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年,你第一個想到的科技流行詞彙是什麼?可能是AI(人工智慧)可能是無人車,也可能是區塊鏈或新零售。但如果把問題改成,「在台灣讓你最有感的科技詞彙」,你的答案會不會不一樣?
《數位時代》盤點2016年台灣科技圈,有四大領域喊出了「元年」的口號,他們分別是:行動支付、OTT、直播和VR。而這樣的答案,是否和你心中所想的一致?
不再只是喊喊而已,行動支付2017將再有一波激戰
其實大家都知道,台灣已經「喊」行動支付喊很久了,但過去幾年的進展卻相當有限,也不乏有許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用來炒作的假議題。不過在2016年真的有一些不一樣了,除了來自電信、銀行、遊戲、電商等更多業者加入行動支付行列,實際投入的行銷資源也明顯增加,確實開始讓消費者有感。
而在過去一年裡,似乎也已經有業者逐漸拉開領先差距,甚至不乏有業者受不了競爭的強度,逐漸淡出。但預期台灣行動支付市場版圖還不會就此定型,在今年仍將有一輪激戰。
一來,今年台灣將會有 Apple Pay 、 Samsung Pay 和 Android Pay 三大國際級大玩家參戰;另外國際連、歐付寶、橘子支等電子支付機構陸續開業後, 儲值 工具的發揮,也可能會為市場注入新刺激;再加上各家業者為了搶攻市占投入更多資源,勢必會帶動台灣電子支付市場再有一番變化。
OTT玩家到齊,盜版、原創將是2017關鍵字
另外台灣OTT市場在2016年的變化,無疑也是相當顯著的。先是在一開年就有全球最大付費串流影音龍頭Netflix在台灣上線,然後台灣本土網路集團KKBOX也推出了KKTV參賽,加以本來就在市場上的國內外多家競爭者,以及對OTT經營態度更趨積極的五大電信,頓時讓台灣市場相當熱鬧。
但也可以觀察到,不論國內外業者,目前其實多身陷苦戰。除了內容的授權費用高得驚人,對所有業者來說,最大的敵人恐怕還是 盜版 ,而且這恐怕還會是一場持久戰。
於此同時,從國際市場上的變化不難察覺,平台 獨家原創劇集 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吃重,很可能就是決勝負的關鍵。對台灣本土OTT業者來說,在地化可以是一種優勢,但如果就資金實力和風險承擔能力來看,則無疑是艱鉅卻也必須面對的挑戰。
直播大戰可能燒出結果,平台未必是大贏家
和OTT市場有點相似,2016年台灣直播市場也有一個重量級的國際大咖參賽,那個參賽者就是你我都很熟悉的Facebook。但Faebook開放全民直播只是開頭,2016年下半年,原生行動直播平台就如雨後春筍般一個接一個冒出來,好不熱鬧。
但直播和OTT兩者在台灣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如果將兩邊的參賽者名單一字排開,OTT市場還可以看到KKTV、LiTV等,好幾個台灣本土公司,但放眼望去直播市場,絕大多數都是外來者。
但不論是本土還是外來,為了搶攻市占,預期這場直播行銷大戰在2017年還是會持續打下去,而且依目前的燒錢速度之快,卻還沒有明確的成功商業模式狀況下,或許今年就可能出分出高下。
不過原生行動直播平台的發展還不是直播市場的全貌,更值得關注的或許是直播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散播開來,不論是零售業的應用、媒體業的應用,還是更多線上直播課程的開設等等,可能會開始在生態鏈上,長出更多新芽,也開發出更多不同的機會。
VR全球競賽,台灣如何不掉隊
相對於前三者主打台灣內需市場,VR的機會則更多是在全球。
VR發展多年,在2016年終於從想像,逐漸變得更具體化,雖然距離普及仍有一大段距離,但從各家VR裝置量產出貨,各種聯盟、應用場域,和內容平台應運而生,都可以看到顯著的進展。
包括在台灣也有由民間企業聯合自主發起的VR/AR產業協會「TAVAR」的誕生。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除了宏達電、華碩,還有幾家大型硬體代工廠外,投入VR的大多都還是比較小規模的新創團隊,在資金和人力都相對有限,整體進展似乎相對緩慢。
在2017年,雖然國際間對VR/AR的投資已經逐漸趨於理性,但往前走的腳步不會慢下來。台灣的VR發展要如何不掉隊,要如何擬聚更大的力量被世界看見,仍是艱鉅的挑戰。
有泡沫就應該去,為什麼不趁這個機會先把自己站上台階
雖然有人認為每年科技圈總要流行幾個熱門詞彙,將這些「趨勢」視為一時的炒作,是風一吹、水一沖就會消散的泡沫。但在2016年的一場採訪中,獵豹移動副總裁何雁丹的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 「好像每個風颳過來大家都會說泡沫。我覺得有泡沫的時候就應該去,為什麼不趁這個機會先把自己站上台階呢?不應該把它負面去看,你要爭取成為泡沫中不破的那個。」
她說: 「泡沫能夠真正把市場帶起來,可能台灣缺少這樣的東西,所以台灣一直沒有產生很大的平台。」 當然,泡沫有負面的一部分,卻也不能否認泡沫通常反映出來的就是趨勢,「為什麼這起泡沫,那不起泡沫呢?」她說:「沒泡沫就沒希望。」
或許行動支付、OTT、直播和VR這4大泡沫在愈吹愈大之後,真的會飛上天,也或許,有些泡泡還沒起飛就已經破滅了。但即使真的破了、散了,總也還會留下一些什麼吧。
世界往前的腳步不會停止,進入2017年,台灣會不會又有新的泡泡出現?可能是FinTech、可能是新零售,也或許,那會是一個你我現在都想像不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