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行政院拍板,新青安貸款不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占比30%」的上限約束,讓銀行承作新青安時無須計入原有上限,有助於緩解近期的「房貸荒」與撥款延宕問題。
重點二:此項措施回溯適用,自2025年9月1日起辦理的新青安「撥款案件」即不計入72-2限額,被視為實質鬆綁且即刻見效。
重點三:財政部將強化新青安貸款的徵審與貸後管理,金管會亦提醒民眾申貸仍須通過銀行審核,並呼籲銀行不得搭售金融商品。
行政院於2025年9月4日院會正式拍板,自2025年9月1日起,「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新青安)不再適用《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
由於生效方式為回溯適用,自2025年9月1日起辦理的新青安「撥款案件」不計入72-2限額,此舉被視為實質鬆綁且即刻見效。對於已核貸但尚未撥款的案件,只要撥款日在9月1日之後,即可適用此項放寬措施。
《銀行法》第72條之2的立法用意,是為了防止銀行將過多資金集中於不動產市場。該條文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銀行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行額總和的30%。
白話來說,未來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時,將不再受到上述「30%上限」的約束,可望顯著提升銀行的放款量能,從而縮短民眾申貸的等待時間,避免因銀行額度受限而「貸不出款」的窘境。
新青安累計核貸近13萬戶
根據金管會最新報告,新青安貸款自2023年8月上路以來,截至2025年7月底,已累計核貸12萬9,464戶,總金額約9,994億元。其中,39歲以下申貸族群占比高達72.76%,40至49歲占22%,50歲以上僅占5%,顯示此項政策主要支持年輕首購族。
過去因《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規定,部分公股銀行的不動產放款比率已逼近法定上限,導致部分符合資格的民眾因銀行額度受限,無法順利完成貸款與交屋。此次將新青安貸款排除於該限額之外,預期將大幅提升銀行的承作意願,有助於緩解房貸供給不足的問題,滿足房市的剛性需求。
放寬30%上限主因:銀行流動性無虞
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指出,新青安推行至今,已協助近13萬戶無自有住宅的家庭購屋安居。針對過往「助漲炒房」的疑慮,財政部已提出優化措施,包含借款人限貸一次、徵提自住切結書,並督導公股銀行落實徵授信審核、強化貸後管理及稽查。卓榮泰表示:「現已能確保貸款符合青年首購自住的目的。」
卓榮泰說明,《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規定主要在於控管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考量到銀行房貸的逾放比率長期低於其他授信業務,資產品質穩健,「目前銀行流動性無虞。」因此,決議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的撥款案件,自今年9月1日起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的30%上限。
卓榮泰也再次強調,銀行在辦理新青安貸款時,不得以搭售其他金融商品作為核貸條件,也不得在貸款過程中有任何不當或過度勸誘的行為,並已責成金管會及財政部要求各行庫確實落實相關規定。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