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玖壹壹、勸世宗親會和草東沒有派對——數位音樂引爆音樂人的獨立時代
催生玖壹壹、勸世宗親會和草東沒有派對——數位音樂引爆音樂人的獨立時代
2016.09.15 | 音樂

一直以來,網路催生了不少音樂人,這個現象在今年上半年特別明顯。從入圍金曲獎的玖壹壹、黃明志,再到網路上瘋傳的草東沒有派對、勸世宗親會,這些音樂的出現說明了一件事:透過網路這個媒介,音樂人展現自我並且和樂迷接觸的方式已經和過往不同了。未來,唱片公司的角色會如何轉變?音樂人可以怎樣和唱片公司合作,共同為產業創造更大價值?值得大家仔細探討。

音樂節_concert_music_shutterstock_162774368.jpg
圖/ Shutterstock

網路幾乎改變了所有產業的樣貌,在音樂的世界裡尤其來得快而明顯,2015年堪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年。根據國際唱片業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IFPI)在今年上半年公布的全球音樂報告,去年全球音樂市場規模達到150億美元,比前一年成長了3.2%,是近20年來音樂產業最顯著的成長。值得注意的是,數位音樂的貢獻搶占45%,另外來自實體音樂的占比則為39%,這是數位音樂營收第一次超越實體發行。

數位音樂的趨勢銳不可當,除了市場銷售表現亮眼之外,國內外的音樂賽事等盛會也首度敞開大門,正式將數位音樂納入,這個轉變是歷史性的重要一刻。根據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所頒布規定,從第27屆金曲獎開始,首度開放僅有數位發行的單曲報名「最佳年度歌曲獎」,只要是在境內三家以上合法數位銷售平台上架的作品,都擁有報名該獎項的權利。

無獨有偶,美國音樂權威獎項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同樣在今年發布新規定。6月中旬,美國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首度宣布,僅有串流發行的歌曲,同樣具有報名葛萊美獎的資格。也就是說,在去年10月1日到今年9月30日之間發行的作品,不論是實體發行或是只在串流音樂平台上發行,都有機會參加2017年2月舉行的第59屆葛萊美獎,可說是報名資格上的重大突破。

網路的去中心化特質,再加上音樂載體的改變,讓現在的音樂人不一定得再像過去一樣仰賴大型唱片公司和傳統媒體。只要你能做出好音樂,網路就能幫你找到屬於自己的聽眾,並且讓你有機會獲得屬於自己的掌聲。

網路衝擊大型唱片公司

當音樂產業遇上變革,第一波受到衝擊的無非是傳統唱片公司。陳瑞凱身為成軍20年的樂團1976主唱,同時也是獨立音樂廠牌re: public負責人,他認為,如果要談台灣傳統唱片公司的興衰,勢必得先回到1987年宣布解嚴的那個時刻。「昨天還要唱國歌,明天就不用了。那比你第一次用YouTube的衝擊還大。」

The_Joshua_Tree.png
U2合唱團《The Joshua Tree》封面。

當資訊解放,所有人都積極尋求新世界。他指出,1987年時,美國搖滾樂團槍與玫瑰(Gun N’Roses)發行第一張專輯,余光在電視節目《閃亮的節奏》介紹這支樂團。同一年,愛爾蘭搖滾樂團U2發行《約書亞樹》(The Joshua Tree),而英國搖滾樂團史密斯(The Smith)則宣布解散。「1987年對台灣人很重要。CD完全征服了1987年到90年代,破百萬張的專輯很多,這對全世界來講都很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打開門了,世界上的東西我們都要。」當時,無論是發行西洋或是華語音樂的傳統唱片公司都得享巨大利益。

