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攪動台灣幣圈一灘死水的人,是電信公司台灣大哥大(簡稱台灣大)。
台灣大宣布在5月22日的「比特幣披薩日」啟動加密貨幣虛擬資產交易所,只要是台灣大用戶,就能直接透過官方App購買比特幣和以太幣。
比特幣披薩日
加密貨幣歷史上一個經典紀念日,源自2010年5月22日,一名網友以1萬枚比特幣購買2個披薩,成為全球首筆以比特幣換取實體商品的交易。截至2025年6月,1萬枚比特幣的價值已超過新台幣310億元。
為什麼要做交易所?最主要原因,是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和Web3事業副總經理韓昆舉都相信,加密貨幣等虛擬資產是未來不可逆的趨勢,並且應該是一場全民運動。
韓昆舉表示,目前台灣參與加密貨幣的人口僅有5%,仍有巨大的開發潛力。然而,他觀察到,主流交易所功能非常完善也相對複雜,雖然滿足了幣圈深度用戶的需求,卻因其專業化的風氣,將許多潛在新手拒之門外。「當你是個新手,看到介面上有一堆看不懂的英文、不斷跳動的數字時,你當然會害怕。」韓昆舉解釋,這正是台灣大決定打造「全民交易所」的出發點。
台灣大交易所目前的功能和界面略顯陽春,僅提供比特幣、以太幣的購買和售出,但用這種「簡約」的姿態進入市場,就是台灣大初期希望能達成的目標:觸及95%非幣圈的用戶。
韓昆舉也透露,在台灣大交易所上線後,有年紀較長、資金背景雄厚的用戶表示,一直想要踏入加密貨幣產業,但始終認為過於麻煩,台灣大交易所簡單且有大集團的背書,讓他能放心買幣。因此,依照台灣大交易所的需求,從零開始打造,會比入股現有交易所更加合理,才能確保產品設計與品牌理念的一致。
不過,目前台灣大交易所並沒有提供具體數字,僅表示在極短時間內吸引超過萬名使用者註冊,新用戶和交易金額的成長率超出預期,甚至看到有「攜碼跳槽」的案例。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TWEX)
台灣大哥大的全資子公司富昇數位,旗下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於今年5月正式上線,為全台首家由大型企業集團投資營運的虛擬資產交易所,看準想開始虛擬資產投資的新手在進行交易時的痛點,提供安全、簡單、低門檻的可信賴選擇。
趁FTX崩盤收緊搶市,賣「信任」把餅做大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是現在?
韓昆舉回憶,台灣大交易所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早在2022年就已啟程的漫長旅程。當時台灣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主要依循「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雖然有基本的法律框架,但缺乏全面細則,使得產業發展充滿灰色地帶和不確定性。
然而,2022年末全球第2大交易所FTX驚爆崩盤,促使各國監管機構迅速收緊政策。金管會因此進入了重新檢視與管理該領域的階段,這對於尋求合規營運的台灣大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時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大集團旗下的富昇科技於2023年初提交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營運申請,儘管過程艱辛、歷經數月審核,最終在去年7月獲得許可,並於今年初完成了所有系統建置與內部營運準備。
無論出發點有多動聽,交易所還是要賺錢。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營運中,手續費無疑是主要的營收來源,台灣大交易所也不例外。
而這裡卻存在一個有趣的「矛盾」。為了收取更多的手續費,交易所應該鼓勵高頻率的交易,但是台灣大希望強調信任感、集團對比特幣的長期價值深信不疑,反而是希望用戶「長期持有」。
這就產生了一股微妙的張力:如果用戶都選擇長期持有,交易頻率自然會不高,那麼作為主要營收來源的交易手續費,又該如何確保其穩定性與成長性呢?
「儘管與短期營收目標有些許衝突,但現階段來說,台灣還有95%的人沒進來買,如果大家都來建立儲備部位,那個潛在市場還是非常可觀。」韓昆舉也同意這個矛盾,不過台灣大要從「擴大整個加密貨幣的用戶基數」開始做起。
他強調, 台灣大哥大的加入並非為了「收割」市場,而是為了「把餅做大」 ,透過市場教育,讓更多原本不了解或不敢接觸加密貨幣的素人,能夠安心進入這個他們堅信的世界。
韓昆舉也解釋,交易所目前僅允許用戶透過新台幣買賣加密貨幣,而不開放用戶透過區塊鏈,將其他交易所或錢包內的加密貨幣轉進或轉出的原因。他認為,這打消了許多用戶對洗錢或資產被盜的疑慮。「當我們告訴用戶資產無法轉出時,他們反而感到更安心。」這種策略將洗錢風險降到最低,用戶唯一的提領方式是賣掉貨幣,然後把新台幣提回原轉帳帳戶。
App功能陽春簡約,資深玩家語帶保留
台灣大哥大進軍加密貨幣市場的消息,也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更被視為台灣市場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加密城市主編Max和區塊鏈社群DA Labs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周子鈞,都看到了台灣大哥大在加密貨幣交易所領域的獨特優勢。
然而,兩位專家也對台灣大交易所的功能性有所保留。Max關心能否快速提幣、鏈上操作自由度、資金流動限制,以及對Layer2等新興應用的支援。他直言,若功能僅限於「簡化入金、主流幣、限制頻繁交易」,且缺乏核心技術能力,可能僅淪為「另一個中心化介面」,對資深用戶吸引力有限。周子鈞也認為目前功能過於陽春,對資深玩家缺乏吸引力。
第二層協議(Layer 2)
Layer 2指的是建立在現有主區塊鏈之上的第二層協議或網絡,目標是提升主鏈的交易處理能力,同時繼承其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 >
可以把主鏈想像成一條繁忙的高速公路,當車流量過大時就會塞車。Layer 2就像是在這條高速公路旁邊修建的「輔助道路」或「高架橋」,分擔主幹道的車流量,讓交易能更快速、更便宜地進行。
展望下半年,韓昆舉透露,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將陸續推出多項備受用戶期待的功能,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定期定額投資功能。這項功能將大大降低用戶參與門檻,符合大眾穩健投資的需求。此外,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企業需求,法人戶開通也在緊鑼密鼓的規劃中。
在幣種選擇方面,韓昆舉強調,初期仍將聚焦於穩健、主流且市值較大的幣種,如比特幣(BTC)和以太幣(ETH)。但他同時透露:「未來一定會上線更多幣種,而且應該不少。」他指出,台灣大集團的規模與影響力,吸引了許多全球主流公鏈和項目方積極尋求合作。
「我們現在做的,不是為了解決眼前的痛點,而是預測未來世界的樣貌,並提前佈局。」台灣大哥大對Web3的投入,並非僅是為了趕潮流,而是看到了區塊鏈技術對未來金融與日常生活的深遠影響。接下來他們將透過穩健的腳步,一步步教育市場,帶領台灣民眾進入這個嶄新的數位時代。
責任編輯: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