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重返榮光,英特爾正積極尋找投資者,繼美國政府、軟銀和輝達之後,如今傳出執行長陳立武曾尋求台積電的投資及合作,雖然還沒有進一步達成交易的消息,仍顯示英特爾正希望透過引入外部資金和力量,重振晶圓代工業務的方向。
近幾個月,英特爾可說消息不斷,先是軟銀宣佈投資20億美元、美國政府透過晶片法案入股,這個月又有輝達的50億美元奧援,一連串的投資消息是巧合嗎?這背後除了美國政府的影響力外,更重要的是英特爾想要恢復往昔輝煌,正在努力尋找合作夥伴。
英特爾積極尋找合作夥伴,被披露曾找台積電談合作與投資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雖然川普政府近來一直督促科技公司加強與英特爾合作,希望幫助這間美國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公司重新振作,有消息人士透露,在美國政府著眼英特爾前,英特爾就已經默默在尋找投資者與合作夥伴,不過美國政府入股確實促使英特爾加快腳步。
除了檯面上已宣佈的投資消息外,英特爾還接觸了蘋果、台積電等合作夥伴,洽談新的合作與投資,不過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揭露。
當然,這些消息能否救起英特爾,暫時還沒有定論。有看法仍認為,英特爾還是必須拆分,將製造業務和設計業務分離,才能真正解決困窘的財務狀況。2025上半年,英特爾已經虧損多達37億美元,其中代工業務的營業虧損更是超過50億美元。
長期以來,英特爾一直被投資者和分析師要求,應拆分製造業務專注於半導體設計上。不僅代工製造業務的高昂成本拖垮了半導體設計業務的獲利,英特爾本身是CPU、資料中心領域玩家的角色,也使得代工業務立場尷尬。潛在客戶本身也是英特爾的競爭者,可能擔心英特爾在產能上偏袒自家產品,甚至是技術機密外洩。
前英特爾董事會成員白茜芙(Charlene Barshefsky)就評論,英特爾應該把握這個時機拆分業務並私有化,利用股權吸引頂尖人才,等待時機未來再次上市,無論對公司營運或投資者都是件好事。
不過陳立武認為,半導體製造業務對美國國家安全極為重要,不過也採取更為務實的態度,認為代工業務不只是內部製造業務的延伸,而是要更以客戶為重心,並積極建立與客戶的信任關係,希望藉此改善代工業務的狀況。
陳立武曾暗示「可與台積電實現雙贏」
今年3月陳立武上任英特爾執行長後,便積極與外部合作夥伴接觸。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他就透露,英特爾和台積電關係很好、是合作夥伴,自己近期還有與台積電碰面,討論「可以合作的領域,實現雙贏的局面」。
如今看來,這或許就是英特爾積極尋求外部合作與投資的策略方針。當時英特爾也傳出和台積電討論成立合資企業,台積電將持有新公司20%的股份。雖然無法確定先前被披露的計畫,是否有延續下去或進入新的階段。
《華爾街日報》指出,英特爾原先計畫在2025上半年進行大規模的私募股權融資,但因為市場狀況和公司內部因素而暫停。現在接連獲得軟銀、輝達投資後,他們也計畫年底前重新啟動這項計畫。
延伸閱讀:「AMD完蛋了!」輝達牽手英特爾拚造「AI基礎建設」,為何讓蘇姿丰笑不出來?
英特爾「找錢」大作戰!蘋果繼輝達、軟銀後也成潛在金主,庫克將點頭重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