但是不久之後,唱片公司就開始面臨網路的衝擊。陳瑞凱舉例,過去滾石唱片很會撰寫文案,但是到了網路時代,大家不再接受這種上對下的語言,正因如此,台灣獨立樂團的第一波浪潮也從那時展開。「雖然五月天是滾石唱片開始做的,可是我認為五月天跟現在的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是差不多的,那是音樂本身在運作。」他認為,除了可以從五月天早期的歌詞中看出自殺、同志等議題,滾石唱片操作五月天的手法也和傳統不同。比方說,當時滾石唱片不是選擇在電視上砸大錢打廣告,而是帶著五月天到中山足球場開唱,讓觀眾憑CD入場,締造相當可觀的專輯銷售量。同一時期,華語歌壇還有孫燕姿和周杰倫等明星,但那也是國語唱片的最後一次榮光。

陳瑞凱-1976-20160822-郭涵羚攝_6671.jpg
「雖然五月天是滾石開始做的,可是五月天跟草東沒有派對是差不多的,都是音樂本身在操作。」~1976主唱、獨立音樂廠牌re: public負責人陳瑞凱
圖/ 郭涵羚攝影

聽眾上網尋求風格強烈的音樂

在網路時代中,不僅是聽眾尋求的音樂方式改變了,關注的音樂種類也和過往不同。在所有內容都重視「分眾」的趨勢下,越是個性鮮明的音樂,越能找到專屬於自己的死忠粉絲。以今年入圍第27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的饒舌團體玖壹壹來說,他們從2009年成立以來,持續在網路上發表作品。在大眾媒體還沒有意識到他們之前,玖壹壹早就稱霸一片天。攤開YouTube點閱率排行榜,第一名〈癡情的男子漢〉累積點閱率已經突破五千萬次,就連第十名的〈夢醒時分〉點閱率都超過2千萬。這個成績,甚至比許多主流唱片公司培育出來的歌手來得更優異。

StreetVoice新媒體發展資深副總陸君萍觀察,近期這批透過網路走紅的音樂人如玖壹壹、草東沒有派對或勸世宗親會,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風格強烈、辨識度高。「玖壹壹是一點嘻哈加一點台嗨,再加上傳統台語的流行曲式。勸世宗親會是一種電音的嘗試。草東沒有派對則是很赤裸的搖滾風格。」她分析,以前在網路上會紅的音樂,「還是標準悅耳的流行音樂曲式」,可是現在這些音樂類型都非常強烈。而從另一方面來看,這種變化也反映了大眾的需求,也就是說,聽眾漸漸不再渴望只能為自己帶來舒適的音樂了。

微型唱片公司是未來趨勢

迎向新時代,這群透過網路崛起的音樂人還需要唱片公司嗎?未來,唱片公司的角色還可以怎樣改變?獨立廠牌黑市音樂創辦人奧利佛大膽預言「傳統唱片公司很有可能會在十年之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人身兼多職的微型公司。

他表示,過去的音樂人必須透過電視、電台、報紙、雜誌等媒體和消費者接觸,而唱片公司可以幫助藝人與媒體連結,因此角色格外重要。不過,因為網路具有跨地域和免費等優勢,幾乎可以取代傳統媒體,也讓唱片公司的存在變得有些尷尬。只是,對音樂人來說,目前傳統媒體還是具有影響力,另外當音樂人成長到一定規模時,還是需要唱片公司協助規劃日常行程甚至是演藝生涯。

不過,未來兩者之間的關係勢必得改變。奧利佛以旗下樂團Hello Nico為例指出,黑市音樂和Hello Nico的互動方式就「比較像合作模式」,雙方的地位是對等的,許多事情都是雙方一起發想和企劃,他只是以前輩的身分將過往經驗傳承給樂團,「而不是像傳統的老闆,請了一大批工作人員,像帶小孩一樣帶著樂團。」另外,他也認為,編制龐大的唱片公司會逐漸瓦解,轉變為許多微型公司,內部員工則是一人身兼多職。

101-01.jpg
圖/ 數位時代製作

陸君萍則認為,小型唱片公司林立的趨勢早就開始發生,甚至有些藝人像周杰倫、張惠妹自己都已經成立唱片公司。而且從實際需求面來看,唱片公司的存在對於音樂人來說依然很重要。

