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你用的 LinkedIn 有他參與設計!因設計改變人生的王禹誠

你現在每天使用的 LinkedIn 服務,其實背後有來自台灣的設計師參與設計,且看這位台灣長大的王禹誠,如何用他的信念與意志找到自己留在矽谷的一片天。

用過 LinkedIn 嗎?這個在美國各行各業專業領域,幾乎是「標配」的個人化專業商業社交服務,如今也越來越受到台灣人的重視,從專業工作圈開始拓展到越來越多的商務領域。縱然你不見得每天用它,但你一定忘不了你可以在其上搜尋每個人的專業工作履歷頁面(Profile)、您可能認識的人(People You May Know)、人脈(Connections)、誰來造訪(Who's Viewed My Profile)等頁面,或用過 LinkedIn 的行動 App 服務。但你可能不見得知道,這些頁面背後都有一位台灣的 UI/UX (使用者介面/使用者經驗, user interface/user experience)設計師參與設計,「其實我研究所畢業時,很想要留在美國,參加了電話面試或直接面試卻被拒絕了超過 120 次以上!」王禹誠說。

在灣區,多數認識王禹誠的人都叫他 Albert,認識他的原因則是因為他與其他朋友們合作,在灣區與李佳勳 (Jackie Chia Hsun Lee)共同創立了一個約一兩個月聚會一次的社群團體:Taiwan UXD Group(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社群);這個在 2011 年成立,由設計與使用者經驗出發的社群,基本上是一個許多在灣區新創公司、大型軟體或服務公司裡做使用者經驗或設計專業工作,或本身就在創業的台灣人團體。透過不定期的短講(Short talks)、專案展示討論(Show-n-Tell projects)或甚至工作坊或非正式的個人聚會,給了許多來自台灣的年輕灣區開發者、設計師與創業家一個群聚的環境。

矽谷 UXD 社群
王禹誠(左)與李佳勳(右),2016 年 4 月 UXD Gathering 於 Plug & Play
圖/ James Huang 攝影

從小就喜歡自己動手做各種手工藝的王禹誠,6 歲才隨在美攻讀博士的父母因中美斷交回到中央大學任教而回到台灣。雖然一開始回到台灣念小學時中文表達不佳,很多時候都還需要用英文回答,但隨著台灣聯考教育體制長大,縱然已經在性向上展現對藝術方面興趣,也另外學畫、學雕塑。但大學聯考的現實分數,讓他只能在原本喜歡設計領域排名較後的校系,與工程領域但排名較前的校系間游移選擇。

王禹誠選擇了當時查資料發現轉系成功率高的成大,也在一年以後順利從水利工程系轉到工業設計系,第一次受到設計專業背景的深刻影響。王禹誠接觸剛從美國回台不久的陸定邦教授在成大所開設的創新理論課,帶來以商業創新為基礎的設計概念震撼。「在這之前,多數工業設計的傳承其實是非常匠人(Craftsmanship)的!」王禹誠說,「多數學校的教學幾乎就像是工匠精神一般,老師對學生,手把手的教、教你怎麼實作。」,但陸老師以商業創新理論為基底,創立了具有設計規劃思維的創新理論課程,開啟了王禹誠對設計思考的一扇窗。「我甚至最後因為他的影響也去了伊利諾理工設計學院唸書!」王禹誠笑說。

成大畢業之後,對工業設計懷有熱情的王禹誠希望可以到業界看看,體驗作為一個工業設計師在職場上的感覺,加入了一間產品設計公司,一方面眼界大開,畫了很多模型與效果圖,也第一次看到台灣工業設計產業環境的問題。「在2004,台灣有很多公司都做代工製造(OEM)的商業模式,基本上產品都是白牌,等產品做完貼別人家的牌子賣到歐洲、美國市場去。」王禹誠觀察「這樣對在做設計的人很困擾,因為不知道在為誰設計。在生產供應鏈上,設計只佔有很小一部份,基本上只是產品功能設計完了,幫它穿衣服而已,可能帶有一些美學的成分,但並沒有真正去解決問題!」對於已經受到創新理論震撼,且在校後期都在大量閱讀接觸各種社會理論的王禹誠來說:「我相信設計應該帶有某些社會主義的概念,設計可以改變人生、設計可以服務人群。」當時僅24歲的小夥王禹誠提問:「但是代工製造這樣的商業方式並沒有辦法服務人群!」

離開第一份設計師工作,服了近一年義務役後。王禹誠一邊跟著風箏藝術家黃景楨做藝術風箏助手,一方面和家庭討論未來,決定出國讀書,同時準備留學考試。「幸好,爸媽都是支持的,他們並不反對我學設計或選設計作為我的志業,甚至認為這是很好的選擇!」王禹誠說。他最終申請上了伊利諾理工設計學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Design),專攻設計規劃,開始第二段神奇的設計生涯旅程。「IIT的設計學院跟其他知名的設計學校不太一樣,他們特別注重創新,尤其是創業與解決複雜社會問題的部分」王禹誠觀察「碩士班的同學們多數年紀都不小,大部分都不是設計背景,許多人都是創業家、工程師甚至律師,而且來自波音、Carterpiller、德州儀器、IBM等知名企業。」

王禹誠認為 IIT 的課程設計很強調思考與溝通訓練,包含 pitch(簡報)、解決問題、快速溝通,用理性的方式去拆解問題。「這在傳統設計師訓練中比較少見!」王禹誠觀察。王禹誠以自己的畢業設計為例:「那時我以一個非常複雜問題為題:假設全球暖化發生、海平面上升,人類要如何生存?」王禹誠接著說,面對這樣一個複雜的假設情況,大都市可能要針對適應海平面上升擬定相關的救援計畫。

