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Mobile World Congress)剛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落幕,今年度MWC展會以「Converge. Connect. Create.」為主題,「AI+」與5G、企業再創等被視為關鍵議題。
電信業者一直是MWC中重要的參展者,市場非常關注AI如何驅動電信產業加速革新。正是因為電信產業正迎來技術轉型,生成式AI是關鍵驅動力之一。隨著日益增長的產業競爭壓力,電信商面臨「提高營運效率」及「開拓新收入來源」的雙重任務。
我們已看到台灣電信業者將AI視作優先發展目標之一,將AI從內部營運工具,延伸至面向客戶服務端和營業模式上的創新,展望2025年,我們預期生成式AI將透過以下五大趨勢影響電信產業。
趨勢一:AI Agents將加速客戶支援與使用者體驗
長期以來,電信業者在客戶服務方面必須應對複雜的孤島式結構,導致優化客戶體驗的流程效率低落。從互動式語音回應(IVR)到聊天機器人的技術演進,雖然能改善部分的客戶服務流程,但絕對還有提升空間。
生成式AI的出現,透過高速、準確且個人化的模組,協助電信業在客服機制上創新突破。
2025年將是「AI代理」(AI Agents)的關鍵發展年,我們預期AI代理將成為電信業的核心支柱,承擔大量的客戶互動需求。結合近乎人性化的虛擬助理體驗、強大的客戶數據分析能力,生成式AI解決方案的精準度能有效提升,並透過多模態的AI幫助技術人員,透過語音問答快速診斷並即時獲得故障排除指示,節省過去在排除故障時耗費在查找佈線圖與解決方案的大量時間。
這不是未來,而是現在進行式。早在去年,中華電信與Google Cloud合作創建「GenAI超級助理」,將AI代理技術全面應用於其家用寬頻維運、客服帳務查詢、行政知識管理及網站程式碼生成等內部應用場景,測試結果顯示可提升員工15%以上效率。
以客服帳務查詢為例,中華電信將過往累積的問答知識庫資料送進AI模型,協助客服同仁在應對客戶疑難雜症時,能夠直接和AI代理對話快速找到解答。客服帳務AI代理每年預計減少25%的帳務問題來話量,網站生成代理則能夠讓前端工程師網頁開發速度提升兩成,大幅優化客服運營與資源配置。
趨勢二:生成式AI將整合網路與客戶數據,實現全面洞察
從傳統的電話客服中心,轉型成結合多種管道的雲端聯絡中心(Contact Center),我們相信下一波的創新關鍵,在於整合網路效能數據與客戶資料,協助電信業者獲得更全面的用戶理解。
預期到了2025年,透過AI整合的幫助,電信業者對網路品質與設備效能數據的掌握度將提升,有助業者以全方位的視角優化客戶體驗,帶動更主動的客戶支援、提升交叉銷售與追加銷售的機會,同時降低客戶流失率。
舉例而言,當網路服務品質下降時,過往客戶需主動聯繫客服,並經過相對漫長的等待期才能解決問題,而借助生成式AI,將能透過即時偵測異常、主動通知客戶來顛覆服務體驗,甚至在客戶求助前就率先提供解決方案。
在未來,AI將不只是被動回應需求,而是運用企業過往累積的寶貴數據,來驅動面向未來服務的預測能力:即時識別網路異常、通知用戶並主動提供解決方案。不僅提升一條龍的服務效率,更將電信業推向智慧、自主、以客戶為核心的全新時代。
趨勢三:生成式AI不只提升生產力更可以創造營收
2024年,生成式AI主要幫助電信業者降低成本並提升生產力,部分企業已能運用AI為員工每日節省45分鐘的時間。隨著電信產業的AI應用持續成長,我們相信這些營運效益將進一步擴大,讓企業在2025年運用生成式AI的目標,從效率提升轉向創造新的營收模式。
其中一條極具潛力的發展路徑,是建立由AI輔助的市場機制,透過「AI驅動的產品推薦」讓中小企業獲得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簡單來說,就是AI助理能根據需求,精準推薦網路連線方案、POS系統及SaaS應用程式,大幅簡化銷售和購買流程,不僅提升客戶體驗,也為電信業者帶來新的營收成長機會。
此外,我們看到國內電信業者運用生成式AI技術,進行OTT平台影劇內容推薦,或即時分析行動通訊語音讓防詐服務再進化,也讓台灣企業有機會拓展更多全球商機。
趨勢四:邁向AI原生網路
電信業者已透過擁抱雲原生網路(Cloud-Native Networks)降低營運成本,而下一個關鍵發展將是運用生成式AI進行全面自動化,透過AI原生網路(AI-Native Networks),從事件驅動轉向由機器驅動的網路營運模式和運作流程。
AI原生網路不僅能進一步降低成本,更是運用AI提升網路建設的可擴展性與即時應變能力。電信業者可以分析過往數據、高負載站點等資料,提前預測行動用戶的需求模式,並即時且動態性的優化網路資源配置,以將傳統成本密集的劣勢轉變為競爭優勢。
我們相信這項轉變,代表著電信產業朝向自主網路營運邁向了關鍵的一步。
趨勢五:基於網路API的AI開發者生態發展
透過向開發者開放「網路應用程式介面」(APIs,network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電信業者能夠促進創新並創造新的企業服務。不論是遵循GSMA Open Gateway Initiative(OGI)或Camara API等倡議和標準,目標皆是在簡化流程,使開發者能夠在共有的準則下便利開發,並於跨全球的電信商網路中同步部署,以共同加速網路數位服務的創新。
到了2025年,預計這類型的開發者平台生態系,將在生成式AI的推動下快速成長。開發者將利用網路API構建與網路基礎設施無縫整合的先進解決方案,解鎖包含醫療保健、物流等產業的多元應用場景。
掌握AI驅動的未來,電信業者應如何布局?
電信產業正邁向智慧化、自動化和以客戶為核心的時代,而生成式AI是推動這場變革的關鍵。展望未來,我們認為電信業者可從兩大核心方向加速AI部署。
首先,強化數據治理,確保數據結構清晰、品質可靠以為導入AI奠定堅實基礎;其二,推動組織敏捷化,打造能快速彈性地試驗和規模化應用的團隊,以協助創新應用加速落地。
2025年AI轉型不僅關乎電信產業生產效率的提升,更是產業競爭力重塑的關鍵時刻和定義未來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