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併大潤發市占破40%!台灣零售版圖洗牌:momo死守19%防線,酷澎成最大黑馬?
全聯併大潤發市占破40%!台灣零售版圖洗牌:momo死守19%防線,酷澎成最大黑馬?

3個台灣2024「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關鍵情報

超商&超市:全聯併大潤發後市佔率突破40%、量販業CR 3指標創新高;超商業市佔結構穩固、領導業者優勢顯著。

百貨&電商:台北101購物中心&三井集團市佔成長幅度顯著;酷澎強勢搶進拓展市佔表現、momo增長力道趨緩。

專賣零售:集雅社市佔表現逆勢擴張、藥妝產業CR3集中度顯著提升、日系家具家飾品牌持續攀升、納智捷市佔成長表現亮眼。

2024年台灣零售產業規模年增2.6%至新台幣4.9兆元 ,不同業別中業者市佔率組成結構與變化趨勢呈現多元發展,反映出各家企業在通路策略、品牌經營與市場競爭力上的差異化布局。

本次調查顯示, 2024年百貨商場、便利商店、超市&量販業等綜合商品零售業別中,前三大業者合計市佔率(CR 3)介於44.0%至82.8%間,遠高於其他零售業別。

此外,便利商店、美妝藥局、超市&量販業、汽車專賣業2024年呈現市場集中度上升走勢,反映出領導業者透過擴張門市數量、強化供應鏈整合以及優化會員經營等策略鞏固領導地位、拉開與競爭對手差距的產業趨勢外,亦提高整體產業對於企業資本規模、品牌經營與營運效率的標準門檻。

進一步觀察各業別市佔結構,綜合商品零售業方面,百貨商場業中,產業擴張重心集中於精品品牌布局、Outlet開發及軌道經濟生活圈場域經營,代表性業者台北101購物中心及三井不動產集團均擁有亮眼成長表現。

2025年百貨商場業將迎來多項具大型開發規模與高話題性的開幕案,包括遠東集團SOGO Garden City、統一集團Dream Plaza、南港LaLaport、誠品生活台南、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以及台中漢神洲際購物廣場等。

新店開業不僅對於來客量與銷售額具有明顯挹注效果,也勢必將影響市佔結構組成;超市&量販業中,2024年市佔結構受指標性併購案影響出現較大變動。

其中,全聯福利中心加計大潤發(2025年8月1日後大潤發量販店更名為大全聯)2024年營業額突破NT$2100億元、市佔率達41.3%,穩居超市量販產業市佔龍頭,好市多與家樂福以26.6%及14.9%分居第2、3位, 前三大企業合計市佔率達82.8%,首度超越便利商店,成為本次調查中CR 3指標最高的產業型態。

電商&直銷業中,受酷澎強勢擴張市佔影響,使長期以來穩定的市佔結構出現顯著鬆動與重組,長期位居首位的富邦媒體科技(momo購物網)2024年維持0.2個百分點的市佔擴張,但成長力道趨緩。

專賣零售業方面,3C家電零售業中,TOP 2業者全國電子與燦坤2024年均陷入市佔率縮減走勢,主營影音家電銷售的集雅社市佔率逆勢攀升0.2個百分點,位居第3;美妝藥局業中,寶雅、大樹藥局、康是美等TOP 3業者市佔規模均高於2023年表現,使美妝藥局業成為本次調查中CR 3增幅最顯著的零售業別。

家具家飾零售業中,特力集團旗下零售事業品牌合計市佔率達5.7%,在結構相對分散的家具家飾零售市場中展現出較顯著的規模優勢與通路整合效益(IKEA未單獨揭露台灣營收故未納入排名),無印良品與宜得利等日系家具品牌近年持續拓展台灣市場規模,2024年市佔率分居第2、3位。

汽車專賣零售業中,和泰汽車蟬聯市佔冠軍,分居第2、3名的汎德永業與中華賓士受惠於豪華進口車銷售力道回升,2024年市佔率分別年增0.6及0.5個百分點。納智捷則在電動車n7大量交車帶動下,市佔表現一舉攀升0.8個百分點,為本次調查中市佔年增幅最顯著的汽車零售業者。

未來流通研究所彙整零售&電商產業數據,結合各企業在台年營業額進行計算,定期發布主要次產業別市佔率變化,並訪談多位產業資深專家,歸納2024年市佔版圖變化所反映出的產業動向與發展趨勢,做為觀測整體零售&電商產業動向的重要參考基礎。