為此專案,王禹誠採用了當時 IIT ID其中一位教授 Charles L. Owen 畢生研究的「結構性規劃 (Structured Planning)」作為方法,把這個很大的問題拆解成超過 30 個以上的小問題,接著針對每個小問題個別提出解答。在完成個別解答後,再針對這些個別解答可以回應的其他問題作為連結,接著透過電腦模型分群運算歸納出系統化的解決方案,並在展覽中為自己的設計進行辯證。「這讓我很重視設計思考!而且學會不少方法論。」

透過 IIT 的一門使用者經驗短課(僅利用寒假的兩星期),王禹誠首次接觸了使用者經驗的專案,甚至還為此追隨開課的老師 Aaron Marcus 到加州的柏克萊暑期實習。Aaron Marcus 可說是美國知名的使用者介面與資訊視覺化設計師,早在 60 年代晚期就已經從 ASCII Art (就像台灣BBS上許多使用文字、符號、方塊或圖塊製作的圖畫或動畫)入行,在業界是知名的設計顧問,累積的客戶早遍及美國的 500 大企業。透過這份實習,王禹誠首次開始參加商業需求的 UI 小型專案,也才確立了自己想要留在美國,做 UX 相關需要大量溝通的工作。

快要畢業時,王禹誠面試了超過 120 次都沒有取得工作,「學校在每個學期都有舉辦人才招聘會,我電話面試了超過 80 次,實際面對面面試超過 40 次以上,都還沒有拿到工作。」也因為到灣區SAP實習的機緣,王禹誠更加確定自己要走 UX 設計師的志向,恰巧碰到一個中小型的新創正在找一個資料視覺化的設計師,「用專業聊一聊一拍即合,更恰巧的是,我在面試後才發現面試我的主管 Daniel Chen,也是唯一的 UX 合作夥伴也是台灣裔!」王禹誠因此取得了他第一份以承包商合約被聘僱(通常公司不負責個人醫療保險等)、在灣區新創的工作機會。

2010 年,當時在 CISCO 做資料視覺工作的王禹誠,剛因公司專案而獲獎,同時因為朋友引介,吸引了 LinkedIn 當時正在擴建設計部門的主管 Steve Johnson 的注意。在當時,LinkedIn 已經成立快七年,已經過了 D 輪募資,是一個擁有 3000 萬使用者,300 名員工左右的公司。王禹誠進 LinkedIn 時就是資料科學家團隊,「那個時候在灣區公司擁有資料科學家的應該屈指可數,除了 Amazon 以外,大部分公司並沒有這樣的團隊!」

王禹誠在 LinkedIn 的第一個產品,也可說是他的代表作(延續了許多代),就是如今你我使用 LinkedIn 上常見到的「您可能認識的人」(People you may know),這個如今看似簡單的作品,背後結合了演算法(不同的時間或社交圈等參數權重),並如何透過簡單的介面,就讓人一眼看到這資料,即可很快判斷是否與某人進行連結。王另一個重要專案則來自 LinkedIn 的收購,王禹誠在 LinkedIn 將 Connected App 收購後和其團隊合作,推出另一個現在也很常見的 LinkedIn Contacts 功能(現通常合併在「通知」裡)。

LinkedIn 如同 Facebook 是一個社交平台,掌握大量的使用者關係(或稱通訊錄),如何給出一個理由來增加你與你的朋友互動,增進使用者間的互動頻率,提升消費者心理感受到使用這些平台的價值,就是這些平台很重要的工作之一。不同於 Facebook 常見的生日提醒,LinkedIn 通常會提示你今天是誰的到職幾年紀念日,某朋友剛剛升職,或剛換了工作等等。Connected App 可以更進一步整合這些服務,將使用者在 Facebook、Twitter 或 Google Calendar 等不同平台的資料整合在一起,因此可以更進一步在你要跟某人聚會前夕將他的 LinkedIn Profile 遞送給你參考,或主動在你和某個商業場合見到交換了 LinkedIn 的朋友,在事後提醒進行後續追蹤事項等。這樣方便的服務,卻在現今各大社交服務的競爭策略中消失了。

LinkedIn 無論在資金、題材、市場成長性等,幾乎在當時是矽谷社群類服務的領頭羊,「所有人都在等它上市,LinkedIn 是第一個走上公開市場的。」王禹誠回憶,2011 年,LinkedIn 在 NYSE 上市上櫃,然後公司就繼續快速成長,後續也帶動了 Facebook、Zynga 決定 IPO;但對王禹誠來說,在這樣巨大的公司工作已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喜歡我的團隊維持在一定的規模,每個人都叫得出名字!」但在 2015 年, LinkedIn 已經成長到一個擁有超過 4 億使用者、9000 名員工,「公司有七棟大樓,就算在同一個部門裡,有很多我不認識、無法叫出名字聊天的同事!」王禹誠決定離開這個他職涯中待了最久的工作,回到僅數百人公司規模的新創團隊。

比起挑戰更大規模的公司或團隊,王禹誠認為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在一個可以認識所有人的團隊做產品開發;他認為,在中型的新創工作,通常這樣的公司已經有成長的方向、足夠的使用者數,也可以做夠大的決定,這樣的環境剛剛好。「UI/UX工作事實上需要大量的溝通,這個產業溝通的能力要很強,如果你英文沒有很好,你沒辦法表達自己,或是去解釋你的設計,你就可能被邊緣化!」王禹誠觀察,現今 UI/UX 領域對於產品開發的工作角色正越走越前面,正在走向創業家、產品經理在做市場開發的面向,不是只在後面做設計或美觀的部分。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