她指出,雖然現在很多音樂人透過網路崛起,但是在音樂產業中,「會做歌是音樂人最基本的技能」,而做好音樂之後,接下來所有流程都非常浩瀚且繁雜,每一項都需要專業人士幫忙打理。單單以專輯封面設計來說,就必須思考許多環節。「誰的設計最適合你?你要用照片還是插畫?用照片的話,你要找誰拍照?拍照的時候要找哪一個攝影棚?要找什麼樣的妝髮?找誰修片?如果你還要加一些設計上去,誰會是那個美術設計的人?誰去幫你申請ISRC code(國際標準錄音錄影代碼)?誰去跑印刷廠?每一樣東西都需要詢價、殺價、付款。這個產業仍然存在,它仍然需要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獨立廠牌,因為這些事情如果要藝人自己做,老實說我覺得有些強人所難。」因此,當音樂人的資歷夠深時,可能就會選擇自己開公司、招聘經紀人來執行這些細節。

~StreetVoice新媒體發展資深副總陸君萍
以前網路會紅的音樂,還是標準悅耳、舒適的流行音樂曲式。可是現在會紅的音樂類型都很強烈。

不管音樂的載體如何改變,回歸本質,我們永遠都需要一首好歌來印證這個時代。而在這個龐大的產業當中,也永遠都需要專業分工,才能徹底發揮音樂的價值。

玖壹壹

2009年成立的台灣饒舌團體,成員有洪瑜鴻(春風)、陳皓宇(洋蔥)和廖建至(建志)。今年以首張專輯《玖肆伍叁》入圍第27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

螢幕快照 2016-09-14 下午5.52.27.png
圖/ 數位時代製作

黃明志

馬來西亞歌手。2006年開始在YouTube上發表歌曲,詞曲和影像風格都大膽直接。今年以專輯《亞洲通殺2015》進軍台灣,並入圍第27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勸世宗親會

台灣電音團體,成員包括勸世美少女、勸世阿北和五位勸世寶貝,由詞曲創作者翁會長統籌策畫。核心成員勸世美少女娃娃在今年7月發行首張專輯《天生勸世》。

草東沒有派對

台灣獨立樂團,由林耕佑(巫堵)、詹為筑(筑筑)、楊世暄(世暄)、蔡憶凡(凡凡)組成。2013年開始在網路發表歌曲,今年3月發行首張專輯,至今銷售近萬張。

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

由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學生組成,團長是指揮暨作曲者金承志。今年起在網路發表戲謔幽默的〈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裡了〉、〈感覺身體被掏空〉,形成爆紅現象。

攝影/郭涵羚

關鍵字: #串流影音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QR是什麼?街口支付為什麼積極擁抱、將如何改變未來支付樣貌?
TWQR是什麼?街口支付為什麼積極擁抱、將如何改變未來支付樣貌?

研究機構OMFIF指出,多樣化的支付服務雖有助於創新變革與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但也讓支付系統呈現碎片化發展趨勢,增加銀行、金融新創、商戶與民眾的操作複雜度。以台灣為例,過去,各個電子支付業者提供的QR Code格式不一,導致商戶得擺放多個掃碼立牌,民眾很容易混淆,以及增加詐騙與交易錯誤等風險。

為解決上述問題,財金公司於2023年10月推出國家級QR Code支付標準–TWQR,透過串聯38間銀行與10家電子支付機構的方式,讓商戶只要用一個QR Code收款碼即可接收所有支付業者的付款,同時,無論民眾是使用哪一個支付App都可以一掃就通,方便、高效且安全。

看好TWQR對商戶、民眾乃至產業發展帶來的綜效,台灣電子支付領導品牌–街口支付(JKOPAY)–不僅積極響應TWQR,更透過系統調整、簡便申請步驟、多項優惠補貼、跨業(競)合作等方式推廣街口TWQR,目標是讓商戶使用街口TWQR收款服務獲得更多客源,帶動業務持續成長,提升用戶體驗,把電支產業的餅做大做強。

