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台灣的代表性產業,多數人首先聯想到的往往是半導體、電子製造或醫療產業。然而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產業向來具有關鍵的角色。
從台灣各大產業類型的GDP占比來看,金融產業占整體比重約6.74%,僅次於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和其他服務業(註),影響力亦不可小覷。
在這波由AI驅動的全球企業轉型浪潮中,我認為全球金融產業已展現出對AI的積極擁抱,無論是在內部知識管理、外部客戶服務體驗,或打詐與反洗錢的社會公益應用面向,實際驗證AI技術為金融交易帶來更快速、精準、便利與普及的深遠幫助。
而台灣金融產業也開始啟動,並可以透過強化IT基礎建設與資料整合、導入AI技術創新應用、以及建立安全合規的應用管理基石這三大核心,在穩健堅韌前行的路途上,創造更多商業價值。
註1: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歷年各季國內生產毛額依行業分資料
挑戰:銀行依賴傳統大型IT系統,僅活用0.5%可用數據
全球許多金融業者推展AI應用首先遭遇的挑戰,即是面對數10年來因為併購活動以及對傳統系統
的依賴,IT系統不斷整合,導致內部產生大量資料孤島,限制了銀行的效率和業務發展的洞察能
力。
有調查指出,全球前50大銀行中仍有88%使用大型主機系統,且銀行僅活用了約0.5%的可用數據,造成巨大機會成本。
因此,對有志活用既有資料、打破數據孤島,以發展生成式AI應用的金融業者而言,邁向成功的
資料整合的第一步,即是將傳統基礎架構遷移至雲端。
一些大型銀行機構往往希望在基礎建設遷移、提高效率的同時,以最安全的做法確保遷移時不會出現任何問題,而一些新興銀行機構,則更關注技術能如何為他們以經濟高效的方式創造差異化。
導入AI的銀行有什麼不同?
全球金融業者積極推展AI導入的目標包含:加速營運效率和成長提升、提供個人化客戶體驗與服務,並強化風險管理。
在台灣,金管會調查發現,台灣業者導入AI的應用場域,集中在內部行政作業、智能客服及防制金融犯罪,這與我們的全球觀察一致。
以玉山銀行近期推出的多項AI創新應用,可以更清楚地理解AI到底在民眾與銀行互動的日常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玉山銀行運用Google Cloud的搜尋及AI技術,來為助益內部員工賦能和外部服務體驗提升。其中,最早推出的「金秘書」,透過Google Cloud的Vertex AI Search連結玉山內部知識系統,幫助行員運用關鍵字或語義搜索,快速取得針對顧客提問的建議回答方案。
「AI房貸顧問」則利用Gemini模型與搜尋技術,自動分析與摘要最新房市資訊,並整合不涉及客戶個資的內部資料,提供民眾不僅即時、更是符合個人化情境的房貸問題回覆。
「投資i-chat」是針對客戶提出的投資市場、金融時事與基金產品問題,運用Gemini及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同步檢索銀行內部與外部資訊,將玉山專家撰寫的研究報告,以及即時搜尋的市場資訊精煉,生成為兼具即時性、流暢性且具專業觀點的投資問答,提供個人化的金融諮詢服務體驗。
在防詐方面,玉山銀行啟動「金融無塵室」計畫,透過跨機構聯防,在雲端進行行為比對與圖計算,成功整合跨行資料來加強模型預測準確度,遏止詐騙行為。隨著新型態金融犯罪手段和趨勢的演變,反洗錢AI模型、分析金融犯罪的AI,也都可以提高可疑活動的識別率,讓銀行能夠比以往更快、更徹底地發現和打擊金融犯罪。
金融AI轉型進行式
AI正徹底改變金融業的運作方式。對我們而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資料整合與AI應用,是金融轉型密不可分的三大支柱,而「安全性」則如同DNA一般,貫穿於所有技術與服務的核心。
在兼顧法規遵循與資料安全的前提下,上述案例讓我們看到,AI不僅可以為金融業者提升營運效率,也透過服務創新讓專業金融知識變得更加普及。展望未來,我們相信生成式AI的應用將持續進化,為金融產業帶來更多價值,打造一個更智慧、更創新、更安全的金融環境,並為大眾帶來嶄新的金融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