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臉書母公司Meta推出首款配備螢幕的智慧眼鏡「Meta Ray-Ban Display」,定價799美元(約新台幣24,000元)。
重點二:新款眼鏡右側鏡片內建顯示螢幕,可顯示訊息、影片通話、地圖導航及Meta AI查詢結果,並能作為手機相機取景器及音樂播放介面。
重點三:Meta積極推動智慧眼鏡成為主流消費產品,期望藉由螢幕與AI整合,提升產品吸引力並擴大市場滲透率。
Meta於9月18日一口氣發表三款智慧眼鏡新品,但其中最受矚目的,無疑是「Meta Ray-Ban Display」。這不只是Meta在穿戴式裝置領域的重大突破,更是他們想把智慧眼鏡推向主流消費市場的明確訊號。
新款眼鏡外型延續Ray-Ban(雷朋)經典設計,最大亮點是將螢幕嵌入右側鏡片。Meta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強調,這項創新將改變人們與數位世界互動的方式,並加速AI技術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中的普及。
據《彭博社》報導,Meta Ray-Ban Display眼鏡的設計初衷是作為智慧型手機的延伸裝置。其螢幕可顯示簡訊、視訊通話、地圖導航、Meta AI查詢結果等資訊。換言之,這些功能多半仰賴與手機的連線與資料同步。眼鏡本身雖具備部分運算與顯示能力,但許多核心功能(如訊息通知、應用程式整合、地圖導航等)仍需依賴手機。
Meta首席技術官Andrew Bosworth表示: 「這感覺就像是,你可以越來越多地把手機放在口袋裡度過一天,手機不會消失,但眼鏡提供了一種更便捷的方式來訪問其最受歡迎的功能。」 這也說明目前產品定位仍是「手機輔助裝置」,而非完全獨立運作的智慧眼鏡。
有螢幕的AI眼鏡:傳訊息、視訊電話、導航⋯都OK
如上,Meta Ray-Ban Display最大亮點在於右側鏡片內建顯示螢幕。實際產品包括「一副眼鏡+一條腕帶+一個充電盒」。針對續航力,Meta官方說法是單次充電眼鏡可用6小時,搭配充電盒總續航最高30小時;至於EMG腕帶(Meta Neural Band),官方標示為18小時續航,材質則是火星探測器同款Vectran纖維,防水等級IPX7。
Meta Ray-Ban Display的控制系統由兩大核心組件構成:眼鏡本身的AI運算與顯示功能,以及EMG腕帶的人機互動技術。
眼鏡本體:AI運算+全彩顯示
眼鏡內建全彩高解析顯示器,顯示於鏡片側邊,僅於短暫互動時啟用,不影響視野。同時,眼鏡本體也具備麥克風、喇叭、攝影鏡頭,能即時接收語音指令、拍照、錄影、播放音樂,並透過AI運算處理訊息、翻譯、導航等功能。
EMG腕帶:肌電訊號控制
EMG腕帶以表面肌電技術(surface electromyography)偵測手腕肌肉活動,將細微手勢(如滑動、捏合、旋轉)轉化為數位指令,實現滑動選單、點擊、縮放、音量調整等操作,無需觸碰眼鏡或手機。腕帶設計輕巧耐用,支援全天候配戴,具備IPX7防水、18小時續航力,材質採用Vectran纖維。
根據Meta官方公布,EMG腕帶支援以下操作動作:
- 滑動(Scroll):以拇指在手指側邊滑動,可瀏覽訊息、切換選單或步驟。
- 點擊(Click/Pinch):以手指捏合或輕點,執行選擇、確認、開啟訊息等指令。
- 旋轉(Rotate):捏合手指並旋轉手腕,可調整音量。
- 縮放(Zoom):以特定手勢放大或縮小畫面,例如協助拍照或預覽照片。
Meta強調,EMG腕帶經過大規模人體研究,能適應不同用戶的肌肉差異,並強調無障礙設計,協助行動不便者或手指缺失者操作。
Oakley Meta Vanguard:高強度運動專用AI眼鏡
除了Meta Ray-Ban Display外,另一款矚目新品是Oakley Meta Vanguard,主打高強度運動設計,適合跑步、騎車、滑雪等極限運動場景,官方建議售價499美元(約新台幣15,000元)。
其配備運動相機,內建12MP、122度廣角鏡頭,支援最高3K解析度錄影,具備慢動作、縮時攝影(Hyperlapse)、可調式防手震等多種拍攝模式。可自動偵測里程、心率、速度、海拔等運動里程碑,達標時自動錄影,無需手動操作。
一大亮點是,Oakley Meta Vanguard也支援Garmin裝置與Strava運動社群,能即時語音查詢心率、配速等運動數據,並將運動數據疊加於影片、照片,直接分享到Strava、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等平台。運動結束後,Meta AI App可自動匯總活動紀錄,方便用戶追蹤進度。
Oakley Meta Vanguard的控制設計,基本上聚焦在「語音」、「自動觸發」和「少量物理操作」三大類:
1.語音助理:所有互動的核心都是Meta AI語音助理。只要喊「Hey Meta」,就能查詢心率、配速、即時天氣、行程提醒,甚至控制音樂播放。官方強調,和Garmin、Strava等運動平台整合後,語音查詢能直接叫出即時運動數據,甚至可以問「Hey Meta,我現在心率多少?」、「Hey Meta,我還差幾公里?」
2.自動觸發拍攝:眼鏡能根據你的運動里程、心率、速度、海拔等「關鍵時刻」自動啟動錄影。舉例:剛衝破個人最佳5K,眼鏡自動錄下那幾秒的激動表情;或是在單車爬坡時心率爆表,鏡頭自動捕捉那段過程。
3.物理按鍵與LED提示:雖然官方沒細說每個按鍵細節,但根據產品圖與以往設計,Oakley Meta Vanguard仍保留少量物理按鍵,方便在極端環境下(手套、流汗、語音無法辨識時)進行拍照、啟動錄影等基本操作。此外,鏡框內側設有LED提示燈,能在達到預設目標(例如心率區間、配速)時閃爍提醒。
AI眼鏡是酷酷新玩具,仍難取代智慧型手機
Oakley Meta Vanguard和Ray-Ban Display的問世,確實讓智慧眼鏡不再只是「穿戴式相機」或「行銷噱頭」。它們把運動效能、即時資訊、社群分享和人機互動拉高到新層次,也讓智慧手錶和運動相機的定位遇到挑戰。
不過,無論是應用生態、內容創作、複雜溝通還是多工處理,智慧眼鏡目前還只是「場景補位」,而不是「全面取代」。
等到有一天,使用者真的能用眼鏡完成所有手機上的事,才是下一場典範轉移。至少目前,智慧型手機還是行動裝置的核心。
延伸閱讀:
Meta將推「有螢幕」智慧眼鏡!一副3.3萬起跳:它是祖克柏擊落蘋果的秘密武器?
「誰說不玩了?」宏達電靠AI眼鏡拔4根漲停,VIVE Eagle如何迎戰Meta、Google?
本文初稿由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