便利商店&超市量販:全聯併大潤發後市佔率突破40%

便利商店業

便利商店業為台灣零售產業中最具服務創新能量與市場滲透力的關鍵業別,2024年產業規模維持長年期擴張走勢,年增5.4%至NT$4235億,反映出高度抗景氣波動性與成長韌性。領導業者持續拓展「超商+」服務模式,將便利商店功能自商品銷售延伸至即食餐飲、複合門市、物流服務、票券金融、開店平台與生活繳費等多元場景,強化超商做為生活服務全通路的獨特地位。

2024年便利商店產業市佔結構持續展現集中化發展走勢,統一超商(7-ELEVEN)延續其長期市場領先優勢與通路競爭力、再度蟬聯市佔冠軍,市佔表現自2023年的49.2%增至49.8%,為本次調查中市佔增幅最高的超商業者;排名第2的全家便利商店市佔率自23.4%增至23.5%,維持穩健擴張;萊爾富與OK超商市佔率持續下跌。

超市&量販業

2024年超市&量販業產業規模年增5.4%至NT$5082億,創下近三年最大營業額年增幅。受指標性併購案影響,2024年超市量販產業市佔結構出現較大變動。位居首位的全聯集團,旗下全聯福利中心加計大潤發2024年營業額突破NT$2100億元、市佔率達41.3%;排名第2的好市多以14家賣場創造出逾千億元營收規模,展現高單店營運效能。

2024年市佔率年增1.7個百分點至26.6%,在不含併購、基期一致的條件下,為本次調查中市佔率增幅最顯著的超市量販業者;2023年正式納入統一集團旗下的家樂福,營收維持穩定增長,2024年市佔率約14.9%,排名第3。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超市&量販產業中TOP 3企業合計市佔率達82.8%,首度超越便利商店,成為本次調查中CR 3指標最高的零售業別,反映出大型業者透過併購整合與供應鏈掌控等策略,已建立明顯競爭門檻,形成大者恆大的競爭局勢。

百貨商場&電商直銷:酷澎強勢搶進拓展市佔表現

百貨商場產業

2024年百貨商場業規模年增1.4%至NT$4491億,較2022與2023年分別達15.5%及11.0%的增幅顯著回落,顯示產業在歷經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高峰與基期效應後,已逐步回歸長期發展軌道。市佔率方面,位居首位的新光三越2024年市佔率達19.9%,維持穩定領先優勢;同屬遠東集團體系的遠東百貨與SOGO百貨以13.1%及11.0%的市佔表現分居第2、3名;微風百貨、日商三井不動產以及台北101市佔率介於5.1%至7.7%間,名列第4-6位。

其中長年位居市佔首位的新光三越目前在台共15店、20館、總面積超過112萬平方公尺,年均造訪消費者超過1.3億人次。惟2025年2月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發生氣爆意外後即持續停業,預計對於2025年市佔結構將產生一定程度影響。

以單體百貨之姿搶進前6大百貨集團排名的台北101購物中心,2024年受惠於高資產族群消費力回穩、持續深化會員經營與精品旗艦店陸續改裝完成等因素帶動,商場銷售額創下新高,同步推升市佔率年增0.6個百分點至5.1%,為本次調查中市佔增幅最高的百貨業者;擁有MITSUI OUTLET PARK與LaLaport雙品牌的日商三井不動產集團,2024年市佔率年增0.5個百分點至6.0%,顯示以大型開放式購物場域結合觀光、休閒與餐飲的營運模式日益受到消費者青睞。

電商&直銷業

2024年電商&直銷業規模年增1.8%至NT$5680億,較2023年僅0.9%的增長幅度略為回升,維持微幅擴張。位居市佔首位的富邦媒體科技(momo購物)2024年於整體電商&直銷業(非店面零售業)中拿下19.8%的市佔表現,年增0.2個百分點,維持長年期領先優勢;排名第2的PChome 24h購物市佔率自6.8%降至6.0%,同屬網家集團的露天市集與比比昂2024年市佔率均為0.1%。

外資電商集團中,蝦皮購物在價格競爭力、高度整合行動裝置與社群導流策略、以及持續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等優勢帶動下,持續擴大本地市場影響力與市佔表現;台灣酷澎同樣在台展現高度擴張潛力與市場競爭力,藉由將母國市場驗證成熟的營運模式結合台灣市場消費特性進行策略調整,成功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調查顯示,海外電商集團在台灣消費市場中的滲透率與競爭力持續增強。尤其蝦皮購物與台灣酷澎均擁有母集團強勁的資本實力做為本地化擴張資源,並藉由大規模投資展現出對於台灣市場的長期營運規畫,投資金額甚至超越部分本土業者年度資本支出預算,形成顯著的資本競爭門檻外,亦對於本土業者形成難以忽視的競爭壓力。

