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火爆,「輝達殺手們」蠢動!軟銀孫正義手握2鬼牌,能把錢坑變前瞻?
01

AI晶片火爆,「輝達殺手們」蠢動!軟銀孫正義手握2鬼牌,能把錢坑變前瞻?

晶片之於AI如同金鏟子。超後悔賣光輝達股票的前大股東孫正義,正推動安謀向晶片領域深入轉型。

盤點,是一種對未來想像的策展。遍布全球的AI 100、立足台灣的AI 50當中,可以拼湊出關鍵趨勢。從這一次封面故事的報導和專訪中,我們試圖勾勒出AI產業的當下與未來。
《數位時代》年度AI特集:AI影音圖解、直播論壇連線產業專家、AI Taiwan展免費體驗,立即行動>>

ACT 2:晶片 —— 輝達殺手們正瞄準巨人後頸

美國科學家約翰.傑佛瑞在1957年說:「在史普尼克發射的1周後,我們要從一大筆突如其來的資金中把自己挖出來。」
要支援最先進的AI運作,自然也花掉一座又一座的鈔票山。而這些錢都流向哪裡去?作為GPU的代名詞,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不會否認,他的口袋被塞得滿滿的。
有一個簡單卻有力的小故事。OpenAI創辦人奧特曼(Sam Altman)今年2月接受《彭博》訪問提到,就算他已經是世界知名人物,公司的人還是會對著他說:「我他媽的GPU在哪?」(Where's my fxxxing GPUs?)就算是AI公司絕對的第一梯隊,OpenAI仍在找晶片。

AI淘金御用巨鏟!輝達市值乘ChatGPT沖天
圖/ 數位時代製作

想打造下一個NVIDIA —— 孫正義

川普總統,我承諾未來4年,至少向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說話的人不是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而是軟銀集團(SoftBank)創辦人孫正義。早在2024年12月底,孫正義便遠赴佛羅里達,在川普常用來接待外賓的湖海莊園(Mar-a-Lago)上,公開許下這筆鉅額投資。

沒想到,承諾還沒實踐在短短1個月後,孫正義讓金額翻了5倍。 1月21日,川普就職典禮的隔天,孫正義與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聯合記者會上宣布,未來4年內將投資5,000億美元於美國境內建設人工智慧所需的基礎建設。

該計畫具體細節是成立一家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 Project)的合資公司,軟銀負責財務管理、OpenAI負責營運,並由孫正義擔任董事長。股權部分除了由OpenAI和軟銀各持有40%的股份外,還計畫找來甲骨文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成立的AI公司MGX等成員作為其他主要出資方。

星際之門第一階段預計投下1,000億美元,並在德州興建10座大型資料中心,該計畫有可能為美國部署史上最大規模的AI算力建設,被外媒評為AI版的「曼哈頓計畫」。

即使目前外界對軟銀與OpenAI如何籌措這5,000億美元的巨資仍感到困惑,但可以確定的是,星際之門計畫所興建的大量資料中心,勢必要更多最先進的AI晶片及龐大能源支撐。而這背後其實是孫正義早已布局好的戰略:藉由大量新興的資料中心,製造出市場對更多先進AI晶片的需求,為軟銀切入AI晶片市場創造出一個完美契機。

同時,這也是孫正義乘機打出手中王牌——安謀(Arm),挑戰輝達(NVIDIA)AI伺服器市占80%的霸主地位。

時間拉回2024年11月,現年67歲的孫正義在東京舉行的輝達AI高峰會,當眾低著頭,開玩笑地趴在小他5歲的輝達創辦人黃仁勳肩上,掩面要哭,「沒關係我陪你一起哭。」黃仁勳配合說道。

黃仁勳孫正義.jpg
黃仁勳在去年輝達AI高峰會提到「孫正義曾是輝達最大股東」,勾起孫正義扼腕的回憶,他起身抱著黃仁勳,作勢要哭。
圖/ Bloomberg TV

孫正義的裝哭有幾分真實,軟銀集團旗下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曾在2017年投資輝達,一度是其最大股東,然而在2019年孫正義選擇出清輝達股份,換取約33億美元的報酬。但若他選擇在2024年輝達市值衝破3兆美元的時刻賣出這些股份,價差將近1,500億美元。

「內外煎熬」硬尬晶片戰,下場是阿里巴巴或WeWork?

