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東元電機(1504)與鴻海科技集團(2317)宣布策略結盟,透過股份交換,整合雙方在機電與資通訊的優勢,共同搶攻全球AI資料中心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市場。
重點二:鴻海將透過增資發行新股,持有東元約10%股權;東元則交換持有鴻海約0.519%股權,全案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完成。
重點三:雙方合作將結合東元在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實力,以及鴻海在AI伺服器與液冷技術的領先地位,提供從供電、散熱到運算的一站式服務。
鴻海與東元電機7月30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宣布透過「股份交換」方式建立AI資料中心策略聯盟,雙方未來將聯手布局AIDC,也就是AI模組化資料中心、節能系統與機電整合等新興應用,大部分整合工程可以在出貨前就完成,未來客戶只需要簡單的基礎設施,就能快速建置起資料中心。
股份交換後, 鴻海將持有東元10%股權,東元則持有鴻海0.519%股權,預計最快第四季完成交易。
合作原因:拚模組化資料中心,快速建置達L12標準
此次結盟的關鍵原因,是雙方共同看到「模組化資料中心」的市場機會。
鴻海集團發言人巫俊毅指出,AI伺服器的前端模組化設計已經相對成熟,但資料中心卻還需要相對長的部署時間,原因是傳統建置方法必須先有地、有建築物,才能開始往上建立機電跟冷卻系統,同時因為各地法規與環境不同,效率容易出現瓶頸,模組化資料中心是最佳解方。
鴻海在資料中心伺服器建置上,目前處在L11的能力,也就是單一機櫃設置,希望透過這次合作,搭配東元的機電工程實力,進一步推進到L12,不只伺服器本體,還包含電力、冷卻、匯流排、配電盤、空調系統等完整資料中心級機電設備,全部在出廠前就完成整合、測試,客戶方只需要簡單基礎建設的設置。
「這是一場情投意合、水到渠成的合作,我們能提供更快、更有成本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巫俊毅表示。
東元發言人簡世雄也補充,這次合作是「雙方強項的結合」。鴻海在國際ICT產業的影響力高,有助於開拓全球市場,而東元則具備機電整合與能源工程能力,「以東元過去承接的案子來看,能節省30%以上工程時間。」
東元目前在美國德州已有製造基地,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也有豐富的資料中心工程經驗,累積超過700MW建置量。 藉由這次合作,雙方將共同鎖定四大市場:台灣、東南亞、美國、中東進行布局。
目前L12模組化的產品仍在推進中,尚未有明確的推出時間表。
鴻海罕見交叉持股,拚Q4開始布局
鴻海過去少有透過交叉持股進行合作,此次採換股模式也成為記者關注焦點。巫俊毅指出,這是雙方討論後決定「最快也最可掌握」方式,能火速在今年第四季完成交割,同步成立推進小組,會由雙邊董事長、各事業單位主管參與,快速落實合作進度。
至於鴻海持股10%比例相對高,是否會進入東元董事會?對此巫俊毅回應,雙邊的會在適當時機再做出安排,簡世雄則表示,雖然換股將造成股本膨脹與稀釋,但這是一項能夠為轉型加分的合作。「這是東元走進國際市場、跨入資料中心產業更大舞台的跳板。」
本次發布重訊,先引發市場對於雙方電動車合作的猜測,因為東元電機在電動車馬達領域也有耕耘,電動巴士馬達市佔高達80%,對於鴻海的電動車佈局看似有相當大的助益,本次卻無宣布相關內容。
未來是否有機會擴大到電動車領域合作?對此簡世雄表示,雙方過去確實在MIH平台下有電動車技術合作,不過這次雙方換股是以資料中心為優先主軸,「AIDC是先開始的項目,後續是否推進其他業務,將視合作成果再做評估。」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