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邏輯思維到晚安詩,我們在社群中能找回個體的自在與多元嗎?
從邏輯思維到晚安詩,我們在社群中能找回個體的自在與多元嗎?
2017.03.28 | 生活

在資訊社會中的個人,除了被動接受現成的知識、消費現成的感動之外,數位工具事實上也賦予了具高度個人色彩的「行動」更大的可能性。而這些個體的多元「行動」,正是人類創造意義的根本。

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作品《青春電幻物語》,描述了網路歌手「Lily Chou」和圍繞在她發行的CD歌迷身上的故事。然而,全片中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是這些歌迷在討論區的「留言」被剪接而成,並用快速的黑底白字畫面呈現蒙太奇鏡頭。

投稿者:太極
「受強光照射者,有更濃密的陰影」
投稿者:Lui-Hua
「黑色的眼淚、青色的微笑、透明的我,無色的世界」

這些對Lily Chou歌聲中的「以太(宇宙中光的介質)」著迷,但現實中默默無聞的歌迷所撰寫出的謎樣句子以打字機的字體出現,占據整個畫面的剎那,讓人想到安迪.沃荷(Andy Warhol)所說:「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成名的機會。」即使轉眼熄滅,他們已經在這樣的參與中,體認到了無可取代的意義。

陶行知

上述的「意義」,來自網路社會主體所擁有的多元化自我表達的機會,如Instagram、Facebook等,這些表達的舞台一一登場。然而,這個世界永遠在多元與單一之間拉鋸。Facebook允許個人從文字、圖片、影音等方面,做出最具風格化的展演,但是它終究是控制在單一企業體之下的載體,服膺於某種意識形態的工具。

愛因斯坦

舉例來說,在2015年法國國內遭到伊斯蘭國攻擊時,Facebook官方「主動」推出鼓勵使用者更換法國國旗濾鏡大頭貼功能一事。對事件表態本無不可,但當Facebook這看似中立的社群平台,事實上都蘊含著群體極化(指在一組織群體中,個人決策因為受群體影響,易做出比獨自決策時更極端的決定)的可能性時,我們就更不能對這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結果照單全收。

而美國社會學教授喬治.雷瑟(George Ritzer),更是如此詮釋當代社會的單一化現象:「虛無」(Nothing)並非一無所有,而是只有一種標準:當一切都被單一化,虛無即產生。這種單一的價值觀可能來自政府、跨國企業、單一的民族主義社會氛圍、父權傳統、保守團體,或來自某種強大的外力,讓個人的差異與多元性無法發揮。

如果說每個網路社會的個體,都無可避免暴露在網路訊息的百花撩亂中,那麼我們不妨回頭看看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思想矯正的「大字報」:這種看似眾聲齊鳴,事實上背後卻只有單一聲音的訊息交換形式,是如何抹殺個人追求多元意義的可能。它將整個社會對話可能性封閉到了一個單向度空間,而這正符合了雷瑟所闡述的虛無。

幸運的是,我們能夠看到無論外部資訊是單一或龐雜,都不能取消人的能動性。即使在文革時期,諸種極端單一化、教條化的口號洗腦中,小說家王小波仍能夠在大字報上留下「龜頭血腫很不好,龜頭血腫很疼,龜頭血腫應該否定,絕不要再有人龜頭血腫。」此種以文革的口吻反諷文革,以性和文學抗擊整個時代的傑作。

畢竟,人才是訊息的主宰。人,無論如何,總能從自己創造的雜訊中設法脫身,進而創造意義。

孟子

本篇為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其他篇章請見此:
- 【科技✕意義 1】資訊爆炸時代中,「意義」成為高價商品
- 【科技✕意義 2】被遺忘的新娘——網路社會重新定錨的人際關係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