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近日接受德國媒體《Welt》專訪時,對AI的未來展現出極度樂觀的態度,並稱 最晚在2030年底前,人類將會見證「超級智慧」(Superintelligence)的誕生,這種AI模型將具備超乎人類的能力,甚至能在人類無法獨立完成的領域中做出重要的科學發現 。
奧特曼認為,當前的AI能力進展速度極快且沒有放緩的跡象,例如聲稱最新模型GPT-5在許多方面已展現出超越人類的智慧,儘管在某些人類輕易能完成的任務上仍有不足,但他相信AI能力的發展軌跡將會持續上升。
奧特曼:未來30-40%日常任務將被取代
在談及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時,奧特曼並沒有直接預測有多少工作崗位會消失,而是建議應將焦點放在「任務」而非「職位」上。
奧特曼預測,在不久的將來,現今經濟體中約有30%至40%的日常任務可以由AI來完成,這將導致許多既有職位的工作內容發生巨大變化,同時也會催生出全新的職業類別。 他將這場變革比擬工業時代的機器革命,強調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讓後代運用新工具和創意,來創造出令前人驚嘆的事物。
對於年輕一代該如何規劃職涯,確保 30 年後不被 AI 取代,以下整合奧特曼建議的2大核心生存能力:
1. 培養超越專業知識的「元技能」(meta-skill)
奧特曼建議,年輕一代應專注培養三種基礎學習能力,這些能力能夠讓人適應不斷變化的技術環境,保持長期競爭力。
包括:
- 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
- 學習去適應(learning to adapt)
- 學習適應變化和保持韌性(learning how to maintain resilience to many changes)
最後一點也呼應奧特曼提到的「容忍失敗的文化」,他認為即使多數創業者會失敗,但如果社會允許人們在失敗後繼續嘗試,這對於創新的文化非常重要,這種對失敗的容忍度是建立「韌性」的基礎。
2. 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深度人際互動與情感連結
奧特曼的核心信念是 AI 必須徹底地服務於人類,強調與人類社會和市場互動、創造有用的產品與服務的能力,這些價值都是 AI 難以替代的,AI 也永遠無法取代人類在情感、關懷和社交方面的特質。
他指出,人類與生俱來的關心他人以及渴望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在 AI 的世界中將變得更重要,因為人類仍是彼此故事的中心。「人類天生就對其他人類感到著迷,而不太關心技術本身」奧特曼說。
包括:
- 學習如何弄清楚人們想要什麼(learning how to figure out what people want)
- 如何為他們製作有用的產品和服務(how to make useful products and services for them)
- 如何與世界互動(how to interact with the world)
OpenAI進攻硬體!組隊前蘋果設計師打造「系列裝置」
除了通用人工智慧的發展,OpenAI 的硬體布局也逐漸浮出水面。奧特曼證實,公司正與前蘋果(Apple)設計師展開合作,計劃推出一個 「系列裝置」(family of devices),並視為電腦使用方式的第三次重大革命,最終目標是徹底改變人機互動模式。
他描繪的願景是: 未來的電腦不需使用者在應用程式間切換,只需輸入一個「簡短而複雜」的請求,就能完全信任 AI 自行在幕後完成耗時的任務,僅在需要決策時向使用者求助 。他期望這些裝置能重新定義人們的工作、娛樂和生活,帶來劃時代的使用體驗。
儘管奧特曼強調這項硬體產品的開發需要時間,短期內不會有任何成品問世,但是創造出一個能深度整合AI的個人化運算體驗。
此外,針對外界批評OpenAI從非營利組織轉向商業企業,並忽視安全風險的指控,奧特曼重申公司仍保留其非營利實體,將安全性與人類福祉置於使命的首位,以確保這項顛覆性技術能為全人類帶來最大利益。
延伸閱讀:快收藏!OpenAI釋出Prompt免費懶人包:工程師、行銷等11大領域,AI困境一次解決
解密黃仁勳的AI作戰藍圖:為何對手免費也贏不了?輝達會一直成長下去?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Fortune、Welt Documentary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