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霸總川普自駕「關稅失速列車」:全球經濟會怎樣?美國有望實現MAGA夢?
觀點|霸總川普自駕「關稅失速列車」:全球經濟會怎樣?美國有望實現MAGA夢?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就開始積極「吸引投資」,企圖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當選後就開始邀集各方投資,於2024年12月1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川普與日本「軟銀」創辦人孫正義見面,會後召開記者招待會,孫正義宣布軟銀將會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主要投資放在AI人工智慧。

今年1月20日,川普就任美國總統,隔天(1月21日)川普與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軟銀執行長「孫正義」以及甲骨文執行長「艾利森」在白宮為「星際之門計畫」合資企業揭牌。

該計畫之初,將立即投入1,000億美元,並於2029年投資總額達5,000億美元,要打造AI晶片、資料中心、雲端運算、能源供應等AI基礎建設。

2月24日,美國蘋果公司宣布未來四年擬於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這是在蘋果執行長「庫克」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會面過後數天,蘋果做出此宣布。

3月3日,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嘉現身「白宮」與川普總統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同台,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在美國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加上原已計畫投資的650億美元,共1650億美元,這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單項外國投資」金額。

Howard Lutnick_shutterstock_2586173003.jpg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圖/ shutterstock

台積電此次投資,將在亞利桑那州再興建3座晶圓廠,連同原本規劃的3座晶圓廠,總共是6座先進製程晶圓廠,月產能預估約18萬片左右。

除此之外,台積電還要興建2座先進封裝廠,以及一個約1000人的研發中心,此中心主要目的為支援解決美國晶圓廠的工程問題。

川普很得意地說台積電的大筆投資主要是為了避免關稅,只要在美國設廠就不會被美國課關稅。

川普小手手.jpg
川普當時很得意地說,台積電的大筆投資主要是為了避免關稅。
圖/ 白宮

川普祭關稅大刀!試圖逼出「美國製造」

川普這次就任施政的「主軸」是「關稅」,川普政府力圖用高關稅壓迫各國廠商在美國建立製造設施,他認為關稅是最有「威力」的工具,一方面可讓美國政府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可壓迫外國製造業者,在美國設廠生產,達成供應鏈的「韌性」。

3月12日美國開始對鋼鐵、鋁產品加徵25%關稅。
4月3日,美國開始對所有進口汽車加徵25%,並且宣布對全球57國課徵「對等關稅」的稅率預計4月9日實施。

台灣被課徵高達32%的對等關稅,高於韓國的25%以及日本的24%,低於越南的46%。

4月5日開始對全球加徵10%的「基本關稅」。

原本預定於4月9日實施的「對等關稅」,由於美國股市、債市雙雙大幅下跌,加上很多美國公司遊說,暫緩90天執行,騰出時間讓被課對等關稅的國家與美國談判。

5月3日起將對所有汽車零組件課徵25%關稅。

關稅主要的目的是保護國內的產業能夠在競爭力不足時有「喘息」的空間,能夠茁壯。

川普將「關稅」視為「武器」,「磨刀霍霍」對主要的貿易夥伴企圖達成美國將製造業移回美國的目標。

現在,有一股1929「大蕭條」既視感

川普這種恣意「玩弄」關稅的作法,使關稅的稅率高到難以想像的程度,令人想起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美國失業率大幅攀升,國民生產毛額腰斬,通貨膨脹高漲,從美國引發影響到全世界。

從1929年到1933年後,美國及全球經濟才逐步脫離經濟蕭條慘境,到1939年後方真正擺脫經濟蕭條。

大蕭條的成因,主要是當時科技快速成長,新興技術及產品快速成長。例如剛開始問世的「收音機」,美國銷售量從1922年的6萬台,快速成長到1928年的750萬台。

1908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T型車,這款車的革命性創舉是導入「流水式裝配產線」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帶動汽車革命,使汽車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銷售量快速攀升。