為雪恥與千億獲利失之交臂的遺憾,孫正義積極將算盤打到了安謀身上。軟銀自2016年以320億美元收購安謀,至今仍持有它90%股份,這是軟銀目前手中最有價值的資產,尤其安謀在2024年IPO後,市值從600億美元一路飆升。截至2025年3月初,安謀市值約為1,300億美元。

作為不生產晶片、只授權架構設計的半導體IP設計龍頭,採安謀架構的處理器被廣泛應用於蘋果(Apple)、三星(Samsung)和高通(Qualcomm)的產品,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市場有9成市占。

過去,安謀因專注於行動裝置市場,被外界認為在AI晶片市場的競爭中有些落後。但自2022年孫正義任命瑞恩.哈斯(Rene Haas)為執行長後,哈斯積極強化公司在資料中心和人工智慧領域中的競爭力。

事實上,安謀的高效率晶片架構,擅長平衡功耗與性能,像安謀的精簡指令集(RISC)設計,可在執行AI推理任務時,以更低功耗提供更高效能,而這點使安謀在資料中心、雲端運算及邊緣計算等各種AI應用場景中,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舉例來說,2023年底,亞馬遜旗下雲端業務AWS採用安謀架構所推出的Graviton4處理器,據官方說法,在不同應用測試中,其效能表現比過去提升30至45%。

Arm CEO Rene Haas
安謀執行長Rene Haas。
圖/ 吳穗雯攝影

為加速進軍AI晶片市場,據路透社報導,近期安謀正積極從客戶端挖角研發自主晶片所需的人才,而據哈斯向《金融時報》透露,安謀最早會在2025年夏季亮相首款自主研發的晶片,且Meta可能是首波客戶。

與此同時,孫正義也親率軟銀參與安謀和博通(Broadcom)的合作。據摩根大通的研究報告,博通已獲得1份合約,將與安謀、軟銀合作開發專為資料中心設計的AI晶片,該合約預計為博通帶來高達300億美元的收入。另外,軟銀3月下旬也出手65億美元,收購以安謀架構為主、專注在永續節能晶片設計的Ampere Computing,加碼布局AI晶片市場。

儘管孫正義對打造下一個輝達野心勃勃,但AI晶片市場的競爭只會白熱化。包含輝達、超微(AMD)等既有對手,以及許多大型雲端商如亞馬遜、Google也都開始研發自有AI晶片。

除了外部競爭,軟銀自身財務狀況也讓孫正義的龐大計畫備受挑戰。據軟銀2月財報顯示,軟銀第3財季的淨虧損3,692億日圓(約新台幣801億元)。主因是軟銀旗下願景基金在該季中投資的多家公司股價下跌,其中包含韓國電商酷澎(Coupang)與中國叫車企業滴滴出行等。

這也讓外界質疑孫正義如何履行星際之門計畫,或帶領安謀轉型等強化AI晶片市場競爭的策略。

不過,即使孫正義有本事填補他承諾的千億美元錢坑,市場最關注的還是:究竟孫正義在安謀與其他AI晶片事業上的孤注一擲,會是他下一個價值千倍報酬的阿里巴巴,又或是另一個泡沫化的WeWork,一切只能等待時間揭曉。

孫正義 Masayoshi Son

現年:67歲
現職:軟銀集團創辦人兼執行長
事蹟:2025年宣布與OpenAI成立星際之門,將投入美國5,000億美元,興建史上最大規模的AI基礎設施

責任編輯:謝宗穎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