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能科技正式上櫃!股價飆逾20%衝至1530元:印能在做什麼的?競爭對手有誰?
印能科技正式上櫃!股價飆逾20%衝至1530元:印能在做什麼的?競爭對手有誰?

(2025/02/26 更新)
半導體股又有新兵報到!半導體設備廠印能科技(7734)以承銷價1,250元於26日正式上櫃掛牌交易。

此次由台新證券承作的掛牌前承銷也創下紀錄,不管是競拍價格還是公開申購價,皆是目前歷史最高價,公開申購價更因與興櫃價差大,參與公開申購共有80,408筆,合格申購單為67,142筆,中籤率僅約0.56%,凍結市場資金839億元,為近3年最高紀錄。

截至26日11時許,印能漲幅達22.8%,股價來到1535元(25日收盤價為1250元)。

印能之所以股價大漲,關鍵在於先進封裝技術成為半導體產業中的核心驅動力。

隨著5G、高效能運算(HPC)與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加速發展,市場對高性能、小型化及高集成度封裝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長。根據市場研究機構Yole Group的最新報告,預計全球先進封裝市場營收將從2023年的392億美元增長至2029年的81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2.9%。

透過垂直堆疊晶片,3D IC技術實現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充分滿足高效能運算和大數據處理的要求。然而,隨著技術進步,3D IC也面臨熱管理挑戰,業界無不積極開發改進散熱解決方案,以支持更高運行頻率的應用。

印能所開發的獨家技術不僅協助客戶解決半導體製程中的氣泡、翹曲、金屬熔焊、晶片高速運作時的散熱等關鍵問題;其核心設備包括壓力除泡系統、高功率老化測試機及自動搬運系統設備。

印能科技1月15日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董事長暨總經理洪誌宏表示,目前先進封裝貢獻營收約8成,訂單能見度約6個月,在AI先進封裝需求持續高漲下,樂觀看待營運前景。

印能科技是做什麼的?競爭對手有誰?

成立於2007年的印能,以半導體「封裝製程氣泡解決方案」聞名,核心設備包括壓力除泡系統、高功率老化測試機、自動搬運系統設備等。截至目前已累積61項國內外專利、其中48項已獲核准,為全球以高壓氣體提供製程解決方案領域,發表相關專利最多的公司,並為台積電、英特爾等國際大廠的供應鏈。

印能2024年營收新台幣18億元、年增51.86%,2024年前三季每股盈餘(EPS)30.28元、毛利率61.8%,1月15日收盤價1,620元,為興櫃股最高價。

印能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洪誌宏.jpg
印能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洪誌宏
圖/ 孫嘉君攝影

印能主要競爭對手來自韓國ILSIN、Vision、Osung、Suhwoo,日本為SanyuRec。

不過洪誌宏將競爭者視為「 客戶的工程師 」,當客戶遇到問題時,搶在客戶前面提供解決方案。且不做市場上已量產的產品,以做出市場區隔。

半導體先進封裝「除泡專家」,AI晶片、面板級封裝、散熱⋯全都包

洪誌宏表示,印能自成立以來,只專注於一件事情,就是「控制高壓真空中的熱流」,具體可分為解決封裝製程的4大問題: 氣泡(Process Void)、翹曲(Warpage)、高溫熔焊(Metal Joint)、散熱(Heat Dissipation)。

在先進封裝的過程中,晶片上容易產生氣泡,導致變形翹曲、電路失效、影響散熱等問題。印能的設備,便是透過控制壓力與溫度,避免氣泡的產生。

回顧印能的發展沿革,自2007年推出第1代設備,目前已迭代4代產品,主力為半導體封裝製程的除泡設備(VTS)。其他產品包括「高功率預燒測試機」(BMAC)和「翹曲抑制系統」(WSS),為針對先進封裝的需求所設計,提升封裝製程的穩定性與生產良率。此外,伺服器機櫃氣冷散熱也是公司關注的研發項目。

印能公司沿革.jpg
印能自2007年推出第1代設備,目前已迭代4代產品,主力為半導體封裝製程的除泡設備(VTS)
圖/ 業者提供
印能2025推動產品.jpg
印能的設備廣泛應用於5G、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HPC)和人工智慧(AI)等領域,而在小晶片(Chiplet)封裝、面板與晶圓級封裝等新興應用中,也有發揮空間
圖/ 業者提供

印能的設備廣泛應用於5G、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HPC)和人工智慧(AI)等領域,而在小晶片(Chiplet)封裝、面板與晶圓級封裝等新興應用中,也有發揮空間。洪誌宏指出,印能的核心理念是「不做市場上已經量產的產品」,每個產品都代表一個製程問題的解決方案,不僅解決每一世代技術的特定問題,亦是成本控制方案。

面對AI小晶片和先進封裝技術需求的快速增長,印能的研發重點持續放在先進製程應用相關設備上,尤其在晶圓級、面板級封裝,例如結合了大晶片、採CoWoS-L製程的AI小晶片,也有氣泡、翹曲、金屬熔焊等問題需解決。

印能訂單能見度約6個月,3大優勢保持高毛利率

針對印能的營收占比,內銷與外銷比例分別為4:6,台灣以先進封裝為主,海外包括北美、中國、韓國、東南亞及歐洲市場,主要客戶涵蓋晶圓製造廠、封裝廠、面板廠。截自目前,印能的設備已出貨超過2,500套,搭配自動化系統的設備則超過160套。

至於訂單及產能方面,洪誌宏表示,目前訂單能見度約6個月,2024年初落成的新竹香山廠,預計可滿足未來2~3年的產能需求,短期內尚無擴廠規劃,不過會配合客戶需求,擴大無塵室空間。

台新投顧研究報告指出,印能多年來深耕熱流處理相關技術,其壓力除泡烤箱設備,在先進封裝市場,佔有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此外,印能並透過簡化製程站別優化材料效能,縮短製程時間協助客戶短時間內導入量產,以及提高產品良率和可靠性等3大面向,為保持高毛利率的關鍵。

延伸閱讀:「他媽的都給我閉嘴,張忠謀打來了!」一個小故事揭,輝達當初如何高攀「名門淑女」台積電?

做4休3、周休5日⋯台灣工具機產業為何變「慘業」?工具機大老:台灣不只有半導體

責任編輯:林美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