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近日宣布與Alphabet旗下無人機送貨公司Wing合作的無人機送貨服務,擴展至美國更多城市,為當地消費者帶來更便利迅速的送貨服務。
沃爾瑪2021年推出無人機送貨服務至今,已完成超過15萬次遞送服務,不過這些年來服務範圍一直侷限在少數幾座城市。如今,他們與Wing共同宣布, 將在未來一年內擴展至美國五個新的大都會區:亞特蘭大、夏洛特、休士頓、奧蘭多和坦帕 ,並在現有的達拉斯-沃思堡地區進一步增加服務據點。
透過這項大規模的擴展計畫,將使得沃爾瑪的無人機送貨網路成為全美最大,預計能為數百萬家庭提供30分鐘內送達的無人機送貨體驗。並且沃爾瑪門市內超過15萬種商品中,有半數以上都可以透過無人機運送。
一鍵下單秒出貨!無人機貨運成「應急救星」
「顧客們最常提出的問題就是:『你們什麼時候擴大服務範圍?』」沃爾瑪美國轉型與創新部門資深副總裁格雷格.凱西(Greg Cathey)指出。 無人機送貨通常被用來運送急需的物品,例如戶外烤肉要用的漢堡肉、做蛋糕的雞蛋或感冒藥等。
Wing執行長亞當.伍德沃斯(Adam Woodworth)也指出,與沃爾瑪的合作形成了在零售領域的無人機送貨策略,「我們已經明確地擺脫了試點和試驗階段,進入了擴大這項業務的階段。」
雖然很方便,但成本、安全⋯都有挑戰
儘管沃爾瑪對無人機送貨服務展現出極大熱情,但這項新興業務的商業可行性仍待評估。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研究主任馬蒂亞斯.溫肯巴赫(Matthias Winkenbach)直言, **「在可預見的未來,它不太可能實現商業可行性。」 **
他進一步解釋,無人機送貨面臨著多重挑戰,包括繁瑣的法規限制、高昂的營運成本(尤其是無人機飛行員的僱用成本),以及在客戶家中等不可預測的環境中作業所帶來的挑戰。更關鍵的是,他認為無人機送貨很難在效率和價格上超越「老舊的UPS卡車」 。
不只沃爾瑪,其主要競爭對手亞馬遜在無人機送貨方面的發展也同樣陷入困境。
亞馬遜的Prime Air服務曾有很大野心,希望在2020年代末之前,每年透過無人機運送5億個包裹。然而,這項服務目前僅在德州大學城和亞利桑那州托利森進行過測試,並且曾因無人機高度感測器異常而一度暫停服務 。
此外,亞馬遜的無人機測試還曾引發當地居民對噪音、隱私監控和可能對野生動物造成影響的擔憂。去年12月,亞馬遜的兩架無人機在測試飛行中墜落;上個月,也有一架無人機偏離航線降落在某戶人家的前院,儘管無人受傷,但這些事件為無人機送貨的安全性蒙上陰影,也突顯技術成熟度仍有待提升 。
然而,沃爾瑪對無人機送貨的未來仍抱持著樂觀態度。沃爾瑪美國營運長基蘭.沙納漢(Kieran Shanahan)表示,公司希望透過無人機補充物流服務的靈活性與便利性,將之視為更廣泛物聯網生態的一部分,並看好將隨著技術演進有所突破,「誰知道五年、十年後,新技術和新能力會帶來什麼?」
資料來源:Wired、TechCrunch、CNBC
本文初稿由AI撰寫,編輯:陳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