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Vision Pro實測:凝視3秒回到真實世界,眼手並用超靈敏⋯真的不頭暈!
影片|Vision Pro實測:凝視3秒回到真實世界,眼手並用超靈敏⋯真的不頭暈!
2025.01.03 | 3C生活

蘋果頭戴裝置Vision Pro發表一年後,終於宣布將於12月17日在台灣上市,定價新台幣12萬元起,蘋果強調,希望想購買的消費者都能先進行門市的一對一體驗,感受最完整的功能。

《數位時代》在上市前接受蘋果邀請,全面體驗穿戴舒適度、操作敏銳度、影音視覺效果、工作協作能力等功能,體驗內容亮點一次看。

Vision Pro售價資訊:Vision Pro 提供 256GB、512GB,以及 1TB 版本,售價分別為 119,900 元、126,900 元、133,900 元。

Vision Pro體驗1.jpg
《數位時代》實際體驗Vision Pro完整功能。
圖/ Apple

Vision Pro設定操作:眼手並用超靈敏,配戴略重

前期設定過程

由於Vision Pro強調個人化對於配戴舒適度的重要性,首先會使用App進行面部上下左右的測量,記錄個人臉部特徵、建立個人化空間音訊,同時確保面罩符合臉部大小和鼻樑高度,如果有戴眼鏡,人員會使用器具檢測眼鏡度數,加入合適的蔡司鏡片,請特別注意不能配戴變色片試用,整個過程大約只要5分鐘,相當簡便。

實際配戴舒適度

配戴時,是先用單手扶著面鏡服貼,另一隻手移動拉緊頭帶。Vision Pro本身600到650克左右的重量確實滿有存在感,相當於把一台13吋iPad Pro(643克)掛在前額,不過《數位時代》本次選用的是雙頭帶,在頭頂和後腦勺有效分散壓力,實際體驗大概在20分鐘到半小時左右脖子才開始感覺到痠。

Apple Vision Pro體驗
Apple Vision Pro雖然重量不輕,但實際配戴減壓效果不錯,戴了超過半小時,臉上也只有在下沿留下非常輕微的壓痕。
圖/ 隋昱嬋攝影

操作靈敏度

Vision Pro的操作方式是眼手並用,以眼球為滑鼠的游標移動到要使用的物體上,手部則以食指拇指輕碰作為選取、滑動畫面、放大縮小的工具。

設定也相當簡易,在畫面中根據指示碰觸圓點即可,最令人驚豔的是反應非常靈敏, 眼部完全無延遲,看到哪選到哪,也不會經歷滑鼠般拖曳的過程,直接點選到你所看的位置 ;手也幾乎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即使自然垂放在大腿上, Vision Pro也能有效偵測到手部輕捏的小動作,不需要一直舉高雙手操作 ,整體更舒適自然。

Vision Pro體驗2.jpg
Vision Pro操作相當靈敏。
圖/ Apple

Vision Pro視覺體驗:超高解析度,身歷其境!

虛實整合

Vision Pro的初始設定是穿透的,也就是雖然戴著面罩,依舊能看見眼前實景,只是色彩更淡、光線更暗一些的版本,而所有應用程式、視窗都會懸浮在你所在的空間中。

更精采的是「環境」功能,如果想更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把機身右上角的按鈕旋轉後,真實場景會隨著旋轉過程慢慢淡出直到消失,此時就像是完全置身到另一個世界,可以依照喜好選擇月球、結冰起霧的湖泊、陰天的森林等,極度真實的高解析度畫面,幾乎看不出數位像素的痕跡,加上是360度圍繞的效果,不管怎麼轉身看,都像是身歷其境。

蘋果Vision Pro
Apple Vision Pro虛實場景之間的切換相當令人驚艷。
圖/ 蘋果

而這裡有一個相當具巧思的設計,若是有在對你說話, 只要朝著聲音的方向凝視3秒左右,說話的人就會從場景中慢慢穿透出來,讓你能夠看著對方說話,把眼睛移開後,又會慢慢淡出,回到一個人的世界 ,這個設計有效保留和外界互動的使用情境,不需要特地把面罩取下中斷體驗。

蘋果Vision Pro
Vision Pro可以讓對話的對象從實景穿透出來。
圖/ 蘋果

沉浸式照片

Vision Pro在首次發表時就相當強調沉浸式觀賞照片影片的功能,本次共體驗三種不同作法:

1.空間照片/影片
第一種是在Vision Pro中體驗最佳的的空間照片和空間影片。

在iPhone 16全機型、iPhone 15 Pro和 iPhone 15 Pro Max(iOS 18 或以上版本)的相機中,都能選擇拍攝空間照片或影片,實際呈現在畫面中,就能感受到栩栩如生的立體效果,景深自然,畫面完全無延遲,彷彿重新回到拍攝當下吹蠟燭、和寵物玩耍時的感動。

iPhone 16系列中可以在相機中選擇空間拍攝。
iPhone 16系列中可以在相機中選擇空間拍攝。
圖/ 隋昱嬋攝影

2.全景照片
如果拍攝一張完整的全景照片,在Vision Pro中就能呈現類似「環境」的效果,被眼前180度畫面籠罩,轉頭也能看到四周的畫面細節。

Apple Vision Pro
Vision Pro能感受全景照片細節。
圖/ Apple

3.一般照片

如果在Vision Pro中瀏覽一般2D照片,可以點選「沉浸式」按鈕,演算法自動幫照片加入真實的景深立體效果,但是和空間照片的差異在於不能放大觀賞。

建議在前往體驗前,能親自拍攝幾張空間照片、空間影片,以及全景的照片,更能在現場感受沉浸式的特別魅力。

影視體驗

在影視體驗的環節,以Apple Immersive Video拍攝的畫面極度真實,甚至會在球朝著鏡頭砸來的時候下意識想躲開的程度,其中一支在懸崖上走鋼索的影片,能夠朝下看到深淵、往周圍看到峭壁,更是讓人感覺到身歷其境的效果。

還能沉浸式觀賞運動賽事,NBA的App中,一次能在畫面中看五場比賽,清晰無延遲,而且空間音訊的環繞聲響,彷彿變成畫面中歡呼吶喊的一份子。

工作場景

當然Vision Pro不希望只作為一個娛樂體驗的工具,還期待成為工作的幫手,這次實際體驗了和MacBook的協作,眼前放置的MacBook被偵測到後,可以一鍵連接,MacBook的螢幕就會馬上被關閉,畫面中的內容直接轉移到Vision Pro的虛擬世界中,變成大尺寸的顯示器,開啟多視窗懸浮在環境中,如果不想用虛擬鍵盤,也可以用MacBook實體鍵盤直接操作。

蘋果Vision Pro
Vision Pro工作中使用的情境。
圖/ 蘋果

另一個工作應用場景是簡報使用的Keynote App,在畫面中會呈現一個演講廳一般的場景,眼前是簡報稿,身後是大螢幕投影的簡報檔,可以更熟稔地練習簡報、演講的流程。

另外,也有第三方廠商開發的App,能呈現3D立體模型,細節清晰真實,適合業者向客戶展示機台、產品時使用,或者和員工進行詳細的操作流程說明。

Vision Pro體驗心得:空間運算精準寫實,終於不會3D暈了

Vision Pro自發布以來,蘋果反覆強調這並非AR、VR或MR設備,而是自成一格的「空間運算」(Spatial Computing),實際經歷了完整的說明和體驗後,確實能深刻感受到所謂空間運算的具體特質,和一般的頭戴裝置有何不同。

在Vision Pro中,整個空間的深度、廣度、位置精確度,都被空間運算精準測量出來,包含虛擬物體在虛實整合的畫面中,擺放在眼前的位置,伸出手碰觸的距離等,都相當接近於真實體驗,會讓人感覺到這些畫面並不是從你的視角投射出去,而是把你當成這空間裡的一部分在演算,比如畫面中所有物體都穩穩地錨定在原點,不會隨著眼球的移動而出現晃動、閃動,有效減少3D暈的情況發生,即使戴著Vision Pro離開目前的空間, 回來房間時所有的應用程式、模型都還擺放在原地,彷彿他們已經是這空間真實的一部分。

蘋果WWDC VISION PRO
Vision Pro利用精準的空間蘊算達到虛實整合。
圖/ Apple WWDC發布會截圖

體驗後最強烈的感受就是,讓「3D暈」的感受降到最低,幾乎沒有眼睛和場景間的不協調感或延遲,是目前市面上頭戴裝置難以企及的程度。

Vision Pro完整介紹。

蘋果強調,Vision Pro在配戴上有相當多個人化細節,因此「借用」朋友的設備沒辦法體驗到最頂級的效果,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都能道官網預約一對一體驗, 不過目前可預約時段都已額滿,需要再等待後續釋出。

延伸閱讀:Apple Watch將支援5G!改用聯發科晶片「取代英特爾」,第3代Ultra可接收衛星簡訊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鎖定智慧製造 AI 應用,摩絡人工智慧藉 NVIDIA 新創計畫的強大後盾,兩年內客戶數成長8倍

摩絡人工智慧(Morale AI)成立於2023年9月,創業團隊早在國立清華大學便以機器學習(ML)與深度學習(DL)等技術累積大量智慧製造實例,逐步深化在品質、製程、機台、能耗、供應鏈等營運場景應用,爾後,更進一步透過大型語言模型(LLM)與人工智慧代理(AI Agent)等技術解決製造現場最棘手的人員經驗傳承、產線知識管理與品質客訴等挑戰,並且透過數據串接與建立資料倉儲平台等方式優化製造業的數據管理與分析能力,例如監管能耗與碳排狀態等,展開專屬的數位轉型旅程。

兩大關鍵,摩絡人工智慧化身製造業創新轉型的最佳夥伴

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摩絡人工智慧不僅將客戶數翻升8倍,更循序推出20個 AI Agent 服務,如專屬紡織業的 Textile GPT 方案,以及專屬半導體產業的地端 AI Agent 服務等,同時為15家企業客戶進行概念性驗證專案與推動 AI 應用落地。

摩絡人工智慧是怎麼辦到的?

