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 AI 遲到有理?蘋果WWDC沒說的盤算: 手握新底牌,為Siri「打掉重練」爭取時間?
Siri AI 遲到有理?蘋果WWDC沒說的盤算: 手握新底牌,為Siri「打掉重練」爭取時間?
2025.06.14 | 3C生活

今年的蘋果WWDC其實可以算是相當精彩熱鬧的一次,《數位時代》在美國加州Apple Park現場,聽見觀眾為全系列Liquid Glass新美學喝采,為iPadOS和MacOS更好用的捷徑、檔案管理系統更新而歡呼。

只是,當大家以為蘋果會按照往例,由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最後一段揭曉最重磅的新功能時,庫克卻只說了「感謝大家參與」,活動戛然而止,比表訂時間還提早了30分鐘結束。

活動中發表大量功能更新,卻也留下許多問號:蘋果如何回應外界對AI落後的質疑?Siri是否還有一席之地?

蘋果WWDC 2025
《數位時代》前進蘋果WWDC 2025現場。
圖/ 隋昱嬋攝影

Siri到底怎麼了?

蘋果在2024年WWDC宣布,AI版本Siri將於2025推出,但今年整場大會只提到兩次Siri,並請消費者再多等一年,代表最早要2026年才有機會問世。

身為聊天機器人的Siri,理應是第一批被生成式AI升級的功能,到底發生什麼事?

關於這個全世界都在問的問題,庫克在開場的剖白、軟體副總裁克雷格 .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接受各家美國媒體專訪的回應,還是《數位時代》在現場獲得的資訊,所有人的解答都是同一句話:「Siri還沒達到我們對品質的要求,而我們對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所謂的「要求」,指的是準確性和隱私。

蘋果去年發表了「Private Cloud Compute」技術,就像是在你的手機裡蓋了一座「私人資料中心」,問Siri的問題、運算需要用到的個人資訊,全都不會送到外部雲端,而是留在你手機裡處理,算完再把結果給你。整段過程除了使用者本人,就連蘋果都不會碰觸到任何資料。

Apple-private-cloud-compute-1.jpg
蘋果去年發表的Private cloud compute技術。
圖/ Apple

這在隱私權當道的時代確實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也是蘋果自研晶片的軍火展示——不需要雲端和網路,單靠一台體積輕薄的手機就可以完成所有運算任務。

但生成式AI是完全不同的等級,在這個時代的Siri,要具備強大的語意理解,要有「上帝視角」般的通用智慧,更要有推理能力。需要的資料量、算力都非常龐大,如果這種等級的模型要塞進手機,就必須想辦法「瘦身」,當然就限制了精確度與多模態能力。

加上蘋果強調,未來的Siri是非常「個人化」的,這代表Siri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使用者情境、偏好,對於承諾不拿取用戶數據的蘋果來說變成極度困難的任務。蘋果從去年開始,開放用戶在詢問Siri問題時選擇ChatGPT來代為回答問題,但需要勾選「同意分享資料給ChatGPT」,其實也間接證實了,蘋果可能必須拿取用戶資料並擁有雲端運算,才能擁有ChatGPT等級的智慧。

「我們希望它非常可靠,但它並沒有如期達到我們想要的可靠程度。」克雷格在《華爾街日報》採訪中坦言。

Craig Federighi
蘋果軟體副總裁克雷格 .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
圖/ Medium

那蘋果想做什麼?

不過,今年的WWDC還是能窺見一點蘋果目前的策略方向。

不拚聊天機器人,AI整合進作業系統

最明顯的策略方向是——讓AI成為每個產品的墊腳石,而不是把AI本身打造成明星產品。

我們的想法是把AI整合到整個作業系統中,讓它支援我們每天都能用到的功能。」蘋果全球行銷資深副總裁格雷格·傑斯威克 (Greg Joswiak)在《華爾街日報》採訪中說,他還特別強調,這個方向和競爭對手在拚的聊天機器人,完全是不同的路線。

確實這次WWDC發表的大量內容中,有不少看似「瑣碎」的更新,其實都是被AI所驅動,例如Message的群組聊天室裡,AI會根據大家討論的內容,自動推薦發起投票;或者在Apple Watch上,可以開啟一位「Workout Buddy」,根據運動表現的數據,生成激勵人心的語音訊息。這類功能散落在各個產品線裡,幾乎都只有簡單帶一句「Apple Intelligence驅動」,並沒有特別說明背後原理,也沒有集中在一個橋段強調AI成果。

iOS 26群組投票.jpg
蘋果在iOS 26中加入群組投票功能,AI會自動根據聊天內容,建議發起投票。
圖/ 隋昱嬋攝影

蘋果像是在試圖重新定義AI時代的成績計算方式——不是看AI本身有多強大,而是「AI能在整個生態系中幫上多少忙」,以實用性取勝,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軟硬體整合、生態系體驗強大的蘋果,確實未必會輸。

Siri以外的「新助手」

蘋果在大會中秀出了一個叫Visual Intelligence的功能,其實有點像是去年承諾要發表的Siri,它擁有辨識螢幕中物體和資訊的能力,可以幫忙搜尋、新增行程進行事曆等初步的AI Agent任務,預計今年秋天開放使用。

蘋果Visual Intelligence

Visual Intelligence目前是被打造成一個獨立的功能,用截圖按鍵啟動,而不是添加在Siri裡。這個發展方向,其實有點符合外界猜測Siri將被「打掉重練」的傳聞。

如果Siri在未來一年仍然沒有突破技術瓶頸,Visual Intelligenc也有可能添加更多功能,直接變成一個全新產品,甚至在未來取代Siri。

siri
Siri如果沒有打破技術瓶頸,可能會被新產品取代。
圖/ ifanr

不管怎麼說,2025注定是蘋果在AI領域相對低調的一年,是否能像同樣「遲到」的Vision Pro一樣一鳴驚人,還需要等待明年此刻分曉。

延伸閱讀:蘋果WWDC25|iOS 26改版6亮點搶先看:AI代接電話、網購、即時翻譯⋯還有什麼酷東西?
解讀蘋果的AI困局:跳回UI設計舒適圈,為何是一場必要的撤退?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