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旅遊業!AI讓旅遊體驗走向「私人禮賓」,開啟OTA戰場新競局
01

AI重塑旅遊業!AI讓旅遊體驗走向「私人禮賓」,開啟OTA戰場新競局

生成式AI的出現正影響旅遊產業,隨著OTA平台競相推出智慧規劃,提供高度個人化服務。不僅挑戰傳統旅行社,也考驗業者如何在科技效率與人性溫度間取得平衡。

還記得規劃旅行的繁瑣嗎?過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打開不同的訂房網站、比價平台甚至旅遊部落格,分別搜尋機票、篩選住宿與整理當地旅遊景點資訊,過程中需要反覆切換頁面,還要閱讀各種評論,即便各大OTA(線上旅遊平台)已經透過推薦演算法在後端提供個人化選項,但消費者仍需耗費大量心力來「摸索」出最佳旅程。

但這一切,隨著生成式AI的到來,逐漸有了轉變。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ational Research Group的調查,有6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使用生成式AI來規劃旅行,線上旅遊資訊平台Skift研究人員則估計AI將為旅遊業帶來28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顯示AI助力的旅遊安排,會是下一個熱門的應用。

AI為旅遊業掀起的第一道浪:重塑行程規劃,個人化到即時化

紐約大學研究酒店和旅遊產業教授Richie Karaburun在《Investors》上表示,旅遊業者應用AI的關鍵目標是:打造AI助手,為旅客訂製高度個人化的行程。

線上旅遊平台巨頭Expedia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ChatGPT這類大型語言模型,正改變旅客規劃旅程的方式,讓消費者可以用更直覺的方式定義需求,旅客不再只依賴關鍵字,而是可以利用對話,說出預算、偏好與目的,AI 就能即時回饋建議,從交通、住宿到行程活動,更貼近個人喜好。

「如果我今年想聽Lady Gaga演唱會,哪裡有場次?順便去哪裡玩?」這樣一句簡單問題,不從目的地出發,而是以「體驗」為開端。現在的旅客不再只搜尋關鍵字「京都自由行五日四夜行程」,而是直接問AI:「 想看雪、想泡湯、又不想花太多錢,有推薦的地方嗎?

Booking.com亞太區副總裁Laura Houldsworth表示,過往OTA的優勢在於搜尋效率、預訂流程與付款機制,但當旅客尚未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時,大量的「選擇」反而成了門檻。

AI搜尋.jpg
圖/ Shutterstock

生成式AI的出現,正好填補這段「靈感搜尋」的空白。透過語意理解和數據融合,它可以將旅客評論中的「沙灘適合孩子玩耍」、「房間隔音效果佳」等非結構化敘述,與價格、設施等結構化資訊整合,成為少數幾個「正中紅心」的推薦選項。舉例來說,Booking.com去年推出的「AI Trip Planner」,旅客只需表達大致上的需求,系統就能即時給出建議。「這是一種以對話為基礎的全新規劃旅程方式。」Laura Houldsworth表示。

從客服到導遊都可以導入AI,使旅遊產業商業模式轉變

AI對旅遊服務的賦能不僅在於行程規劃,還橫跨整個旅程,像是客服、導覽、語音翻譯,甚至後續旅遊體驗的優化。

根據Booking.com最新發佈的《2025全球AI認知報告》指出,在旅途中,AI工具最常被用於翻譯功能、當地活動推薦、餐廳推薦,以及在陌生環境中協助導航。

在客服服務方面,AI驅動的智慧客服能處理旅客詢問、即時變更預訂並提供全天候支援。這不僅提升服務效率,更加快問題解決速度與旅客滿意度。根據Oliver Wyman報告指出,AI工具讓旅客提高品牌忠誠度與直接下訂單的比例。

在導覽與解說方面,國內外旅行團導入AI虛擬導遊系統,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於旅途中即時提供景點背景、語言翻譯、路線建議。舉例來說,國外GuideGeek由Matador Network開發,使用WhatsApp提供AI導遊服務,回應旅客的即時詢問,準確度高達98%。

在旅程後端,AI也能收集旅客回饋後,優化服務,例如分析評論摘要、推薦相關行程、記錄個人偏好,藉此構築更長遠的顧客關係。

然而,這不只是技術更新,更是一場旅遊平台商業模式的進化。

Booking Holdings執行長Glenn Fogel曾在《Time》雜誌專訪中分享,過去OTA賴以生存的是流量變現與抽成佣金,如今AI讓它們走向另一種價值定位:體驗即服務(Experience as a Service)。平台不再只是交易通路,更像是一位24小時在線、理解需求的數位旅遊顧問。AI能夠根據旅客的歷史偏好、行為軌跡與語意輸入做出預測,讓每一次對話搜尋,都更接近「被理解」的感受。

「這改變了整個產業的競爭邏輯。」紐約大學教授Richie Karaburun曾在媒體採訪中認為,旅遊平台們正透過AI科技,朝著「私人禮賓」(personal concierge)的體驗前進。

旅遊產業的AI競賽:平台、旅行社如何搶先布局未來?

當旅客體驗被AI重塑,身處浪潮之中的旅遊業者,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傳統旅行社無疑是感受衝擊最深的一群。當AI能提供比擬真人顧問的行程規劃,甚至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時,以「行程規劃」與「代訂服務」為核心業務的傳統旅行社,價值何在?

「這確實是挑戰,但更是轉型的契機。」台灣雄獅旅遊董事總經理黃信川表示。他認為,AI推動的自助化與個人化,主要衝擊的是標準化的自由行產品。「雄獅的優勢在於整合與服務的深度。」他解釋,雄獅近年來積極發展主題式旅遊,例如運動賽事觀賽團、極地郵輪、高端品酒行程等。這些需要複雜供應鏈整合、專業領隊知識與在地人脈的特殊行程,是目前AI難以觸及的領域。

同時,雄獅也在導入AI優化內部流程,讓第一線的旅遊顧問能從繁瑣的訂單處理中解放,專注於提供更有溫度、更深度的諮詢服務。「AI是賦能工具,不是取代者。我們的策略是『人機協作』,用科技提升人的價值,而非取代人。」

相較傳統旅行社的轉型,全球OTA巨頭們已展開一場激烈的AI軍備競賽,試圖在這波浪潮中搶佔先機。

這場由AI點燃的旅遊產業轉型競賽,上半場,各大OTA競相展示演算法的肌肉,比誰的AI更聰明、反應更快。然而,旅遊的本質還是是一場關乎情感與記憶的活動。當新鮮感褪去,真正的決勝點將在下半場浮現。

未來的贏家,不僅僅是有能力打造出最強大AI的業者,而是最懂得如何駕馭AI,將繁瑣的規劃化為無形,讓旅客感受到的不是冰冷的程式語言,如何在實體服務上仍然做到賓至如歸,還是旅遊業者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正如Laura Houldsworth所說「AI的極致,不是取代人類,而是讓人的服務更有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