首先是擁有深厚的產業知識。摩絡人工智慧的團隊成員不僅熟悉產業術語與營運流程,更洞察上中下游動態,能精準對應客戶需求、打造貼近客戶營運痛點的 AI 解方。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表示:「LLM 與 AI Agent 技術擅長處理非結構化數據資料,換言之,客戶只要有 PDF 資料即可展開 AI 應用,也不用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資料標註,可以大幅降低 AI 應用門檻,吸引許多製造業關注與應用。」

其次是與 NVIDIA 新創計畫的夥伴展開密切合作。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摩絡人工智慧在產品研發、市場行銷與募資等面向都獲得實質助力,例如,借助 NVIDIA NeMo™ 平台加速資料串接與生成式 AI 模型的微調時間,摩絡人工智慧成功將模型調整與應用落地時間從一開始的6個月縮短為1到3個月,大幅提升客戶的 AI 投資報酬率。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
摩絡人工智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高聖翔認為,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對新創的技術研發、市場行銷、業務擴展與募資都有極大的幫助。
圖/ 數位時代

高聖翔強調:「AI 發展日新月異、迭代速度極快,加入 NVIDIA 新創計畫讓我們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掌握最新技術,並以更快速度滿足企業需求。」舉例來說,摩絡人工智慧不僅鎖定製造業共通需求推出相應 AI Agent,如品質客訴 Agent 等,更因應紡織、半導體、PCB、製鞋、精密機械等產業推出專屬 AI 模型與應用服務,加速製造業的 AI 轉型步伐。

所有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都可以免費取得 NVIDIA 深度學習學院(DLI)的訓練課程學分,藉此掌握最新產品與技術發展,此外,還可以透過技術分享會等方式了解產品技術的應用模式,激盪更多可能。除了 DLI 訓練課程,參與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還可以獲得三大公有雲的 GPU 雲端點數資源、NVIDIA 軟體開發套件(SDK)存取,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價格,加速產品創新與研發時程。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NVIDIA 致力成為 DeepTech 新創的最佳後援。舉凡參加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新創團隊都可以取得 GPU 雲端資源、免費取得深度學習學院訓練學分、NVIDIA 產品早期試用機會,以及特定硬體與軟體的優惠方案,加速創新發展。
圖/ 數位時代

從技術支援、產品行銷到募資,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化身新創最佳後盾

除了從技術、產品層面給予支持,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也有助於摩絡人工智慧進行市場行銷與取得募資。舉例來說,NVIDIA 邀請包括摩絡人工智慧等16家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新創團隊在 2025 COMPUTEX InnoVEX 大會中參展、展現前瞻技術,對此,高聖翔十分欣喜的說:「我們在展會期間就收到很多潛在客戶諮詢,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客戶提出需求,對品牌與產品行銷極具效益。」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摩絡人工智慧自2024年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也在 NVIDIA 的團隊協助下展開募資,並且成功完成80%募資目標,對於後續的產品開發與業務擴展極有幫助。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後,新創團隊可以免費使用 Inception Capital Connect 福利,並有機會與全球 Inception 創投夥伴接觸,加速募資流程。

新創團隊可在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網站清楚寫下產品服務等詳細資訊,如此一來, NVIDIA 全球各個部門都可以查詢到新創團隊資訊,便有機會取得 NVIDIA 軟體產品的早期試用(Early Access)機會,以及受邀參加地區性的大活動曝光等。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提供專屬台灣的系列活動,藉此深化新創互動能量、活絡產業發展。
圖/ 數位時代

為進一步擴大新創支援, NVIDIA 也計畫針對加入 NVIDIA Inception 新創計畫的台灣新創舉辦專屬活動,首先是每季會舉辦一次專屬技術研討會,主題會聚焦在製造、醫療、機器人與 AI Agent 等,讓新創團隊可以在會中分享應用心得、相互交流;其次是從 DLI 挑選熱門課程在台舉辦實體訓練課程,目標是讓新創與 NVIDIA 專家可以進行更即時的互動與討論;最後是持續邀請台灣新創在一年一度的 NVIDIA GTC Taipei 進行技術分享,並且在 COMPUTEX InnoVEX 的 Inception Startup Pavilion 進行展覽,共創商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