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讓人享受的電影,比拍得獎片難,周美玲找偶像明星為台灣電影突圍
拍讓人享受的電影,比拍得獎片難,周美玲找偶像明星為台灣電影突圍
2007.04.15 | 技能

無論是《豔光四射歌舞團》中要以道士身分超度愛人亡靈的扮裝皇后,還是《刺青》中等待初戀情人上線的視訊女郎、以及想要藉著刺青獲得力量的西門町小混混,在導演周美玲的鏡頭下都顯得魅力非凡,跳脫陰暗悲情的形象,「因為而幽默是可以激發創意的。」周美玲如是說。
二○○七年三月三十日甫上映的電影《刺青》,大膽起用許多年輕偶像明星,包括可愛教主楊丞琳、「元氣小子」的沈建宏、「元衛覺醒」的是元介,以及來自香港的梁洛施與謝秉翰,演繹一則關於刺青、網路視訊、地震後創傷、屬於台灣在地文化的故事。上映前預售票就賣出一萬二千張,首週末的全省票房破四百四十萬元,是國片近年難得一見的好成績。
有著明星演員的光環,製作班底卻是影展常客,很多影評人疑惑《刺青》到底是藝術片還是商業片?這部電影正好顛覆了一般對於電影類型一切二分的觀念。「我對偶像明星沒有偏見,」導演周美玲這麼說:「我很怕台灣的電影死氣沉沉,希望帶入年輕的元素。」
言談舉止還像個大學女生的周美玲,說話坦白而直接。入行十二年,拍攝過十四部紀錄片、三部劇情片,得獎紀錄洋洋灑灑,是台灣電影界公認的實力派人物。進出國內外大小影展如家常便飯的她,產生了一個疑惑:「難道影展片不能拍得『好看』嗎?」
周美玲所謂的「好看」,是指「容易閱讀」的影像。她深刻了解,只要影片擁有獨特的美學風格,拿獎並不困難,而票房卻是更大的挑戰,「因為觀眾真的好挑!」她笑著說。從二○○五年她第一部三十五釐米劇情長片《艷光四射歌舞團》,周美玲開始思索電影的藝術性與親近性要如何兼顧。
她同意能引發思考的電影才是好電影,但是除此之外,電影還要能讓人享受。
「如果只是要讓觀眾思考,不如丟一本哲學書給他們,」周美玲說自己不想當大師,只想做小老百姓。她所關注的大部份都是主流社會眼中的邊緣題材,例如同志、扮裝、傳統戲曲、原住民、離島、網路色情、青少年等。但她的作品總是華美而幽默,讓觀眾一會哭一會笑,不致於陰暗悲情。
這不表示她的作品缺乏深度。在國家電影資料館的網站「台灣電影筆記」中,關於周美玲的評論是這麼寫的:「作品透露深厚的哲學背景,重視文學氛圍,並講究美學藝術層次,其說故事方式常有『寓言』式的深度與趣味。」
周美玲的每部片子都真實地做過田野調查,這也是她膽敢碰觸禁忌話題的原因。拍攝紀錄片的十幾年中,她的的確確是活在庶民文化之中的。為了拍《極端寶島》,她拜訪基隆港鐵路街上的妓女戶,跟三教九流的人談笑、喝酒、做朋友。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人物與事件,都淬鍊成為她構思劇情片的靈感來源。例如處女作《身體影片》起源於一位扮裝皇后的故事,正與她十年後第一部劇情長片《豔光四射歌舞團》主題相符;《刺青》的許多角色,也都是她親身遇到過的真實人物。
不經意間提及為了電影宣傳的周轉金,現在還暫時揹了二百萬債務,周美玲不改開朗本色,她覺得拍電影不用搞得很悲情,「總能有新的創意可以解決問題的,而幽默是可以激發創意的。」她說。就像《豔光四射歌舞團》開場那句著名的對白:「豔光四射歌舞團,為您開啟永恆的天堂……」在周美玲的影像世界裡沒有禁忌,一切多元繽紛、自在綻放。

獨立製片導演
周美玲
年齡:38歲
現職:獨立製片導演
學歷:政治大學哲學系
重要作品:
1996 拍攝第一部劇情片《身體影片》
2002 以《私角落》與《極端寶島》獲獎
2004 《艷光四射歌舞團》獲第41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
2006 《刺青》獲得第57屆柏林影展「最佳同志電影泰迪熊獎」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