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恩與我都想讓眾人快樂!」研究30年腦影像,台大醫師曾文毅如何用AI為腦年齡「解命」?
「博恩與我都想讓眾人快樂!」研究30年腦影像,台大醫師曾文毅如何用AI為腦年齡「解命」?

68歲的楊先生1年前為了拉開打架的寵物狗,不慎後腦著地重摔,在1個月後出現單側肢體無力、走路不穩的情形,急診後確診為「硬腦膜下出血」。

按照醫學常理,經歷如此重創,楊先生的腦功能很可能急遽衰退。然而今年1月的檢測報告顯示了出乎意料的結果——他的「腦年齡」非但沒有衰老,反而比2年前年輕了近3歲。

在意外發生前,楊先生就積極地為他的大腦「儲蓄」。他力行地中海飲食,維持規律運動,讓大腦比一般同齡人更強健。而「逆轉腦齡」的背後,也是台灣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特聘兼任主治醫師曾文毅與其團隊,透過AI與腦科學整合,所開創的新路徑。

這對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而言,是新穎的概念:大腦的老化,不僅可以煞車,甚至有機會逆轉。

AI告訴你:你的大腦幾歲了?

曾文毅過去30年投身腦影像、神經科學與放射物理領域,研發許多磁振造影(MRI)的臨床應用,而他還有一個身分——喜劇演員曾博恩的父親。

提起令人驕傲的兒子,他笑說,「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要讓眾人快樂,他是用講笑話的方法讓眾人快樂,而我是努力讓大家的腦更年輕更健康而得到快樂。」

曾文毅在退休之際,發現周遭親友面對老化都有2個恐懼:「究竟大腦距離失智還有多遠」以及「要怎麼樣預防失智」。

因此,他在2017年創立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公司,致力於研發腦齡技術,讓人們能夠了解腦健康狀態和罹患失智症風險。

曾博恩
提起兒子博恩,曾文毅說,「我覺得我跟他一個比較共通的地方就是,我們所所做的事情都是要讓眾人快樂。」
圖/ 陳君毅攝

「正常人的神經纖維束,非常地美麗、非常地整齊,有一個自然的次序。」曾文毅解釋,MRI影像對比之下,失智病人的神經纖維束會呈現雜亂或是斷裂狀況,這在過去是一種視覺上的感受判斷,於是他想:「是不是能用一個量化的指標,把它呈現出來?」

曾文毅從AI找到了答案。上頂團隊蒐集千位35~85歲健康人士的腦部數據,訓練「腦神經年齡檢查」AI模型。當輸入新受測者的核磁共振資料,AI就能比對龐大資料庫,精準預測出他的大腦相當於幾歲的健康狀態——這就是「腦年齡」。

不只算命,更要解命:用「愛腦」生活逆轉腦齡

腦年齡反映了大腦的健康存量,也是曾文毅口中的「科學算命」。他分享,客戶之中有一對結縭超過60載的老夫妻,先生90歲、太太85歲,若從傳統的核磁共振影像來看,兩人的大腦並無二致——就是典型的、隨著歲月自然萎縮的樣貌。

然而,「腦神經年齡檢查」判讀發現熱愛學習、社交活躍的先生,腦年齡只有87.6歲,且認知功能網絡都健康;然而長期為家計操勞、壓力纏身的太太,腦年齡卻已高達98.7歲。

這讓曾文毅認知到,如果從運動、飲食和睡眠上建立好的生活型態,加上社交、認知刺激和紓壓活動,有可能讓腦齡逆轉。

因此,曾文毅要做的不只是用AI為大腦「算命」,也要教導大眾如何靠自己,為大腦「解命」。

愛腦中心_1
檢測腦年齡的下一步,愛腦中心提供AI智慧科學訓練系統。
圖/ 吳玲臻 攝影

今年7月,曾文毅創設的「愛腦中心」開始試營運。以智慧科學健身器材提供體能訓練,輔以腦力認知訓練和正念課程,「愛腦中心」要將曾文毅的腦科學研究,轉化為一套具體的行動指南。

曾文毅自己就是這套指南的最佳代言人。他在2018年、61歲時檢測腦齡,發現與失智最相關的事件記憶網絡,比實際年齡老了8.5歲,「那時候我就提高警覺,改變我的生活形態。」

曾文毅除了增加運動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也自律每天一定要睡滿7~8小時,1年半後重新檢測,成功讓事件記憶網絡的數值重回正常。

「腦齡愈健康、愈好,即使將來遇到腦部疾病,也可以承受得了、更快地復原。」曾文毅也分享「每天走7,000步、每餐吃7分飽和每晚睡7小時」的「777心法」,希望每個人都能照顧腦齡,讓「愛腦」成為一種新的生活典範。

延伸閱讀:
急性血癌有解!盧冠達用「程式碼」寫救命藥方:盧家父子檔,如何從晶圓造山到生醫?
醫療AI國家隊來了!工研院揪團成立「MedBobi 2.0」平台,為何它能解放醫師的雙眼?

關鍵字: #AI #智慧醫療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