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福特汽車執行長預測AI將取代半數白領工作,凸顯企業界對AI導致大規模失業的擔憂日益加劇。
重點二: 亞馬遜、摩根大通等多家大型企業高層證實,AI將優化組織效率,導致部分職位數量減少。
重點三: 部分科技領袖持不同意見,認為AI將創造新職位,但普遍承認就業市場將面臨結構性轉變。
《華爾街日報》近期報導,多家重量級企業的執行長紛紛公開表態,坦言AI技術的導入將可能導致大規模的白領職位流失,這與過去企業界傾向淡化AI潛在負面影響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例如,福特汽車(Ford Motor)執行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語出驚人,預測AI將取代美國一半的白領工作者,直接點出「AI將會讓許多白領階級被時代淘汰」。
無獨有偶,摩根大通(JPMorgan)消費與社區業務執行長瑪麗安娜·萊克(Marianne Lake)也預計,隨著新AI工具的應用,其營運部門的人力將在未來幾年內減少10%。
這些來自不同產業巨頭的直白警告,預示著一場由AI驅動的職場變革已然來臨。
企業巨頭積極部署AI,效率提升伴隨職位重組
隨著AI技術的日趨成熟與普及,許多企業也持續研究如何將AI整合到核心業務運營中,以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例如,亞馬遜(Amazon)執行長安迪·賈西(Andy Jassy)在今年6月向員工發出的備忘錄中明確指出,由於「一生一次」的AI技術浪潮,公司整體的企業員工規模在未來幾年內將會縮小。
他表示:「我們需要更少的人來做今天正在做的一些工作,而更多的人來做其他類型的工作。」事實上,亞馬遜已將AI代理應用於寫程式、分析和研究等任務,追求內部營運效率提升。
不僅是科技巨頭,連人力資源平台Fiverr的執行長米卡·考夫曼(Micha Kaufman)也向員工發出警示,無論是程式設計師、設計師、產品經理、數據科學家、律師、客戶支援代表、銷售人員還是財務人員,「AI都將會找上你。」
Shopify執行長托比·盧特克(Tobi Lütke)甚至告知員工,除非能證明AI無法完成該工作,否則公司將不會進行新的招聘。
更為具體的案例是,IBM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執行長阿爾溫德·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曾表示,該公司已利用AI取代了數百名人資部門的工作。雖然他補充說明,IBM同時也招聘了更多的程式設計師和銷售人員,但這依然反映出AI對傳統職位的替代效應。
Anthropic執行長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的看法更為激進,他預計未來1到5年內,一半的入門級工作可能消失 ,導致美國失業率飆升至10%至20%,並呼籲企業高層和政府官員不應「粉飾」現況。
種種現象似乎在說明,AI正在加速企業內部職能的重組,許多傳統上由人力完成的工作,正逐步被自動化技術所取代。
AI衝擊下的職場未來,但「這些人」保持樂觀態度
雖然AI悲觀論者繁多,業界仍存在不同的聲音。一些科技領袖認為,AI帶來的擔憂可能被過度誇大。
例如OpenAI營運長布拉德·萊特卡普(Brad Lightcap)便在受訪時表示,目前尚未看到AI大規模取代入門級職位的證據 ,且其影響不會像某些人預測的那樣迅速和全面。他承認工作流失在所難免,但任何新技術都會導致勞動力市場的轉變。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此前也曾表示,他「幾乎完全不同意」Anthropic執行長對AI潛在危險的說法。
這類觀點強調,儘管AI可能取代部分現有職位,但同時也會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例如,IBM在削減人資部門的同時,也增加了程式設計師和銷售人員的招聘。
不過不管如何,面對AI帶來的變革,擁抱新技術並積極應對或許是首要任務。對於勞動者而言,終身學習、提升數位技能,以及培養人類特有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情商將變得至關重要。
對於企業而言,則需要重新評估其人才招募策略,投資於員工的培訓和技能提升,並探索AI與人類協作的新模式。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The Economics Times》、《Tom's Hardware》
本文初稿由AI整理,編輯:黃詩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