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調研究機構 IDC 估計,全世界 VR、AR 的相關應用產值將在 2020 年達到 1,620 億美金。任誰都無法忽視這龐大產值,經濟部工業局也將 VR、AR、MR 產業列入重點培植的產業範疇,希望能扶植台灣企業及新創團隊在產業中搶佔一席之地。
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MR(混合實境)
讓 AR 技術門檻降低,人人都是 AR 設計師
AR 發展至今,最成功的案例便是風靡大街小巷的 Pokémon GO,不但掀起全球抓寶熱潮,AR 更成功引起市場熱議。但也因為 Pokémon GO 的影響,許多人談到 AR 運用便直觀聯想遊戲產業的運用,而其他產業想結合 AR 創造新機會,也因為缺乏跨產業人才而遲遲沒有在市場普及。
為了要打破多數人對於 AR 想像的框架及打掉 AR 產業進入門檻,新創團隊米菲多媒體推出 MakAR 編輯器,希望透過易操作的編輯器讓一般大眾無須經過程式編譯流程就能直接將知識和創造力轉換到 AR 領域,並在各個產業創造更有趣的互動模式,進而轉變產業未來發展。
米菲多媒體共同創辦人暨產品經理蔡雅雯便表示,現階段面臨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層面,而是市場有相當高比例的人不知道什麼是 AR、以及 AR 能夠應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場景。共同創辦人暨 CEO 盧俊諺則進一步表示,MakAR 的推出就是希望降低進入門檻,透過更多人創造 AR 於垂直產業的相關應用,藉此讓市場熟悉 AR,進而教育市場、培養市場。
打破傳統 AR 缺點,不同場域創造更多應用
除了此次推出 MakAR 編輯器,米菲多媒體其實已耕耘市場許久,過去便曾為土城汙水廠建構民眾互動式圖像,將汙水廠場內細部設備透過 AR 技術呈現,不但讓參觀民眾能更輕鬆了解汙水廠內部,更進一步達到寓教於樂。
另外,米菲多媒體也積極在更多產業開拓更多可能性。傳統的 AR 互動卡片製作方法,是透過國外 SDK 掃描代為開發設計,不但耗時,而且限制多、費用也高昂。
米多菲媒體與藝人、藝術家合作設計的 AR 互動桌曆、卡片,透過 MakAR 編輯器,只要會簡單的左右拖曳,版面上便能增加地圖、影片、網站連結、3D 動畫人物等,因為不需要任何技術要求,藝人、藝術家能更輕易設計出 AR 互動卡片,藉此與粉絲及追隨者互動。
教育產業、文創產業也都可以看到其應用蹤跡,米菲多媒體也曾和知名補教業者合作開發 AR 教材,改善過往因為時間、空間等限制而無法達到良好體驗的教學場景,例如科學實驗。文創產業則與《艾薩克傳》系列漫畫的原創漫畫家劉明昆合作推出 ASAKU MR 桌上遊戲,除了一般普通桌遊具備的布製地圖、卡牌、點數及角色棋外,待未來技術成熟,玩家就能夠透過具有 AR 功能的手機支援,全程線上連線對戰。
展望未來,米菲多媒體希望有更多垂直產業應用 AR 相關技術,不單單是為了搶食產業大餅,更多的是希望能翻轉產業,讓台灣能在下一波科技浪潮以全新樣貌展露國際。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創業小聚》,作者:林維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