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與智慧交通的推動下,創新的車聯網(Vehicle-to-everything, V2X)科技將賦能移動產業,重塑大眾的移動方式,也讓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備受重視。這一發展體現了未來移動新境界「C.A.S.E.」---連結性(Connectivity)、自動化(Automation)、共享化(Sharing)、電動化(Electrification)服務模式,助力交通發展,使其更加便捷與智慧化。
車聯網科技驅動智慧移動,台灣可鎖定車載利基市場
車聯網是智慧移動不可或缺的通訊技術,透過無線通訊傳輸,實現車輛與其他車輛(V2V)、車對基礎設施(V2I)、車對行人(V2P)、以及車對網絡(V2N)等多種訊息交換形式。如果能充分運用車聯網技術,不僅能建立全方位的智慧網路生態,還有助於提升交通安全、提高移動效率,並推動自動駕駛技術,使智慧交通發展更加多元。
構成龐大車聯網系統的關鍵,在於車載資訊控制單元(Telematics Control Unit, TCU),負責車內電子控制單元與外部系統的互動(ec2),包括接收與傳輸交通訊息,或提供額外的車載服務。除了通訊技術外,車聯網還涵蓋三大關鍵元素:提供定位與地圖數據的導航系統、負責車輛與駕駛之間訊息處理的智能車載系統,以及監控車輛狀態、保障行車安全的車載自動診斷系統,共同構成複雜的資訊交換體系。
就目前車聯網的測試與應用來看,2024 年中國提出「車路雲一體化」方案,在 20 個城市進行封閉場域試辦,針對基礎建設、地圖定位、車輛管理等項目進行模擬,以建立標準化規範。台灣方面,過去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曾推動相關計畫,並於台南沙崙「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及新北淡水「淡海新市鎮智慧交通場域」等地設立試驗場域。
根據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的觀點,車聯網技術要從驗證階段走向實際應用,需滿足四大核心條件:技術成熟、政策法規支持、可行的商業模式,以及社會大眾的接受度。目前台灣尚未建立完整的車輛工業鏈,且在電控底盤與雷達晶片技術方面仍有不足,但在車用晶片、顯示器等領域具備整合技術優勢。因此,台灣若要發展車聯網,應聚焦於利基市場,深度耕耘,發揮產業優勢。
台灣MaaS發展現況,政府跨部門協作推動智慧交通
掌握車聯網資訊之後,進一步延伸討論台灣發展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現況。根據交通部提交立法院專題報告顯示,交通行動服務概念最早由芬蘭提出,其理念是「將複雜及多元的交通運輸服務整合於單一的行動介面,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單一行動介面取得無縫、高可及性、便利的服務,滿足其交通移動需求,以期降低使用者對於私人車輛的持有及依賴」。
MaaS概念推廣後,我國政府選定北宜(台北-宜蘭)廊道、高雄都會區進行示範驗證。前者促成台灣公共運輸QRCode制訂標準化,後者則是推行「MeN Go卡」,透過單一行動介面整合捷運、公車、輕軌、公路客運、渡輪、YouBike、計程車、共享電動機車等交通運具,有助於高效率疏運2021年國慶煙火、2022年臺灣燈會等當地重大盛會(ec9)。
由於MaaS有三項基礎核心任務,包含資料數位化、流通標準化、付費單一化,除了打通公共運輸基礎建設的訊號,以標準化格式進行跨平台交換之外,也仰賴政府的跨部門力量,協助地方場域發展智慧服務。例如,偏鄉復康巴士的車隊預約管理系統、客運巴士AI智慧車機暨行控雲平台等應用,都仰賴數位發展部幫助業者數位轉型,以提升乘車安全及品質(ec10)。
創新的力量,新創齊聚XMobility Startup Hub展現野心
一個產業能否永續發展,關鍵在於新創企業帶來的技術變革與跨領域合作,而移動產業同樣仰賴不斷湧現的創新能量。XMobility Startup Hub 作為國際新創交流平台,不僅連結車輛移動產業的領導者、供應鏈業者、投資者與產業媒體,更積極孵化並推廣具前瞻性的移動科技解決方案,進一步壯大整個移動生態系。
近年來,XMobility Startup Hub 展示的移動科技解決方案涵蓋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車聯網安全、智能電池管理及新型充電技術等多個領域。此外,平台定期舉辦產品展示、投資洽談會及技術研討,為傳統車廠與科技公司搭建合作橋梁,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型,成為驅動移動產業發展的關鍵催化劑。
2025 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 /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 / 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
2025年4月23日至26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汽配、智慧移動及車電展即將隆重登場!本次展會將以嶄新視角匯聚全球前沿技術,涵蓋二輪載具、電動載具、自駕技術、能源與動力系統、車輛零配件以及改裝配件等全方位面向,打造最完整、最具前瞻性的移動產業生態系展示平台,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共同見證移動科技的無限可能!
詳情請見:https://www.taipeiamp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