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自香港大學新聞系的謝恆恩,從在校開始就積極找尋各種機會。「我從大一就開始實習。」謝恆恩說,因為父親對兄長期待的落空,反而讓他踏上了實習之路;「爸爸希望哥哥做財金方面的工作,結果因緣際會,他反而進了媒體也愛上那份工作」,因此朋友暱稱為 Ben 的他,在大學時代就積極找到排名全球前五的跨國金融公司實習機會。誕生於爸爸赴美攻讀學位時期,讓謝恆恩有機會就讀台北美國學校,也憑藉這樣的背景,讓他可以用英文在外商環境悠然自得。
「可能是因為我天生就有創業魂吧!」謝恆恩笑說;從以前實習到現在工作已經四、五年,Ben 還是非常關注創新創業的各種發展,每天一定閱讀整個創新創業領域與數位科技相關的中、英文資訊!「其實我常常與公司主管與私下朋友討論各種創業的點子或商業模式!」謝恆恩道「所以跟我很熟的人都知道我有一個創業夢!」大學就開始實習的 Ben 其實也曾經做過一個創業:一個線上媒體。「那時候看了許多美國的創業,就心想我們在亞洲為什麼不能做一個自己的;跟爸爸討論了很久,他決定給我一些啟動資金當我的天使!」
有了天使的支持,謝恆恩就展開了他的第一次創業,在香港找了朋友幫忙架設網站、並從學校、朋友圈開始找人幫忙寫各種文章。「第一次創業真的有很多不懂,現在想想當時真傻,我連架網站到底要怎麼算成本都搞不清楚!」。網站開了,文章貼了,流量也隨之成長,自然有廣告主真的開始詢價。謝恆恩笑著回想「我連廣告行情與排價都搞不清楚,就上那時候台灣 Yahoo!首頁去找他們的排價,然後折算一個比例後就當成我的報價 !」結果當然被廣告主殺價抱怨「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自己的回答跟表情!我告訴他我認為我的網站就是有這個風格、這個價值!」結果拉倒沒有成交,當天使資金燒光了,網站就默默地收起來。
「老爸就回頭問我:「年輕人,這下該聽我的了吧!」,這就是為什麼我每年也都繼續努力實習爭取工作!」不只憑藉著家人的人脈與期待,Ben 在實習時的好表現,爭取到了當時主管的賞識,希望能夠把他留在公司裡繼續工作。但環境與組織政策的變化,讓這件事情變得很困難,主管也據實以告不見得能夠成功留下他,那時已經大四下學期的謝恆恩,才警惕開始認真申請工作。「後來很幸運,主管告訴我剛好有一個不一樣的位置可以幫我申請看看,雖然那時候不是老闆最想設定給我的工作,但能夠留下來就非常幸運了。」
五年過去,謝恆恩早已從那個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工作,成長為老闆得力的助手之一;「真的非常感謝他從我還是學生時期就開始給我機會,就算後來轉為正職,必須面對在業界經驗非常資深、且是公司的重要客戶,他也相信我的能力,讓我可以學習怎麼樣與這些長輩應對進退。」有創業魂的他,公遐之餘自然就是到處閱讀創業相關的資訊。「我訂了 MIT edX 的資訊,有一天打開 newsletter ,發現他們要在澳洲開 bootcamp!」Ben 心想自己已過 25 歲,「也許再不賭賭看就更難了!」
「爸爸一開始又覺得我頭殼壞掉!」謝恆恩笑說「他本來可能覺得做完天使就讓我死了這條心,讓我專注於這個眾人羨慕的外商工作。但他還是尊重了我的決定」說服了家裡也還必須面對公司,當謝恆恩與老闆提起想要離開去創業,可能會先參加 MIT 創業極限挑戰營,「沒想到,他聽完我的計畫,就直接說OK!全力支持我!」
從2016年12月知道有 MIT 創業極限挑戰營將在澳洲布里斯本舉辦訊息後沒有多久,就開始嘗試申請加入的謝恆恩,賭上眾人欽羨的職涯轉折,還要面對過五關斬六將的挑戰營複試。「我其實已經忘記到底考了哪些東西」謝恆恩笑說「我只記得寫了好幾份文件,也分別面對好幾個不同的人視訊面試,而且從通知到面試的時間都很趕。」Ben 回想「我記得他們還要我錄了一段一分鐘的影片放在 youtube 上!」Ben 接著說「我壓根都沒想到我能申請上!MIT 耶!那個很有名的 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