1929年美國汽車登記數量達2300萬輛,平均約5人就擁有1輛汽車。顯示美國社會進入當時工業革命快速攀升的階段。

福特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曾帶動全球「流水式裝配產線」的製造革命。
圖/ 福特

科技的進步也驅動了生產效率的提升,1922年到1928年間美國工人生產效率約提高75%。

從 1922 到 1927 年,經濟快速成長,幸運的是通膨水準不高。無論資本家還是工人,都取得了財富的成長。企業盈利創了戰後新高,失業率則創了戰後新低。

在這期間股票市場穩步走高,波動率並不大,在 1922 年到 1927 年,投資者在股票市場平均獲利約達150%左右。當時最熱門的股票為「通用汽車」、「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等,是當時領導技術進步的「科技公司」。

美國經過此階段快速成長的「黃金時代」後,暗藏「衰退」的「引子」。

股市泡沫後,美國「保護主義」引全球恐慌

1927年年初美國聯準會將利率從 4% 調降到 3.5%,為金融市場創造「活水」,在低利率環境,經濟成長加速,到了 1928 年下半年,美國工業產值年增率達到 9.9%,同時汽車產量也創了歷史記錄。美國社會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經濟高速成長,經濟前景一片看好。

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櫥窗」,對經濟前景看好,股票市場當然隨之「起舞」。在 1927 到 1928 年期間,美國股票市場大漲接近100%,很多機構、個人等,透過融資「槓桿」操作,大力推升股票價格,很多股票的「本益比」高得離譜。

從1922年到1929年,股票市場市值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長了218%,上漲趨勢持續了7年。

美國股票行情熱絡吸引大量新的「散戶」進場,很多人靠「借貸」投入股票市場,過度的「槓桿操作」,讓市場的「泡沫」愈吹愈大,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1929年10月25日,股市泡沫終於破滅,紐約股市崩盤,1300萬股股票被恐慌拋售,一天內市值蒸發近300億美元。持續4個交易日(10月25日-29日),道瓊指數從305.85點跌至230.07點,下跌幅度高達25%。

股市風暴之後蔓延到歐洲。1931年,從奧地利開始,歐洲數家銀行先後倒閉,德國爆發貨幣和銀行危機,進而蔓延到美國、英國、法國,演變成國際金融危機,最終導致全球螺旋式下降,全球經濟陷入大蕭條。

除了金融市場過度的槓桿操作外(很多銀行體系外的融資活動,未被納入監管),是推升金融泡沫的原因之外,1930年6月17日美國「胡佛」總統簽署由「斯姆特」參議員及「霍利」眾議員共同提案,經參眾兩院通過的法案,該法案稱為「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

此法案將20000多種的進口商品的關稅提升到歷史最高水平,在成為美國法律前,1929年美國眾議院通過時,各國政府紛紛提高了針對美國產品的稅率,此時尚不知參議院是否會通過此法案。

1930年,加拿大率先將美國輸往加拿大的16種產品,課徵新關稅,占美國輸往加拿大商品總額的30%。法國、英國等對美國抗議。

此關稅法案通過後,美國的進口額由1929年的44億美元驟降至1933年的15億美元,幅度高達66%,出口額則從54億美元驟降至21億美元,幅度高達61%,進出口貿易的降幅皆超過同期GDP 50%降幅。

股市泡沫破滅是引爆「經濟大恐慌」的引信,「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導致全球貿易衝突,美國「保護主義」抬頭,築起「貿易壁壘」,讓全球經濟大幅衰退,引起恐慌。

昨日胡佛,今日川普⋯關稅有在合理嗎?

