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積電服務21年後,於今年7月才退休的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於9月15日獲得工研院遴選為第14屆院士。
同樣與他成為工研院新一屆院士的,還有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統市長蔡長海,以及台大醫僚體系管理發展中心主任暨台大醫學院小兒科特聘教授倪衍玄等四人。
羅唯仁在致詞時表示,台積電成立38年來,之所以獲得成百上千家客戶的高度信任,在於先有了Technology Leadership(技術領導力)與Manufacturing Excellence(製造卓越)等兩大支柱,才能有信任的這個第三個支柱。
羅唯仁服務台積電21年 帶團隊獲得全球1500項專利
現年約75歲的羅唯仁,是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固態物理及表面化學博士,曾任英特爾CTM廠長暨先進技術發展協理。
根據之前台積電官網內容,他2004年加入台積電,從營運組織二副總經理做起,並於2006~2009年擔任研發副總經理,再升任先進技術事業和製造技術副總經理。奇特的是,在服務台積電這21年期間,羅唯仁極少公開露面,因此一度有台積電最神祕老臣的說法。
今年7月台積電在宣布羅唯仁退休的聲明中指出,他在任職期間致力為客戶提供更全面、創新的解決方案,也領導團隊突破技術瓶頸,在全球獲得超過1500項專利,其中包含約1000項美國專利,為台積電在先進技術發展的領域有所貢獻。
羅唯仁:深信工研院能統籌晶片、資料中心與應用軟體,打造世界級平台
根據工研院聲明,羅唯仁表示,工研院培育了無數成功企業,對社會貢獻深遠,並認為AI將帶來新一波產業契機,並深信工研院能統籌晶片、資料中心與應用軟體,打造世界級平台。
他在第14屆新任院士授證典禮致詞時表示,「當年在面對世界級的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台積電交給我和米玉傑一個任務,要求我們帶領R&D團隊,在技術研發方面能夠有所突破,來領先對手。」
「這是一個很好的策略,積體電路因為不斷縮小,複雜度跟它的條件每一代都是成倍數成長,米玉傑和我都有親身經歷,還有合作無間的實踐,一同找出一條路。」
「在這個過程中,張董事長(張忠謀)、CC Wei(魏哲家)、Mark Liu(劉德音)和Rick Tsai(蔡力行),他們的支援是功不可沒的。」
## 「台灣是個可以產生奇蹟的地方」
羅唯仁也認為,數百年來台灣被人稱為是寶島,但台灣還有另一個非常珍貴的特質,「因為台灣是個可以產生奇蹟的地方,奇蹟的產生有一部分是天使,更大一部分是由於人的努力,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台積電是近代眾人皆知的一個奇蹟,這個奇蹟產生有下面幾個因素,第一個是政府行政組織,還有私人投資者的支援,加上精英的技術領導階層。他們的高瞻遠矚、求才若渴,大家一同克服困難,創造有利的環境。」
「第二個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創辦人張董事長,他30多年來持之有以恒的建立了台積很好的基礎,就是ICIC 這四個字,Integrity 、Commitment、Innovation、Customer。他要求他的Executive團隊,能遵循他這個文化和衍生出來的十大經營理念。」
「他要求我們努力追求三個非常堅實的支柱,以提升台積的戰力(魏哲家在法說會提過好幾次),第一個支柱就是Technology Leadership,第二個支柱是Manufacturing Excellence。」
「第三個支柱就是,因為有前面兩個支柱(才有的)客戶信任。」
「在張創辦人建立的這個睿智創新的平台上,許多客戶和台積一起成長和茁壯,創造了精彩的事業,NVIDIA就是一個廣為流傳的傳奇。」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