註:蝦皮購物、台灣酷澎等部分指標性電商業者市佔率因未單獨揭露台灣市場營收,故本次市佔率調查未納入上述企業。其市佔率數據係依照產業模型結合可取得資訊(如母集團財報解析、業者公告或訪談、流量數據等)進行推估計算。相關市佔率推估結果與計算方式另於報告全文中說明。

專賣零售:集雅社市佔表現逆勢擴張

3C家電零售業

2024年3C家電零售業規模年增2.1%至NT$2823億。位居首位的全國電子2024年市佔率年減0.4個百分點至7.0%,排名第2的燦坤市佔率自7.2%降至6.7%。名列第3的集雅社主營影音家電銷售,近年持續透過選品差異化與提供消費者影音規劃&一站式購足服務做為差異化競爭優勢,2024年市佔率逆勢增加0.2個百分點至1.6%,為2024年前三大3C家電零售業者中唯一市佔率攀升的企業。

美妝藥局零售業

2024年美妝藥局零售業規模年增3.1%至NT$2132億。位居首位的寶雅受惠於美妝店型有效提高客單價、持續擴充商品結構與強化全通路營運效率等因素帶動,市佔率自2023年的10.7%增至11.1%;名列第2的大樹藥局受惠於2024單年度新增53家門市挹注,全台門市數量增至386家,市佔率自7.7%增至8.0%;統一集團旗下康是美近年積極擴充銷售商品類別及設立大型旗艦店型,朝小型都市百貨方向發展,目前全台門市數達490家,2024年市佔率自7.2%增至7.7%。

美妝藥局零售業為本次調查CR 3指標年增幅最高的產業型態,反映出領導業者市場滲透力與消費者黏著度持續攀升外,也可以看出整體產業在具備資本與品牌優勢的大型業者主導下,自分散型競爭局勢逐步朝向集中化發展。

家具家飾零售業

2024年家具家飾零售業規模年增3.0%至NT$2343億。市佔率方面,因IKEA未單獨揭露台灣營收故未納入排名。特力集團旗下零售事業品牌合計市佔率達5.7%,在結構相對分散的家具家飾零售市場中展現出較顯著的規模優勢與通路整合效益。

截至2024年底,全台特力屋門店數達63家(大型店28家、社區店35家)、HOLA和樂門店數達25家,Wedgewood 11家、hoi!好好生活16家。其中特力屋2024年市佔率約4.3%、為特力旗下市佔表現最高的單一品牌。

2025年特力屋規劃展店至70家,並以每年5-10家的幅度穩定拓展,2025年2月特力屋宣布完成增資NT$2.6億並正式啟動IPO計畫;日本大型零售集團無印良品與宜得利家居以2.9%及2.0%分居本次調查第2、3位,市佔率與2023年相較分別增長0.1及0.2個百分點。

位居第4的振宇五金為結合專業電動工具與各式手工具商品銷售的複合式五金賣場。2024年受惠於7家新增門市營收挹注,帶動市佔率增至0.9%。目前振宇五金全台門市共86家、會員人數突破57.2萬人,規劃以每年8-10家的展店速度拓展營業版圖,目標2026年達成全台百店目標。

延伸閱讀:momo燒140億自建倉儲「星系」!拚寫獨占神話:從零開始才能極致高效
酷澎6大倉速配台灣,今年營收料超車PChome!拆解韓國「物流極客」的精算魔法

本文授權轉載自:未來流通研究所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思科:打造智慧轉型韌性基礎的關鍵 人才培育與科技
思科:打造智慧轉型韌性基礎的關鍵 人才培育與科技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重塑全球政府與企業的數位轉型藍圖,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這股浪潮不僅預示著效率與生產力的巨大躍升,同時也為組織帶來嚴峻挑戰。如何駕馭 AI、確保資訊安全、並同時兼顧永續發展,成為當今各國政府與企業亟需面對的核心課題。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與無限機會的時代,全球網路與資安科技大廠思科(Cisco),憑藉其完整的產業生態系和豐富的跨國合作經驗,正積極扮演關鍵的賦能者角色,所推動的台灣數位加速計畫(Taiwan Digital Acceleration, TDA)也已邁入3.0階段。思科認為,值此時刻組織需要為數位轉型建立具韌性的基礎,而關鍵不只是科技,更重要的是人才培育。

