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是一種對未來想像的策展。遍布全球的AI 100、立足台灣的AI 50當中,可以拼湊出關鍵趨勢。從這一次封面故事的報導和專訪中,我們試圖勾勒出AI產業的當下與未來。
《數位時代》年度AI特集:AI影音圖解、直播論壇連線產業專家、AI Taiwan展免費體驗,立即行動>>
要讓輝達(NVIDIA)和超微(AMD)願意共同投資,是一件罕見的事情。
AI新創Cohere做到了,讓2大晶片巨頭站在一起,再加上英偉達、富士通等多家大企業參與募資,連全球諮詢顧問公司麥肯錫也選擇它做合作夥伴,Cohere憑什麼?
加拿大AI新創Cohere創立於2019年,在大型語言模型(LLM)激烈的廝殺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它選擇投入「企業端的聊天機器人產品」,採用更小的參數、專業性強,以及高彈性的客製化優勢來打天下,目前公司估值達55億美元(約新台幣1,800億元)。
「可擴充」便宜吸客!客製2大助理,不強尬巨頭
根據不同企業的數據客製化AI語言模型,協助提升生產力並自動化繁瑣的工作流程,優勢在於Cohere的語言模型「小而精」,代表模型不需要什麼都懂,只要在一個特定領域變成專家就可以,因此成本效益更高。
「我們想把只有該領域專家才能完成的困難任務,變成一個讓每個人都能使用的界面。」Cohere執行長艾丹・高梅茲(Aidan Gomez)在接受美媒CNBC採訪時說。
Cohere的產品可幫助企業處理人力資源、財務、詐欺偵測、法律合規等多項任務,讓AI成為企業內部的數位助理,而非取代人類的工作。
主要提供2種大型語言模型:摘要文件內容、生成文字敘述、解決文件處理等需求的「Cohere Command」生成模型,以及用在自然語言處理與語意搜尋與文件檢索、協助企業有效整理與分析資料的「Cohere Embed」模型。
高梅茲並表示,「Cohere會與企業客戶密切合作,確保AI產品被部署在適合的工作場景,而非盲目推廣。」正因Cohere選擇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鎖定企業端客戶,提供具針對性的公司AI服務,這樣的策略,使Cohere避開與OpenAI、Anthropic直接競爭。再加上因為模型小,可以直接部署在企業內部的資料中。
Cohere甚至直接在官網標題寫下「可擴充、可負擔的AI價格」,讓便宜和彈性成為吸客的優勢。
一直以來企業對資安與隱私問題都有著高度重視,不敢貿然將核心業務完全依賴於尚未成熟、且受大型科技公司掌控的生成式AI。然而,是否有方法能破解這棘手的難題,讓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同時,最大化發揮AI的潛力?
「免綁定」靈活出線!私有雲也通,鎖住公司機密
Cohere正是關注到這類問題,在資料保護方面,「跨雲相容」(Cloud Agnostic)是它最大特色之一。優勢在於多元的雲端部署環境,除了大型雲端廠商AWS、Google等選項,可以在任何類型的雲端中運行,也可以選擇放在自家私有雲。Cohere自許成為一家「中立的服務提供者」,相較OpenAI與微軟的深度綁定,它的AI平台不依賴特定的雲端供應商,讓客戶降低成本的同時掌握數據的安全性。
「客戶在AI領域考慮的是成本、保護智慧財產權及消費者隱私,我們發現Cohere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之一。」麥肯錫高級合夥人班.艾倫維格(Ben Ellencweig)在路透社一次訪問中透露與Cohere合作的關鍵。
2025年1月,Cohere更推出「North」搶先體驗,這款人工智慧代理平台將大型語言模型(LLM)、搜尋和代理統整到單一應用程式介面(API),讓用戶能輕鬆地將AI整合到日常工作中,實現員工的最高生產力。
Cohere鎖定小而精的商業模式,正開闢一條AI產業的全新道路,讓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新創,也有機會運用AI的力量。
Cohere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Aidan Gomez
成立:2019年
投資人:輝達、超微、富士通、英偉達、甲骨文、Salesforce
產品服務:聚焦企業市場,為公司客製化AI模型
責任編輯:謝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