當。

屈臣氏西門店改裝
改裝後的西門店內隨處可見日、韓語等多國語言告示。
圖/ 劉燿瑜

西門人流回溫!屈臣氏砸千萬翻新門面

屈臣氏之所以選擇西門店重點改裝,黃艾知透露一大動機是看見外籍客回溫的商機。據北市觀傳局統計,今年截至8月, 西門町商圈以2021萬人次造訪奪下北市觀光景點冠軍,甚至狠甩第二名的台北101超過兩倍以上的造訪人次。 因此選擇正對西門捷運六號出口,國際觀光客占比高達六成的西門店進行改裝,可說是再合適不過。

然而另一個黃艾知沒說出口的動機,可能是屈臣氏現正面臨藥妝通路老二的危機保衛戰。

疫後業績趨緩,康是美進逼屈臣氏

屈臣氏曾是全台藥妝店龍頭,但據未來流通研究所統計,自從2020年寶雅市佔首度超車屈臣氏後, 台灣近年美妝藥局零售通路的排名分別為寶雅、屈臣氏、大樹藥局、康是美。

若撇除定位上較接近專業藥局的大樹,儘管屈臣氏從不對外透露營收,但據外界推估,過去屈臣氏與康是美在營收上應還有新台幣40億元左右的差距。

然而,這個差距在疫後變得越來越小。

據一名各大連鎖藥妝通路的供應商觀察,疫情後這幾年屈臣氏業績成長力道不若同業通路理想,甚至部分品類及店點「可說十分辛苦」,且近5年來總店數始終停滯在580間左右。反觀康是美,截至今年6月門市約為450家,4年來成長約50家,雖與屈臣氏預計明年上半年達600間門市的數量還有不小差距。

但據消息指出,康是美內部已私下喊出明年店數要達600間的目標,劍指屈臣氏意味濃厚「它們喊得出來的目標,最後通常能達成。」一名曾任職統一集團的知情人士透露。

屈臣氏西門店
台灣屈臣氏董事總經理黃艾知親帶媒體團導覽西門店改裝後的大小細節。
圖/ 劉燿瑜攝影

改裝全台5家「目的型美妝店」

為捍衛台灣藥妝店通路老二的地位,屈臣氏今年陸續針對重點門市進行不小力度的改裝。黃艾知指出,截至今年10月,屈臣氏已針對全台5間「目的型美妝店」門市進行大幅改裝,西門店也是其中一。

所謂目的型美妝店,通常位於重點商圈的核心,而「目的型」指的是消費者特地到門市所在的商圈購物時,也會一併光臨的門市。 「講白一點,就是即使消費者住家樓下就有屈臣氏,但還是會特地光顧的門市。」 黃艾知解釋,該類門市通常有一般門市沒有的服務與體驗。

細看此次西門店的改裝內容。不只一樓導入與國立故宮博物院獨家聯名的十款美妝、生活商品,另還有台灣知名地標的3D拍照牆,以及「Taiwan Must Buy」台味伴手禮專區。

【圖5】屈臣氏西門旗艦店將台灣的經典元素、必買商品等囊括進店,打造成好拍、好玩、又好逛的「正台味屈臣
屈臣氏西門旗艦店與國立故宮博物院獨家聯名,推出面膜等10款獨家商品,搶攻外國遊客商機。
圖/ 屈臣氏提供

而二樓彩妝區設有與媚比琳合作的試妝拍照打卡鏡、男友休息區,三樓醫美護膚區則有多款能靠櫃體驗的護膚品牌及百種商品的「面膜圖書館」。

屈臣氏希望透過此次豐富且類別鮮明的策展改裝,打造沈浸式體驗購物氛圍,並融合台灣在地元素、知名土產,讓西門店成為外國旅客來西門商圈必訪的景點之一。

康是美、三友藥妝棄守西門核心,外籍客真能成救命稻草?

儘管屈臣氏將目標移往赴西門逛街的外籍旅客身上,但黃艾知也坦言,近2年外籍旅客表現雖擺脫疫情衝擊,「不過整體表現仍遠不及疫情前,還有中國團客赴台時的盛況。」

康是美成都店
康是美成都店原本佔有一旁面對西寧南路三角窗的店面,一年多前也撤出,僅保留左邊店面。
圖/ 劉燿瑜攝影

事實上,有部分藥妝同業也逐漸棄守西門商圈的外籍旅客商機。像是三商家購旗下的三友藥妝Tomod's,早在疫情前就收掉曾經業績最好、同在西門町核心的成都店。

而離屈臣氏西門店150公尺的康是美成都店,也大約在一年前棄守面對西寧南路的超大三角窗店面,將該門市面積縮減到一旁三層樓的一般店面。

也因此,屈臣氏西門店未來是否真能帶進預期效益,靠外籍客商機重拾往日風光?一切還待時間驗證。

延伸閱讀:轉換率7成,卻被老闆找去問話⋯全台7-11掌握10億人次曝光版位,統一首度揭露RMN是怎麼做的?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