AI雖解決人力短缺問題 但人員更需學習駕馭AI

負責思科國家數位加速計畫(CDA),與多國政府密切合作的思科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全球創新長Guy Diedrich,談到當今各國政府與企業正在面臨融合著AI、資安與永續發展的數位轉型趨勢,而在此過程中關鍵的是,組織必須透過科技與培育人才來為此波轉型打造具韌性的基礎。

思科
思科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全球創新長Guy Diedrich
圖/ 思科

Diedrich進一步表示,未來的職位已不再是用職務說明書來衡量,而是以工作流程為核心,人力會在不同階段介接不同科技,可能是AI、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甚至量子電腦,因此人力與科技的整合也特別重要。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也舉例,過去在地端、雲端網路設備有各自的管理平台,未來除了將化繁為簡整合為單一平台外,許多資料搜集比對的例行工作由AI取代,但關鍵的決策判斷仍會交由人力負責,因此培育員工學習AI也更加不可或缺。

過去從TDA 1.0計畫推動至今,透過思科網路學院(Cisco Networking Academy),思科與合作夥伴已經在台灣培育超過17萬名技術人才。提供從網路工程師認證(CCNA)、網路高級工程師(CCNP)到網路專家(CCIE)等,針對不同職務與層級完整的專業培訓,而去年剛推出針對AI架構的網路設計專家(CCDE-AI Infrastructure)認證,在市場上更是炙手可熱。Diedrich強調,未來學習將成為工作中的一部份,持續在職訓練才能確保人員跟上技術的快速發展。

林岳田也指出,思科致力於人才培育不遺餘力,並從多方面投注資源。包括目前已在台灣的北、南、東部區域成立思科網路學院教師培訓中心,作為推動各區域人才培訓的種子基地。同時,思科與合作夥伴晉泰科技在2025年於高雄成立「亞灣AIOT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目標是培育5,000名AIOT人才並協助 1,500 人取得國際認證,以解決目前產業智慧轉型卻求才若渴的窘境。而在政府公部門方面,思科近期與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 (簡稱「資安院」) 合作「NPO資安共學計畫」,由思科網路學院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提供課程與平台資源,資安院負責在地招募與社群經營,共同構築永續的公益資安生態系。

思科
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
圖/ 思科

完整生態系整合多元科技 一同推動AI創新

數位轉型另一項重要關鍵就是科技,尤其當今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利用AI推動創新。思科與18家合作夥伴,從TDA 1.0到3.0計畫,共同實踐30個創新專案。其中TDA 1.0著重智慧城市、企業 5G專網、資訊安全和數位醫療照護等核心領域,奠定數位轉型基礎;TDA 2.0計畫除了延續並深化前述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也因應新冠疫情下的醫療照護需求,為長者提供遠距學習、遠距醫療等樂齡生活應用,同時拓展金融韌性等創新場景。而在離岸風電計畫中,更利用5G結合VR眼鏡解決方案,協助當時因為疫情封控而無法來台支援的國外風機維護工程師,進行遠距教育訓練。

而TDA 3.0計畫中聚焦永續發展、資安韌性和AI驅動的智慧轉型,其中指標性專案之一,便是以高雄港為場域的智慧港口解決方案。提供從貨輪進港到貨櫃卸貨、起重機遠端操作監控等全自動化營運,可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並確保安全。同時此方案中也兼顧永續發展需求,透過感測器可將各種機具設備的碳排資料回傳,完整監控能源使用情形。

人員短缺不只是運輸業也是許多產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思科與合作夥伴針對醫院推出行動醫療推車,就是利用AIOT、無線/有線網路整合結合Webex視訊系統等,能協助遠端醫師迅速掌握病情,在第一時間提供專業判斷,或協助護理師迅速正確完成數據輸入工作。思科全球副總裁黃志明也強調,科技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化繁為簡,透過整合算力、網路、資安與儲存功能的AI PODs一體機伺服器,讓許多TDA 3.0專案能專注於應用開發,加速落地部署。

黃志明進一步表示,思科能協助企業導入部署各項AI創新方案,得力於生態系中有擅長應用開發、技術架構、顧問諮詢等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彼此在開放、包容的平台上運作,因此能協助企業加速智慧轉型並提升企業價值。

思科
思科全球副總裁黃志明
圖/ 思科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