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人工智慧晶片巨擘輝達(NVIDIA) 於週三盤中市值首度突破4兆美元大關,成為史上第一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企業,再次刷新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的紀錄。
重點二 :受惠於生成式AI的爆發性需求,NVIDIA股價在過去五年增長超過十五倍,並在2024年2月及6月,相繼突破2兆與3兆美元市值,增長速度驚人。
重點三 :儘管業績屢創新高,NVIDIA仍面臨地緣政治挑戰。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禁令,已對其銷售造成衝擊,執行長黃仁勳更示警,錯失中國市場將是重大損失。
晶片設計龍頭輝達再次震撼全球資本市場!股價於美國時間週三上漲至每股162.88美元,在一個月內強勢上漲14.2%,推動市值在盤中交易時段一度衝破4兆美元關卡(約為新台幣116.8兆元),成為全球第一家達到此紀錄的企業。
儘管收盤時漲幅收斂至1.8%,最終市值為3.97兆美元(約為新台幣116兆元),輝達仍穩坐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的寶座,領先於先前也曾突破3兆美元門檻的科技巨頭微軟和蘋果。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市值第二名微軟本身也是輝達最大、最重要的客戶之一。
排名 | 公司名稱 | 市值(美元) | 股票代碼 | 國家/地區 |
---|---|---|---|---|
1 | 輝達(NVIDIA) | $3.972 兆 | NVDA | 美國 |
2 | 微軟(Microsoft) | $3.742 兆 | MSFT | 美國 |
3 | 蘋果(Apple) | $3.153 兆 | AAPL | 美國 |
4 | 亞馬遜(Amazon) | $2.362 兆 | AMZN | 美國 |
5 | 谷歌(Alphabet) | $2.120 兆 | GOOG | 美國 |
6 | 臉書(Meta Platforms) | $1.812 兆 | META | 美國 |
7 | 沙烏地阿美(Saudi Aramco) | $1.617 兆 | 2222.SR | 沙烏地阿拉伯 |
8 | 博通(Broadcom) | $1.307 兆 | AVGO | 美國 |
9 | 台積電(TSMC) | $1.202 兆 | TSM | 台灣 |
10 | 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 $1.029 兆 | BRK-B | 美國 |
輝達前景有多好?據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預估,全球AI基礎建設投資將於2028年突破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46兆元)。而輝達今年截至4月27日的Q1營收達441億美元(約新台幣1.28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9%。
儘管年初曾因市場憂心DeepSeek低價競爭和川普政府貿易政策擔憂而表現疲軟,但輝達股價自2025年4月的低點86.62元以來已反彈超過70%,市場對貿易協定的樂觀預期也提振了整體股市表現。
例如韋德布希證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Dan Ives就指出,輝達是推動AI革命的核心企業,為全球AI發展奠定基礎。他強調,輝達的技術實力讓其在AI領域具備壟斷地位,並預期隨著AI產業進一步成長,將持續引領科技產業進入新一階段。
AI霸主地位確立!5年市值狂飆15倍
輝達自ChatGPT於2022年底問世後,旗下的所設計的圖形處理單元(GPU)成為驅動大型語言模型的關鍵硬體,包括亞馬遜、Google、微軟和OpenAI等科技巨頭正投入數千億美元建構大型資料中心,這些設施極度依賴輝達晶片來驅動AI模型與雲端服務。
也因此,輝達股價就此搭上生成式AI的火箭,根據截至2025年7月的數據,輝達在五年總投資回報率約為 1,470% 至 1,510% 之間。
回顧其市值增長軌跡,輝達在2024年2月才首次突破2兆美元,短短四個月後的6月便達到3兆美元,如今僅一個多月後,再度叩關4兆美元,其擴張速度令市場咋舌。
換言之,輝達的股價5年內增長了約15倍,光是過去一個月漲幅就超過15%,年初至今的漲幅亦達17.76%,充分顯示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抱持高度信心。
隨公司市值攀升,黃仁勳個人財富亦大幅增加,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目前淨資產達1420億美元(約新台幣4.14兆元),位居全球第十。
排名 | 姓名 | 資產總額 | 國家/地區 | 產業 |
---|---|---|---|---|
1 | 伊隆·馬斯克 | $347B | 美國 | 科技 |
2 | 馬克·祖克柏 | $258B | 美國 | 科技 |
3 | 賴瑞·艾利森 | $251B | 美國 | 科技 |
4 | 傑夫·貝佐斯 | $243B | 美國 | 科技 |
5 | 史蒂夫·鮑爾默 | $174B | 美國 | 科技 |
6 | 貝爾納·阿爾諾 | $161B | 法國 | 消費品 |
7 | 賴瑞·佩奇 | $160B | 美國 | 科技 |
8 | 賽吉·布林 | $150B | 美國 | 科技 |
9 | 華倫·巴菲特 | $144B | 美國 | 多元化 |
10 | 黃仁勳 | $142B | 美國 | 科技 |
資料來源: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截至2025年7月10日)
地緣政治陰霾仍存,中國市場成最大挑戰
在享受飛速增長的同時,輝達並非高枕無憂。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特別是美國政府對向中國出口高階晶片的嚴格限制,已成為其未來發展的一大隱憂。
今年五月,輝達在財報會議上透露,針對中國市場所開發的降規版晶片H20,其出口限制將導致約80億美元(約為新台幣2339億元)的銷售損失。
執行長黃仁勳更在會議上直言:「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市場,對於美國產業來說基本上已經關閉了。」他先前曾對《CNBC》表示,被禁止向中國銷售晶片對公司而言是「巨大的損失」。
輝達憑藉強大的技術實力克服了早前因中國DeepSeek模型引發的「未來AI可能不再需要那麼多高階晶片」的擔憂,但如何應對出口管制所帶來的長期衝擊,將是輝達的嚴峻課題。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