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智傑

「談論」科技是在談什麼?看技術的信仰、權利和隱喻

新聞媒體 | 6 年前

從俄羅斯自殺遊戲到TRPG!解放身分,電玩遊戲如何影響真實的你?

遊戲/電競 | 7 年前

一顆螺絲的叫喊──高科技廠房內的詩歌、影像與幽靈

職場/工作術 | 8 年前

更好的科技來自更完整的人──對張忠謀「科技業不需要工會」的批判

職場/工作術 | 8 年前

程式、分紅、保肝丸──高科技業的勞動文化

職場/工作術 | 8 年前

從邏輯思維到晚安詩,我們在社群中能找回個體的自在與多元嗎?

生活 | 8 年前

資訊爆炸時代中,「意義」成為高價商品

內容行銷 | 8 年前

被遺忘的新娘——網路社會重新定錨的人際關係

影視 | 8 年前

以未知創造探索的天堂——《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

人物 | 8 年前

「美國預測鬼才」奈特.席佛從雜訊中預言未來

人物 | 8 年前

不朽文本——王小波在文學裡遇見科技的世界

人物 | 8 年前

販賣整個世代的記憶

8 年前

在數位世界裡失控的個人歷史

8 年前

數位科技時代的鄉愁:溫度與手感

8 年前

科幻裡的政治,有時比想像更真實

8 年前

當科技等於權力, 傳統階級結構的崩塌

8 年前

科技打造理想國:連上網路,就是政治烏托邦

電信通訊 | 8 年前

我們自身都難以捉摸的心靈活動,人工智慧又能突破嗎?

科技 | 8 年前

電腦可以演算未來,但能判斷情感的重要性嗎?

科技 | 8 年前

當AI開始作畫、寫歌,演算法的創作會取代人類藝術家嗎?

科技 | 8 年前

[虛擬偶像] 在神與人之間,超越信仰與符號

9 年前

[虛擬偶像] 當科技始於人性,且開始擬造「人性」......

科技 | 9 年前

[虛擬偶像] 從日本「初音」到中國「紫嫣」——一縷徘徊在人與物間的幽靈

9 年前

人只有在遊戲時,才完全是人

職場/工作術 | 9 年前

「不花錢,玩起來只有被電」——消失的電玩魔法:當遊戲複製現實的階級性

遊戲/電競 | 9 年前

時間足夠就可以創造宇宙——遊戲世代的爆發力:電玩中的自我實現

遊戲/電競 | 9 年前

有知識的叛逆者──蔡英文和島嶼的下一代

人物 | 9 年前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