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繼今年3月創下首次成功發射回收火箭的紀錄後,上週又寫下新紀錄:在48小時內成功發射和回收兩次火箭,為SpaceX史上火箭發射週期最短的一次。
獵鷹9號升級,降落更穩定、更耐用
23日,SpaceX在佛州甘迺迪航太中心發射過去回收的運載火箭獵鷹9號(Falcon 9),替保加利亞政府發射通訊衛星,這也是SpaceX第二次成功發射回收火箭。
SpaceX只花了短短2天時間,就重置好同一組獵鷹9號火箭,於25日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替衛星通訊公司Iridium送10座衛星上太空。發射後,火箭成功降落在太平洋海上的無人航太著陸船。
Iridium預計在2018年前發射75顆新衛星,升級現有的衛星通訊網路、消滅通訊死角,不僅可加速全球電話和數據傳輸,也能更全面地追蹤飛機位置,避免3年前馬航飛機失蹤事件重演。
值得注意的是,SpaceX星期天所使用的運載火箭「獵鷹9號」,其中的「柵格翼(grid fin)」採全新設計,以鈦取代過去加上熱保護的鋁,讓火箭在經過大氣層時更能承受高溫且更穩定,雖然新材質較重,但也更耐用。
Closeup of the titanium grid fins. Not painted, as they glow red hot during a fast reentry. pic.twitter.com/Ltrq1Prg2m
— Elon Musk (@elonmusk) June 25, 2017
迄今,SpaceX已經成功回收火箭13次,其中有8次都在海上。
在去年9月獵鷹9號爆炸意外後,SpaceX浴火重生,在那之後執行的所有回收火箭的任務都成功。到2018年前,SpaceX還有超過50項待執行的任務,其中的客戶包含航天大廠Airbus。
SpaceX是目前唯一成功回收火箭的太空公司,目的是透過回收火箭並重複利用,降低火箭發射成本。馬斯克曾表示,SpaceX使用的可回收火箭,成本較傳統一次性的火箭要便宜3億美元。
資料來源:CNN、The Verge、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