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新能源商機
印度的新能源商機
2008.01.01 | 人物

記得Y2K嗎?那隻小小的「千禧蟲」,在邁入西元二○○○年一月一日時,威脅了世界上數以百萬計的電腦,只因為沒有任何軟體程式提到如何處理這個新年份。

大家應該還記得那個唯一有充足的軟體工程師,可以以合理價格修改大量電腦程式的國家:印度。也不要忘了,正因為那次的巨大危機,啟動了目前印度的軟體外包事業——所以我總覺得千禧日應該成為印度的國定假日。

重點來了:現在印度即將擁抱一個比Y2K還要龐大的商機,我稱之為E2K。

E2K,為二十一世紀早期,數以千計的跨國性企業,為了達成「碳中和」或比現在更佳的能源利用率,所進行的一連串關於能源計畫與控管。而印度其實已經具備了大規模進軍此領域的條件。

第一次出現這個想法,是當我聽到麥可‧戴爾(Michael Dell)宣布戴爾公司(Dell Inc.)將在二○○八年底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他說戴爾將會評估全公司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然後擬定計畫來加以減低、消滅或抵免這些排放氣體。

隨著碳稅以及碳排放交易制度的興起,將會有愈來愈多大型公司起而效尤,而這就是下一個巨大的全球經濟轉型。它將需要大量的電腦軟體,程式設計以及數據管理系統來檢測每家公司的碳排放活動,並且監督所有進行中的氣體減量或碳抵免計畫。猜猜看,哪個國家擁有最便宜的頂尖腦力來做這些工作?幾家印度的頂尖軟體外包服務公司,已經開始向E2K的市場自我推銷。

「Y2K做了什麼?」印度首席外包服務公司Infosys的董事長南丹(Nandan Nilekani)說:「Y2K是一個日曆上存在的日子,因此輕而易舉地匯聚了人們的注意力,它成了每個人心裡的最後期限。讓公司達到『碳中和』,當然不是類似這樣的確切日期,卻是大勢所趨。」

千禧年來臨時,有的公司採取戰術性態度,只進行最小幅度的軟體工程,但求過了西元二○○○年一月一日,電腦仍順利運作即可。有的公司則以更策略性的方式回應,宣稱「既然我們要重新整理所有的軟體程式,何不趁此汰舊換新,升級為更新、更快、更有效率的系統。」

這些公司不再將資訊技術看成營業成本,反倒是一項生財工具:可以利用更佳的資料管理系統來交叉銷售產品,加速新服務的推出,以及從事更有效率的庫存管理。

南丹認為,印度外包服務公司要贏得E2K生意的關鍵在於,向例如戴爾公司這類的跨國公司證明,增進能源利用率或達到「碳中和」不只是用來強化品牌及滿足法規的新成本,更可以是增加收入的策略性行動,並增加企業競爭力。

「策略性思考的公司會說:『既然我們遇到了問題,何不徹底利用這個機會來好好改革與整頓全公司的能源建設呢?』」南丹補充道,這些公司會利用ET,也就是能源科技(energy technology),「來降低原料成本、簡化物流、減少電力支出,並縮短供應鏈。」

當這些公司開始採取行動時,它們需要大量的資料管理服務,而且愈便宜愈好。所以也就開始了印度與E2K的相遇。

另一家印度頂尖外包服務公司薩帝揚(Satyam)的董事長拉于(Raju)則說:「我認為目前印度的外包服務公司的確擁有極佳的機會,」他並補充說,這種產業的實際規模將奠基於「跨國公司回應『碳中和』政策的速度與規模。」

為了能更有競爭力,南丹已經在Infosys的班加羅爾(Bangalore)廠區導入太陽能系統及其他能源技術。薩帝揚也計畫在他們充滿綠意的海得拉巴(Hyderabad)工廠實施類似的計畫,他們甚至已經擁有一座動物園。

IBM看來也朝此方向前進,他們知道即使那些印度公司拿下了所有的後勤管理工作,前端靠近顧客的部分仍然有許許多多的機會。

所以所有的家長們,告訴你的孩子:如果以後想要有份穩定成長的良好事業,環保顧問、環保設計師、環保建築師將會是大熱門——如果他們還會講點印度話,更是求之不得。(翻譯=陳松筠) 

隨著碳稅以及碳排放交易制度日漸興起,
將會有愈來愈多大型公司起而效尤,
而這就是下一個巨大的全球經濟轉型。
幾家印度軟體外包公司已開始向E2K市場自我推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