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台灣直播平台大點兵

在中國直播市場經歷一波爆發性成長後,現在台灣似乎成了眾家業者的新戰場。這些直播平台有什麼相同,又有什麼不同?你最看好誰呢?

你知道台灣有多少直播平台嗎?目前已知浮上檯面的,就有將近20家,而預計到了明年第一季,這個數字可能還會再翻倍。4Gamers執行長黃智仁說:「他們(指還沒浮上檯面的團隊)只是名字要叫什麼還不知道而已。」

而從這些已經進入台灣正式運營的平台可以觀察到,近一年多來新進的玩家大多有幾個共同點:第一,他們都是原生直播平台;第二,大多是從行動端發展起來;第三,這些平台背後多是外來資金。代表廠商包括有:Live.me、MeMe、浪Live、UP。

競爭小,變現能力高,台灣市場好熱門

為什麼這些外來者都對台灣直播市場有興趣?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的說法是:「台灣的用戶數據非常好,正好我們在這有這麼多人(指雪豹科技),所以決定試一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台灣市場競爭不如大陸激烈。」獵豹移動副總裁暨Live.me負責人何雁丹提到,在進入台灣前她們做過市場調查,結論是,「雖然台灣很多家在做,但我看起來真正規模特別大的其實沒有。」

MeMe負責人陶韻智也是這麼看,他認為現在市場上每一個競爭者的市佔率都只在個位數,而1%和3%在他看來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唯有取得超過三成市占,成為市場上的絕對領先者,才有意義。

看起來,這個1%~30%的空間,再加上台灣市場的變現能力高,似乎帶給眾人無限想像。

雖然,來到台灣也意味著一定得和Facebook、YouTube等網路巨擘正面對決,但傅盛相信,「這和在中國的競爭相比還是好得多。」

生活類直播=網路業加娛樂圈的新組合

此外,這幾個原生直播平台還有一個有趣的觀察點在於團隊組合。就像FinTech是科技和金融業的結合,要來顛覆傳統金融市場;這些新直播平台則像是網路圈和娛樂圈的融合,要顛覆傳統娛樂產業。

Live.me內容長_黃子佼02.jpg
直播不只是科技業的事,如黃子佼便受邀擔任Live.me內容長
圖/ Live.me

舉例來說,MeMe團隊的兩大核心人物,一位是LINE台灣前任總經理陶韻智,另一位擔任MeMe內容總監的麻生汶則曾是凱渥旗下阮經天、隋棠等名模演員經紀人,並也擔任過電影製片、選角工作;而Live.me背後除了有獵豹移動和雪豹科技的基礎,在台灣則是找來黃子佼擔任內容長,以及資深媒體人鄭偉柏擔任資深顧問;還有更早期的17直播,則是科技高手陳泰元和藝人黃立成的組合。

而若是就原生直播平台的類型來看,遊戲領域似乎還是Twitch一枝獨秀,其他多數則都選擇發展生活社交類平台,並不約而同打出「全民直播」口號,壓寶素人直播。也或許因為如此,多數直播平台的商業模式也很相似,都是從觀眾送出的「虛擬禮物」分拆利潤。

此外也值得關注的是,放眼望去,目前台灣原生的直播平台只有LIVEhouse.in和17直播,但前者已經轉型往B2B的直播工具市場;後者在下架事件以及染上情色的負面印象後,聲勢則不如過往,近來經營團隊也經歷了一波變動。

原生直播平台比較

公司名 類型 上線時間 資本額 成績 優勢 商業模式
LIVEhouse.in 綜合 2014年 1.1億元 MAU 200 萬人/累積觀看時間逾35億分鐘 逾千場多元類型直播經驗與直播技術驗證 整合行銷和技術服務
17 生活類 2015年 1.5億元(台灣登記資本額) 曾登美國免費App store榜首/全球下載量逾1200萬次 黃立成的娛樂圈人脈 虛擬禮物/廣告
Live.me 生活類 2016年4月 不明 半年內下載量破1000萬次 母公司獵豹移動產品在台灣Android市場覆蓋率逾5成 虛擬禮物/電商
UP 生活類 2016年7月 1億元 平台上單一網紅收入破百萬元,換算時薪達2萬元 亞洲創新集團資源 虛擬禮物/廣告
MeMe 生活類 2016年9月 不明 策略伙伴為中國最大直播平台映客 虛擬禮物
浪Live 生活類 2016年10月 2300萬元 不明 不明
辣椒艾菲卡TV 生活類/遊戲類 2015年2月 4190萬元(實收資本額) 合資夥伴為韓國市佔第一的AfreecaTV 虛擬禮物/廣告
Twitch 遊戲類 2011年 不明 2014年Amazon以9.7億美元併購 完整的遊戲直播生態系 訂閱/廣告/捐贈/商業置入
麥卡貝網路電視 遊戲/運動 2013年 2億元(隨身遊戲實收資本額) 大型運動賽事直播經驗 廣告/企業贊助