對比今日,科技快速發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慧興起,造成新一波科技成長浪潮。

金融市場美國的「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從2010年1月1日的1073.87,大漲到2025年2月19日的6144.15創歷史高點,漲幅高達4.72倍。

近期因川普宣布課幅度很高的對等關稅,股市大幅震盪下跌,4月8日跌到4982.77,短短33個交易日,大幅下修18.9%,可見市場畏懼川普大幅提高關稅會引發經濟衰退。

4月8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延後90天執行,讓美國及全球金融市場「鬆口氣」,4月9日S&P大漲474.13點,收盤達5456.9。金融市場這種大幅震盪,恐怕不是佳兆。

靠著市場龐大,對盟邦「予取予求」

除中國外,各國政府爭相與川普政府談判,期望能達成「合理」的關稅。川普這種「霸道」的行徑的後盾是美國的龐大市場。

2024年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高達29.1678兆美元高居全球第一,人均GDP達8.6601萬美元。美國人口達3.454億人,中位數年齡為38.3歲。

2023年美國的國際貿易,商品貿易達5.1931兆美元,服務貿易達1.7748兆美元。

商品貿易方面,2023年進口3.172476兆美元(年成長率-5.9%),出口2.020606兆美元(年成長率-2.2%),貿易逆差1.15187兆美元。

服務貿易方面,2023年進口7481.98億美元(年成長率-5.9%),出口1.26596兆美元(年成長率-2.2%),貿易順差5177.62億美元。

2023年,美國主要的進口國,墨西哥居第一,占15.1%,其次為中國占14.1%,第三為加拿大占13.6%,第四為德國占5.1%,第五為日本占4.8%。前五大進口國合計占52.7%。

2023年,美國主要的出口國,加拿大居第一,占17.5%,其次為墨西哥占16%,第三為中國占7.3%,第四為荷蘭占4.1%,第五為德國占3.8%。前五大出口國合計占48.7%。

由於美國市場龐大,少了美國市場很多國家將面臨重大的困境,因此只好讓川普政府「予取予求」,居劣勢談判地位。

關稅大刀不收,美國恐將萬劫不復

中國不屈服美國的關稅「壓迫」,全面反擊,導致目前美國對中國課徵最高達245%,令人匪夷所思的超高關稅。不過這種對抗情況,應該會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協議,否則中國將面臨重大出口萎縮危機。

美國也不會好過,少了中國的供應鏈,將大幅堆高進口成本,雖可從其他國家進口,然而恐怕無法百分之百取代中國供應鏈。

目前美國國內物價尚未大幅上揚,主要是美國很多廠商在川普當選後就積極建立庫存,在三個月後庫存用罄,而關稅未能調整到合理水平,則美國通膨將起,全球經濟可能陷入大衰退的前奏。

如此一來,川普的關稅戰略不僅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反可能讓美國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延伸閱讀:掌機起死回生,華碩、微星、宏碁攜「PC掌機」殺進戰局!不讓任天堂一枝獨秀
關稅風暴|經濟部評估出爐!一張表揭露14產業影響:哪些衝擊大、哪些待觀察?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在 AI 與高科技製造加速革新的當下,「精準」成為創新的關鍵基礎。對德國百年光學品牌蔡司(ZEISS)而言,精準不只是企業核心,更是一種跨時代的技術信仰;從半導體晶圓製程的光學檢測,到醫療、顯微技術及太空探索,蔡司始終以精密科技撐起產業尖端應用,穩坐全球光學領域的領導地位。

如今,這份對「清晰看見」的堅持,也走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面對數位設備普及所導致的長時間用眼,以及高齡社會帶來的視覺健康挑戰,蔡司運用百年技術基礎與創新服務,再次深刻詮釋「看見」的初衷,致力為每一個人帶來更清晰、更健康的視界。

AI科技結合視力保健,打造個人化的視覺體驗

蔡司近期推出的「NSLY 視界人格測驗」,即是一場以 AI 為基礎的創新嘗試。使用者只需在導覽角色 Ziris 引導下完成一系列問答,系統即能根據互動回應分析其性格特質,配對出對應的「視界顏色」與蔡司代表角色。

