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載著六人的敞篷車在一棟紅磚平房前停下,停車處旁邊,一台白色的校園公車也剛停好,兩台都是車,卻有著不同的時代意義,敞篷車是二零年代的古董車,當年芬蘭第一台進口的汽車,載過第一任總統卡羅.尤霍.斯托爾貝里(Kaarlo Juho Ståhlberg)。而白色這台車,則是最先進的無人電動車,正在校園內進行測試計畫。
「舊產業與新應用的相遇,很符合今天主題。」阿爾托大學工業物聯網園區(Aalto University Industrial Internet Campus,AIIC)營運長祖翰高(Jari Juhanko)說,舊的產業用了新的技術應用,就會有不一樣的面貌,「在這裡,我們正在試著定義實現物聯網應用的架構為何。」他帶領著訪客們走進紅磚建築,大型工具切割機、3D列印機、機械手臂、電子產品測試儀器分散在空間裡面,幾個學生正熱切地討論著。「我們開放所有人來這裡把想法實踐。」
阿爾托大學位在赫爾辛基車程約30分鐘的艾斯博區域,這裡也是原諾基亞總部所在地。2010年芬蘭政府及教育界,決定推動多學科交匯的「創新性大學」,於是將赫爾辛基理工大學、赫爾辛基經濟學院和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這三間各有所長的學校,合併為阿爾托大學,以促進跨領域合作,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與實作能力的學生。目前有2萬名學生及4,500位教職人員。
在各種物聯網的想像應用中,以垂直產業應用為主的工業4.0模式,是各方看好的市場,在芬蘭政府的產業政策支持下,阿爾托大學成立了工業物聯網園區,除了提供實驗室及工作空間之外,也規劃了產業物聯相關課程,提供學生及企業進修,同時也串接早年由學生發起的「創業桑拿(Startup Sauna)」組織與大型企業資源,成為一個兼具研究與實作的平台。
在教學方面,針對在校學生,整合工程、電機、化工及科學四個學院,開設碩士班輔修課程,每個學生必須在四個學院內選修至少20最多30的相關學分,且會舉辦成果發表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針對非學生的產業人員,則開設六周的專業課程。而在資源整合部分,則是開放推動產學合作專案,找出新的商業應用。
「想像一下重工業機具加上了GPS導航、監控、以及手機App會發生什麼事?」祖翰高指著牆面上的一張海報,這是和一家起重機公司Konecranes合辦的駭客松活動,Konecranes開放機具數據與操作介面,讓參賽學生發展新型態的智慧起重機,優化目標定位、擺動控制等功能。優勝者可獲的7千歐元的獎金。另外,也跟芬蘭總理辦公室合作大數據應用,發展政策輔助系統。此外,阿爾托大學也與歐盟合作,打造新的智慧建築校園。
「我們歡迎且開放任何機會。」祖翰高指出物聯網的發展,不只是物件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系統與系統的串連,唯有跨領域合作,才能推動發展。
阿爾托大學設立物聯網園區,串接學生組織與大型企業資源,成為一個兼具研究與實作的平台,無人電動車、大型工具切割機、3D列印機、機械手臂、電子產品測試儀器等,皆是其實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