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搶灘加密貨幣!推虛擬資產交易所App看準圈外小白,功能陽春也要「把餅做大」
台灣大搶灘加密貨幣!推虛擬資產交易所App看準圈外小白,功能陽春也要「把餅做大」
2025.07.30 | 區塊鏈

今年上半年,攪動台灣幣圈一灘死水的人,是電信公司台灣大哥大(簡稱台灣大)。

台灣大宣布在5月22日的「比特幣披薩日」啟動加密貨幣虛擬資產交易所,只要是台灣大用戶,就能直接透過官方App購買比特幣和以太幣。

比特幣披薩日
加密貨幣歷史上一個經典紀念日,源自2010年5月22日,一名網友以1萬枚比特幣購買2個披薩,成為全球首筆以比特幣換取實體商品的交易。截至2025年6月,1萬枚比特幣的價值已超過新台幣310億元。

為什麼要做交易所?最主要原因,是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和Web3事業副總經理韓昆舉都相信,加密貨幣等虛擬資產是未來不可逆的趨勢,並且應該是一場全民運動。

韓昆舉表示,目前台灣參與加密貨幣的人口僅有5%,仍有巨大的開發潛力。然而,他觀察到,主流交易所功能非常完善也相對複雜,雖然滿足了幣圈深度用戶的需求,卻因其專業化的風氣,將許多潛在新手拒之門外。「當你是個新手,看到介面上有一堆看不懂的英文、不斷跳動的數字時,你當然會害怕。」韓昆舉解釋,這正是台灣大決定打造「全民交易所」的出發點。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App使用介面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App使用介面。
圖/ 數位時代製圖

台灣大交易所目前的功能和界面略顯陽春,僅提供比特幣、以太幣的購買和售出,但用這種「簡約」的姿態進入市場,就是台灣大初期希望能達成的目標:觸及95%非幣圈的用戶。

韓昆舉也透露,在台灣大交易所上線後,有年紀較長、資金背景雄厚的用戶表示,一直想要踏入加密貨幣產業,但始終認為過於麻煩,台灣大交易所簡單且有大集團的背書,讓他能放心買幣。因此,依照台灣大交易所的需求,從零開始打造,會比入股現有交易所更加合理,才能確保產品設計與品牌理念的一致。

不過,目前台灣大交易所並沒有提供具體數字,僅表示在極短時間內吸引超過萬名使用者註冊,新用戶和交易金額的成長率超出預期,甚至看到有「攜碼跳槽」的案例。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TWEX)
台灣大哥大的全資子公司富昇數位,旗下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於今年5月正式上線,為全台首家由大型企業集團投資營運的虛擬資產交易所,看準想開始虛擬資產投資的新手在進行交易時的痛點,提供安全、簡單、低門檻的可信賴選擇。

趁FTX崩盤收緊搶市,賣「信任」把餅做大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是現在?

韓昆舉回憶,台灣大交易所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早在2022年就已啟程的漫長旅程。當時台灣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主要依循「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雖然有基本的法律框架,但缺乏全面細則,使得產業發展充滿灰色地帶和不確定性。

然而,2022年末全球第2大交易所FTX驚爆崩盤,促使各國監管機構迅速收緊政策。金管會因此進入了重新檢視與管理該領域的階段,這對於尋求合規營運的台灣大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時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大集團旗下的富昇科技於2023年初提交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營運申請,儘管過程艱辛、歷經數月審核,最終在去年7月獲得許可,並於今年初完成了所有系統建置與內部營運準備。

無論出發點有多動聽,交易所還是要賺錢。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營運中,手續費無疑是主要的營收來源,台灣大交易所也不例外。

而這裡卻存在一個有趣的「矛盾」。為了收取更多的手續費,交易所應該鼓勵高頻率的交易,但是台灣大希望強調信任感、集團對比特幣的長期價值深信不疑,反而是希望用戶「長期持有」。

這就產生了一股微妙的張力:如果用戶都選擇長期持有,交易頻率自然會不高,那麼作為主要營收來源的交易手續費,又該如何確保其穩定性與成長性呢?

「儘管與短期營收目標有些許衝突,但現階段來說,台灣還有95%的人沒進來買,如果大家都來建立儲備部位,那個潛在市場還是非常可觀。」韓昆舉也同意這個矛盾,不過台灣大要從「擴大整個加密貨幣的用戶基數」開始做起。

他強調, 台灣大哥大的加入並非為了「收割」市場,而是為了「把餅做大」 ,透過市場教育,讓更多原本不了解或不敢接觸加密貨幣的素人,能夠安心進入這個他們堅信的世界。

韓昆舉也解釋,交易所目前僅允許用戶透過新台幣買賣加密貨幣,而不開放用戶透過區塊鏈,將其他交易所或錢包內的加密貨幣轉進或轉出的原因。他認為,這打消了許多用戶對洗錢或資產被盜的疑慮。「當我們告訴用戶資產無法轉出時,他們反而感到更安心。」這種策略將洗錢風險降到最低,用戶唯一的提領方式是賣掉貨幣,然後把新台幣提回原轉帳帳戶。

App功能陽春簡約,資深玩家語帶保留

台灣大哥大進軍加密貨幣市場的消息,也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更被視為台灣市場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加密城市主編Max和區塊鏈社群DA Labs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周子鈞,都看到了台灣大哥大在加密貨幣交易所領域的獨特優勢。

然而,兩位專家也對台灣大交易所的功能性有所保留。Max關心能否快速提幣、鏈上操作自由度、資金流動限制,以及對Layer2等新興應用的支援。他直言,若功能僅限於「簡化入金、主流幣、限制頻繁交易」,且缺乏核心技術能力,可能僅淪為「另一個中心化介面」,對資深用戶吸引力有限。周子鈞也認為目前功能過於陽春,對資深玩家缺乏吸引力。

第二層協議(Layer 2)
Layer 2指的是建立在現有主區塊鏈之上的第二層協議或網絡,目標是提升主鏈的交易處理能力,同時繼承其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 >
可以把主鏈想像成一條繁忙的高速公路,當車流量過大時就會塞車。Layer 2就像是在這條高速公路旁邊修建的「輔助道路」或「高架橋」,分擔主幹道的車流量,讓交易能更快速、更便宜地進行。

展望下半年,韓昆舉透露,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將陸續推出多項備受用戶期待的功能,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定期定額投資功能。這項功能將大大降低用戶參與門檻,符合大眾穩健投資的需求。此外,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企業需求,法人戶開通也在緊鑼密鼓的規劃中。

在幣種選擇方面,韓昆舉強調,初期仍將聚焦於穩健、主流且市值較大的幣種,如比特幣(BTC)和以太幣(ETH)。但他同時透露:「未來一定會上線更多幣種,而且應該不少。」他指出,台灣大集團的規模與影響力,吸引了許多全球主流公鏈和項目方積極尋求合作。

「我們現在做的,不是為了解決眼前的痛點,而是預測未來世界的樣貌,並提前佈局。」台灣大哥大對Web3的投入,並非僅是為了趕潮流,而是看到了區塊鏈技術對未來金融與日常生活的深遠影響。接下來他們將透過穩健的腳步,一步步教育市場,帶領台灣民眾進入這個嶄新的數位時代。

延伸閱讀:PayPal推加密貨幣支付!支援逾100種幣種、手續費比信用卡便宜,鎖定全球小型企業

責任編輯: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