透過這種趣味且具備數據基礎的互動設計,蔡司不僅讓大眾對自身視覺需求有了初步認識,也進一步深化「NOBODY SEES LIKE YOU 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的品牌理念——每雙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同時,藉由科技導入參與式體驗的作法,也可能成為健康科技推廣的新趨勢。對視力保健而言,更是翻轉過往「有症狀才就醫」的被動模式,轉向從興趣出發的主動參與。

蔡司
透過 Ziris 導引互動,體驗專屬「渲染視界」的AI測驗,揭開個人視覺風格的第一步。
圖/ 蔡司

「蔡司優視力體驗」,重新定義配鏡流程

除了AI互動測驗,蔡司更以數位化技術改變以往傳統的配鏡流程。透過「蔡司優視力體驗」,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光學解決方案,這套流程結合精密檢測與個性化設計,涵蓋以下三大核心步驟:

  1. 視力表現分析:透過專業設備深入了解個人視覺需求與用眼習慣,作為後續設計依據。
  2. 精準量測眼部數據:運用高科技儀器精密測量眼球位置、角度與瞳距等眼部數據,確保鏡片設計與視線軸心精確對位。
  3. 鏡片與鏡框定位:根據臉型結構與視覺行為模擬,精準取得鏡片安裝位置與鏡框配戴參數,優化視野穩定性與長時間配戴的舒適感。

同時,這套配鏡流程能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從兒童近視矯正到熟齡族群的多焦點鏡片,皆可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讓每一副蔡司鏡片都是個人專屬的最佳視覺工具。

蔡司
結合精密檢測與個人化設計,蔡司優視力體驗重塑配鏡流程,讓清晰視界有感也有據。
圖/ 蔡司

科技與永續並行,推動視力保健的社會責任

除了技術創新領先業界,蔡司也以積極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視力保健的普及與永續發展。近年來,蔡司透過多元形式落實這項承諾,展現品牌對視覺健康議題的長期投入。

其中,「光勢力行動車」計畫即透過全台巡迴,結合現場講座與互動體驗,深入各地社區推廣正確用眼知識與標準配鏡流程。降低了視力教育的門檻,也有效擴大了健康資訊的觸及範圍,讓視力保健成為更容易被理解與實踐的日常習慣。

此外,蔡司亦透過「蔡司光廊 ESG 計畫」串聯公益與永續,號召民眾回收閒置鏡片,賦予其第二生命。這些鏡片經重新整理後,將被用於公益義診與教育資源,在落實循環經濟之際,也為弱勢族群提供視力保健資源,讓「看見」這件事不因社經條件而產生落差。

專業支持與合作,打造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推動視力保健普及化的過程中,蔡司亦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建立從技術、教育到應用場景的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學術領域,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系主任孫涵瑛分享,蔡司長年在光學技術上的專業累積,為視光實務提供穩固的科學基礎,有助於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性,並強化教學與臨床操作的連結。

而在應用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則從影像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指出無論是記錄風景還是進行公益拍攝,視覺品質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透過與蔡司的合作,讓影像更忠實呈現情感,也讓公益理念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透過這些橫跨學術與實務的合作關係,蔡司進一步擴展光學技術的應用場域,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深化其作為專業夥伴的價值角色。

蔡司
蔡司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
圖/ 蔡司

以AI與精密技術深刻詮釋「看見」的價值

從工業檢測到視力保健,蔡司以百年技術積累與創新思維,持續探索「看見」的更多可能性。透過「NSLY視界人格測驗」、數位化的「蔡司優視力體驗」以及永續發展計畫,蔡司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科技實力,更深化了「清晰看見」的價值內涵。

未來,蔡司將持續以精密技術為基石,推動視覺健康與科技創新的雙向發展,為人類帶來更清晰、更美好的世界。

現在,邀請您從個人視角出發,參加《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NSLY視界人格測驗,就有機會抽中日本沖繩雙人來回機票!立即測驗: https://zeissvisexperience.pse.is/Businessnex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