除了原生直播平台,直播市場上還有另一大群人是來自其他網路領域的大玩家,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大概就是Facebook和YouTube。另外還有在台灣相當具影響力的Yahoo奇摩、有電信背景的friDay影音,以及才剛剛推出直播功能不久的Instagram。

至於在台灣有超過1700萬活躍用戶數的LINE雖然還沒將LINE Live這個直播功能引進台灣,但LIVE官方帳號也從去年就開始開放直播功能,如不久前momo就在LINE直播了雙11晚會。

大玩家布局直播,多為戰略需求

相對於原生直播平台,這群大玩家的特色,同時也是優勢,就是多數具有豐厚財力資源,並且已經擁有一定基礎的網路使用者。以Facebook和LINE為例,在台灣分別有超過1700萬和1800萬的月活躍用戶數。

mark zuckerberg vr.jpg
Facebook不僅做直播,更試圖整合VR
圖/ Mark Zuckerberg Facebook

而相對於原生直播平台,直播對這些綜合型網路平台的意義則多是扮演其中一種功能或服務,在直接利益之外,主要是策略布局需要。

如對Yahoo TV而言,直播除了帶來直接的廣告效益,也有提高客戶黏著度、流量和品牌形象的考量;而friDay影音則是完全沒有獲利模式,主要是作為一種行銷工具和客戶服務,或也可以說,遠傳最早推出遠傳影城(friDay的前身),就是把這項服務定義為電信客戶的加值服務,而直播就是這個加值服務上的新功能,背後一大目的是為了留住電信數據用戶;另外,以Facebook來說,直播除了有利於延長使用者停留時間,帶來廣告效益,業界認為直播也是Facebook在VR布局的重要一步棋。

因為商業考量不同,不同於原生直播平台主打素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使用者生產內容),綜合型平台則更是有更多經過專業團隊策畫製作的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

綜合型直播平台比較

公司名 本業 直播上線時間 類型 目的 商業模式 優勢/特色
YouTube 影音網站 2011年推出直播/2016年推出行動直播 個人、活動、遊戲 提高使用者黏著度 廣告 平台穩定
friDay影音 隨選影音 2013年 大型活動、賽事 客戶服務 遠傳集團資源/結合影音平台做策展行銷
Facebook 社群網站 2015年8月開放藍勾勾/2016年2月全面開放 名人、素人 延長使用者停留時間/VR布局 廣告 全球將近18億月活躍用戶/在台灣有1800萬活躍用戶
Yahoo TV 入口網站 2015年試營運/2016年7月正式上線 新聞、財經、體育、生活娛樂 品牌形象/延長用戶停留時間/增加廣告收入 廣告/商業置入 台灣主要入口網站/Yahoo技術平台和媒體資源
LINE 通訊軟體 2015年 限LINE官方帳號使用 客戶服務 官方帳號功能之一,不須另外付費 台灣活躍用戶數超過1700萬人

雖然兩大族群的出發點不同,但消費者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最終這些平台彼此還是有相互競爭的可能。而且原生直播平台雖然多以UGC內容開始,但送禮物的打賞模式絕對不會是他們唯一想做的商業模式,長期來看,他們大多也是著眼於素人變明星後衍伸而來的廣告、電商,和商業置入利益。

此外,原生直播平台目前不論就資本規模還是客戶基礎雖然相對弱勢,但在行動趨勢這點則是站了上風,更別說這些為直播而生的平台,自然在直播最重視的互動等使用者體驗上,也可以有更多的彈性和優化。而新平台面對這些網路巨頭,也顯得毫無懼色。

兩大戰場終將交會,勝負還未可知

Live.me負責人何雁丹就說,她認為本質上Facebook和Live.me不是完全一樣的產品,而她們有信心可以做得比Facebook更好的,就是本土化運營。「他(Facebook)比較像是丟一個工具給你就直接用就好。」再者,她認為太成熟的平台還會有一個缺點,就是「新進的人很難取得流量。」也就是說,在Facebook開直播可能會有幾種狀況,一是名人開直播很容易受到關注;二是一般人開直播,只有朋友會看到彼此的直播內容。

「如果你建一個新Facebook帳號做直播,估計不會有太多流量。」她認為這就是她們的機會。

另外再從功能面看,「直播只是Facebook的一個功能,而Facebook是一個信息太複雜的載體,沒有一個沉浸式的體驗。」把話說白了,她認為過去這段時間大家使用Facebook做直播,「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同樣地,她認為YouTube面臨的也是類似的問題。因為直播最重要的就是互動,「但YouTube最難用的就是評論。」她認為本質上,「它(YouTube)是以內容為先,不是以人為先。」這也是她們可以做出差異化的地方。

大平台有大平台的優勢,不過小新創顛覆大平台的戲碼也不是新鮮事。這場仗誰勝誰負,一時半刻還難見分曉,但從眼前的競爭態勢看來,唯一可以確定的大概是,口袋不夠深的人,恐怕很難走到最後。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