兩大關鍵,街口支付積極支援TWQR加速支付生態體系變革成長

根據統計,街口支付的用戶數達690萬人、合作通路數亦高達30萬家,是引領台灣電子支付市場發展的關鍵品牌,在這個狀況下,街口支付為什麼願意大力支持TWQR、將原先的競爭優勢轉換成推促 TWQR 普及的關鍵?對此,街口支付商務發展部商務長張廷軒將原因歸結為二:「支持TWQR不僅是響應國家政策,也是推動台灣支付生態體系持續進化的關鍵。」他進一步解釋,TWQR的出現讓支付業者可以將資源集中在擴展新的商戶通路,如街口支付便積極佈局非都市區市場,目標是讓電子支付日趨普及、像信用卡與現金一樣便捷易用。

張廷軒表示,街口支付目前提供三種商戶收款方案:首先是適合各類型商戶使用的正掃收款服務,不分產業與規模,商戶只要設置 QR Code立牌,民眾即可掃碼付款;其次是反掃收款服務,亦即,由商戶的POS系統進行操作,店員透過設備掃描民眾出示的QR Code收款,適合已導入POS系統的商戶使用;最後是線上收款服務,亦即,透過API串接電商與品牌官網等方式,讓民眾可以在線上選擇使用街口支付。「我們在2024年7月開始提供街口TWQR正掃收款服務,在團隊成員的努力推廣下,除某些特定場域,既有商戶與新商戶都已導入街口TWQR正掃收款服務:在門市櫃台擺放一個街口TWQR立牌,即可支援所有民眾的付款App。」

街口支付
張廷軒指出:「關於支付服務,街口針對商戶最關心的議題而發。不僅提供免費申辦加入(交易才收取手續費)服務、推出商戶手續費優惠補助方案、提供可以讓商戶一目了然所有TWQR業者的交易紀錄的一站式帳務管理平台。」此外,街口支付更領先同業、針對個人商戶推出全新撥款服務:隔天即可入帳且天天可撥款,讓商戶更彈性且靈活的調配資金。
圖/ 街口支付

不僅積極將TWQR推廣到多元場景,更致力滿足商戶需求

為服務更多商戶與民眾,街口支付於今年7月提供TWQR反掃收款服務,接下來,除由團隊成員與合作夥伴協助商戶導入該項服務,更釋出多項優惠補助方案吸引商戶與民眾了解與使用TWQR服務。

舉例來說,截至2025年12月31日,商戶只要使用街口TWQR立牌接受付款,即享跨支付機構交易(非街口支付)手續費0%優惠,若民眾是以「街口支付」App付款,商家仍可享0.5%手續費優惠。

張廷軒進一步指出:「關於支付服務,商戶最關心的議題不外乎『交易手續費高低』、『是否易於對帳』以及『能否協助創收』,因此,街口支付除提供免費申辦加入(交易才收取手續費)服務、推出商戶手續費優惠補助方案、提供可以讓商戶一目了然所有TWQR業者的交易紀錄的一站式帳務管理平台,更透過用戶(交易)回饋方案等方式協助商戶創收。」此外,街口支付更領先同業、針對個人商戶推出全新撥款服務:隔天即可入帳且天天可撥款,讓商戶更彈性且靈活的調配資金、持續擴展業務成長。

街口支付
截至2025年12月31日,商戶只要使用街口TWQR立牌接受付款,即享跨支付機構交易(非街口支付)手續費0%優惠,若民眾是以「街口支付」App付款,商家仍可享0.5%手續費優惠。
圖/ 街口支付

透過策略聯盟擴展生態體系以實踐Super App願景

街口支付作為台灣電子支付領導品牌,除響應財金公司的 TWQR標準、提供符合商戶需求的收款方案,也很重視用戶需求,因此,與不同場景的龍頭品牌合作,透過策略聯盟建置與完善街口支付生態體系,滿足用戶在支付、購物、票券、生活與金融等多元場景需求。此外,也十分重視安全防護,由跨部門團隊從用戶、資料與系統等多層次機制建置與完善安防措施,降低詐欺與洗錢等風險。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用戶導向的在地化數位生活超級應用服務(Super App),將持續深化與跨域夥伴的合作,更好滿足用戶需求,同時,穩健朝損益兩平的方向前進。」關於街口支付的未來規劃,張廷軒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