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OpenAI 與 Amazon Web Services(AWS,亞馬遜雲)簽署容量採購合約,金額達 38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 兆 1,740 億元);OpenAI 將即刻在美國使用大量 輝達(NVIDIA) GPU。
重點二:此舉標誌 OpenAI 進一步淡化對 微軟(Microsoft) 的單一依賴;在微軟「優先承購權」到期後,OpenAI 擴大與 AWS、Google 與甲骨文(Oracle)合作。
重點三:亞馬遜股價週一收盤上漲 4%,創歷史新高;AWS 將於既有資料中心先行承載,後續為 OpenAI 擴建專屬基礎設施,協助其在 2026 年 之後持續擴充。
OpenAI 宣布與 Amazon Web Services(AWS,亞馬遜雲)簽署總額 380 億美元 的雲端容量採購合約,首階段即刻於美國運行,接入數十萬顆輝達 GPU 以支援推理與新一代「前沿(frontier)」模型的訓練。
AWS 指出,首波採用既有資料中心資源,並為 OpenAI 逐步新增獨立、隔離的算力與設施。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強調,「擴展前沿 AI 需要大規模且可靠的運算」,與 AWS 的合作可強化廣泛的計算生態,推動「讓先進 AI 觸及每個人」。此合約也使 OpenAI 能在未來七年間視需求延展與擴容;目前計畫已涵蓋至 2026 年,後續細節待定。
擴大多雲策略:走出微軟獨家,強化自主與彈性
自 2019 年起由 Microsoft(微軟)加碼投資並長期作為獨家雲端供應商後,OpenAI 今年轉向多雲布局。微軟今年一月宣布不再擔任獨家供應商,改以「新需求之優先承購權」模式;該優先地位於上週依新商業條款正式到期,OpenAI 得以更廣泛與其他超大規模雲業者(hyperscalers)合作。
OpenAI 先前已與 Oracle(甲骨文)與 Google 達成雲端合作;AWS 則以市占領先者身分成為最新且規模最大的一環。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同步重申仍將在 Microsoft Azure(微軟雲)持續大幅支出,並於上週宣布新增 2,500 億美元 Azure 服務採購承諾(約新台幣 7 兆 7,239 億元),顯示其多雲策略旨在分散風險、確保長期算力供給,而非單一轉向。
AWS 面向 OpenAI 的架構以輝達晶片(包括 Blackwell 系列)為核心;至於 Amazon 自研 Trainium(訓練晶片)目前主要由 Anthropic 採用,AWS 表示與 OpenAI 在 Trainium 的合作細節尚未公開。
市場反應與產能計畫:亞馬遜創高、AWS 承接並擴建
消息公布後,亞馬遜股價週一收盤上漲 4%,創下歷史收盤新高;過去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 14%,為自 2022 年 11 月以來最佳兩日表現。AWS 近期財報顯示年增逾 20%,但同業微軟與 Google 雲端成長分別達 40% 與 34%。
此次與 OpenAI 的長約對 AWS 具有雙重意義:其一是規模龐大且能立即進帳的算力需求;其二是 AWS 同時與 OpenAI 競爭者 Anthropic 維持深度合作,並在印第安納州 New Carlisle 興建 1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309.8 億元)專屬資料中心園區,顯示 AWS 能同時服務多家頂級 AI 客戶、分割產能並彈性擴充。
OpenAI 的基礎模型(包含開放權重選項)已可透過 AWS 的 Bedrock 服務取得;此次合約則建立更直接的「客戶—供應商」關係:OpenAI 承諾採購,AWS 提供獨立容量並計費。
從資本市場角度,OpenAI 近來積極鎖定跨供應商長約,亦被視為其準備未來公開上市(IPO)的關鍵步驟之一。奧特曼此前在直播中稱 IPO 為「最可能的路徑」,CFO弗萊爾(Sarah Friar)亦將近期公司重組定位為邁向公開市場的必要準備。
延伸閱讀:可以瑟瑟!OpenAI將開放「成人版ChatGPT」解禁鹹濕對話,最快12月上線對尬Grok
AI搶了他們的工作!哈佛研究:愛用AI的企業不愛找小菜鳥,中等大學畢業比後段班更沒頭路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