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航空獲利飆788%!張國煒繳史上最強成績單:2025客運量超越疫情前,明年力拚發股利
星宇航空獲利飆788%!張國煒繳史上最強成績單:2025客運量超越疫情前,明年力拚發股利

星宇航空於6月13日召開今年度股東會,自去年10月上市掛牌以來首次繳出獲利的成績單,董事長張國煒信心喊出 :「全球航空市場持續蓬勃發展,星宇航空2025年客運量有望超越疫情前水準。」

攤開財報,回顧星宇航空在2024年全年的營收表現, 整體營收為新台幣355.47億元,年增58%,營業利益23.7億元、年增394%;稅後淨利13.24億元,年增788%,每股盈餘0.53元。

單看今年第一季財務報告, 星宇航空總營收是新台幣111.95億元,獲利9.15億元,年增47%,創單季歷史新高,營業毛利22%,每股盈餘(EPS)0.3元。

事實上,2024年是星宇航空首次實現「年度」獲利。自2018年成立、2020年初開航以來,隨即遭遇全球新冠疫情的嚴重衝擊,導致連續多年的鉅額虧損。

2022年 :全年稅後虧損52.7億元。
2023年 :首次轉虧為盈,但全年稅後淨利僅1.49億元,EPS為0.08元,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2024年:繳出稅後淨利 13.24億元,EPS 0.53元的成績。 換言之,這是公司成立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實現穩健獲利的年度,象徵著營運已步入正軌。

星宇航空股東會.jpg
張國煒親自主持星宇航空2025年股東會,現場股東熱烈參與,說明股利延後原因,還需要彌補百億元累虧。
圖/ 星宇航空提供

張國煒坦言,「有人說我們擴張太快,但國際航空競爭如此激烈,不快不行。」表示,公司會持續調整與優化,但「速度」依舊是當前航空業爭奪市占的關鍵。

航網擴張與市場挑戰並行,星宇拼明年開始配息

在股東會上,星宇航空繳出亮眼的成績單,而小股東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是何時可以開始配息?

「有望明年可以開始配息。」張國煒回應表示,去年星宇航空還有累虧,因此還無法配息,「過去疫情期間累虧達百億元,今年目標把百億元累虧彌平。」 預計最快2026年有望配發2025年度的股利。

當前全球仍處在不確定的動盪時期,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政策反覆、關稅戰等都會影響到航運環境。張國煒進一步表示,第二季遇到關稅戰,營業上多少有受到影響。並表示「川普像瘋子一樣,每天變來變去,第3季跟第4季還不知道將來出什麼招,還需要持續觀察全世界的變動。」

同時,市場目前變動比較劇烈,像是星宇航空的北美線今年面臨客源不穩,包括收到美國洛杉磯暴動影響旅客安全感、留學生簽證政策不明確等,都是導致載客率起伏不定的原因。

加上,網路傳言「日本將在7月5日發生大地震」,也導致消費者對赴日旅遊卻步。張國煒表示,現在生意真的很難做,這種消息面的東西也會多少對公司造成影響,「全世界只有台灣和香港相信」,但也相信事件過後旅客會回流。

星宇航空總經理翟健華股東會上表示,2024年是星宇航空快速成長的重要里程碑,在全球航空市場穩步復甦的趨勢下,持續擴張航網、加密航班及提升機隊規模。

目前星宇航空新闢11條航線、7個航點,航線總數增至31條,航點遍及9個國家、27座城市。全年載客量約407萬人次,載貨量突破5.5萬噸,進一步提升營運能力與航網覆蓋範圍,讓2024年營運績效創下歷史新高。

星宇航空2024年客運營業收入為307.2億元,占全部營業收入86.4%,年增加55.6%,受惠全球客運需求持續增長,載客人數相較2023年成長53.9%。

張國煒也透露,明年星宇航空會開航歐洲線,今年底則會考慮加開紐約線,也強調未來這些部署自然會反應在獲利上。

星宇航空:加入聯盟非唯一選擇,靈活合作策略更為關鍵

關於外界關心,是否會加入「寰宇一家」航空聯盟?

張國煒於今日股東會上表示,加入聯盟的成本高昂,對於規模較小的星宇航空而言,未必是最佳選擇,且不會因為沒有加入而對公司營運造成致命影響。

張國煒指出,近期星宇與阿拉斯加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進行合作,這些合作耗費大量資源,短期內可能還會與其他美籍航空建立合作關係,因此將加入聯盟的計畫排至後面。

他進一步表示,與其他航空公司進行哩程互換合作,如與阿拉斯加航空的合作,也能夠達到類似聯盟的效果,無需加入聯盟即可提供消費者所需的服務。

星宇航空.jpg
張國煒在星宇航空今年度股東大會一再強調「飛安是不能妥協的」。
圖/ 星宇航空提供

飛安至上,張國煒親自把關「零容忍」

儘管財報亮眼、航網積極,星宇航空依然保有不能妥協的核心價值「飛航安全」。

在被問及近期發生的機師操作失當事件後,張國煒毫不迴避,表示第一時間主動向民航局通報,堅持公司原則必須是建立在飛安「零容忍」的態度。

「飛安,我顧得很緊」張國煒在股東會上語氣堅定表示,不論其他航空公司是否選擇低調處理,星宇選擇主動通報,為了建立公司文化與員工正確認知。他強調,「錯誤不能被縱容,飛安是公司價值的第一順位。」涉案的兩位飛行員已離職,他認為,只有以最高標準自我要求,航空公司才能建立長久信任與品牌價值。

整體而言,星宇航空於2024年成功邁向轉盈,為營運打下穩固基礎,展望2025年,隨著航網擴展與營收成長動能持續發酵,市場版圖可望進一步擴大。然而,在川普政策走向未明、國際局勢動盪與飛安管理壓力持續升高的情況下,星宇未來能否穩健前行,將考驗經營團隊的應變力。

延伸閱讀:黃仁勳一句「自駕車時代已來」,點爆兆元大商機!全球無人計程車玩家有誰?進度到哪了?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