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工廠、巴西的十字路口,都能找到台達電旗下安防品牌晶睿通訊的產品。因為自2023年起,晶睿大舉推動出海計畫,重點國家包含美國、日本、澳洲和德國,都有晶睿的網路攝影機在監控安全。
今年邁入成立25周年,晶睿發言人暨全球行銷處處長謝邦彥表示看好晶睿成熟後的動能,「我們期許晶睿在一個正要努力往上爬的青壯年時間點。」
至於持續向上的力量,除了繼續在世界地圖壯遊、積極發展海外市場,同時也為產品線全面賦能AI,升級為智慧安防。
出海銷量翻5倍!美國占6成營收加碼設點
晶睿專注於安全監控領域,2024年營收約新台幣73.3億元,主要產品為多類型網路攝影機,近年並積極發展軟體和雲端服務,客戶集中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智慧工廠3大領域。
其中美國是晶睿的最大市場,占營收逾6成。謝邦彥表示,海外市場加入後,全球連接回晶睿雲端伺服器的攝影機超越數萬台,數量增長了5倍,「智慧安防雲端應用這件事情,2年半以前對大家來說都非常新,我們先把產品做好,然後看看市場的反應,覺得美國做得不錯,才開始拓展到其他國家。」
目前晶睿的客戶散布全球120多個國家,舉例來說,日本工業設備製造商野馬(Yanmar)透過晶睿的安防解決方案,觀察廠區無人搬運車運作狀況,幫助員工事後改善路徑規畫,並且遠程監控產線;巴西馬林加市則是將網路攝影機安裝在市區內關鍵位置,例如交通站、主要幹道、廣場、交叉十字路口等地點,並且整合人臉、車牌辨識功能和大數據,減少犯罪活動。
產線同樣採取全球化布局策略,除了越南和泰國2地廠房各貢獻20%產能,晶睿也宣布將在美國加州成立全球設計中心,方便緊密連結美國客戶、強化供應鏈和客戶體驗以外,也相準矽谷的人才技術,「北美是智慧安防的技術樞紐,所以我們希望技術中心有這樣的綜效出現。」謝邦彥說。
率先導入「懂人話」搜尋,全面升級AI-Hub服務
主力在美國市場,免不了考慮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動態,謝邦彥坦言關稅可能影響公司的獲利,不過他認為,參考AWS、Meta等科技大廠的模式,當晶睿不單銷售硬體設備,逐步轉型以軟體和雲端服務為主力,相對能降低實體關稅的衝擊。
晶睿的雲端影像監控訂閱式服務(VSaaS)「VORTEX」,以高影像解析和AI分析技術,助力安防雲端化,讓影像上雲、從遠端集中管理。晶睿VORTEX攝影機內建存取設備,會自動將重要事件傳上雲端,客戶即使採用他廠的網路攝影機,也能透過晶睿的技術橋接上雲。
另外,晶睿預計今年第2、3季之間,會為VORTEX加入結合自然語言搜尋與影像分析技術的「AI-Hub」功能,運用過去10多年累積的百億筆影像資料,訓練AI模型,用戶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以關鍵字搜尋特定的攝影機畫面。
「過去家裡或公司出了安全異常狀態,會用人眼調查,請警衛坐在攝影機前面快速倒帶,現在只要做一件事情,叫做Search by Text。」謝邦彥表示,無論是輸入「十字路口的白色SUV」、「過去7天每天的下午5點以後,臉部被蓋住、帶著帽子穿帽T的人」等敘述,AI-Hub都能迅速查找到相符的影像資料,還能細部辨識到汽車廠牌,以及像是「機車三貼」等在地化語境。
謝邦彥表示,AI-Hub是亞洲地區首個將自然語言搜尋運用在監控產業的產品。從力拼出海到升級AI技術,25歲的晶睿通訊,還在世界級智慧安防領域,發揮它的青壯年成長動能。
責任編輯:謝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