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牌伺服器起家,到今天走出QCT這個品牌,如今的雲達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只能依附Google、Amazon等少數公有雲大客戶的代工廠,而是有更全面布局的雲端解決方案廠商。而在美國時間26日於聖荷西QCT Solution Center連續第三年舉辦的年度大會Q.Synergy上,5G毫無疑問是雲達下一個發展重點,或者如廣達資深副總暨雲達總經理楊晴華所說:「我們布局很久了。」他看好接下來在這個領域,至少會有五到十年的好光景。
一點都不慢,5G才剛剛開始
雖然在此之前,市場上談5G布局的軟、硬體公司已經不計其數,現在才出來喊聲的雲達似乎腳步有些慢了。但楊晴華不這麼看,一再表示:「這才剛剛開始。」他指5G仍有很多標準還未有最終定案,換言之,他不認為先起跑的就一定是贏家,預期5G市場真正起飛的時間點應該會落在2020年。
同時他也不忘強調,雖然5G是在今年才首度納入QCT的年度大會主題,但實際上,「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東西。」確實,就在Q.Synergy登場的同一天,雲達也發表了採用英特爾Rack Scale Design架構的資料中心產品Rackgo R,這就是一款瞄準電信業的新品,他說:「我們早就看好5G了。」
擴大研發團隊,抓住CORD電信商機
此外,可能在台灣多數人連聽都還沒聽過的時候,雲達已經開始深入研究電信市場上的新興革命性平台CORD(Central Office Re-architected as a Datacenter),並且也和推廣這項計畫平台的ONF(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有密切合作。事實上,就在兩周後,CORD Build 2017年度開發者大會也將在雲達的贊助下,於同一場地舉辦。
ONF行銷暨生態系副總Timon Sloane引述研究機構IHS資料,指全球有高達70%的一線電信商都有計畫部屬CORD。同時ONF預估這將會是上看3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9兆元)的可觀市場。
楊晴華看好,隨著時間發展,一定會有愈來愈多人採用CORD,這也是為什麼雲達要持續投資並擴張工程團隊的原因。他表示去年同期雲達加上廣達的雲端團隊約有900人,今年已經來到約1600人,還在持續增加中。
2018 MWC展新一代電信機房局端架構
事實上雲達也不只是緊追著新技術平台跑,在楊晴華看來,5G讓電信業者不得不打掉傳統架構,走向軟體定義資料中心,可以說是和雲達多年來在軟體定義資料中心的布局有了「完美結合」。
當然,就像楊晴華說的,5G的發展才剛剛開始,在Q.Synergy上,他們正式對外揭露了對5G的野心,接下來也毫無疑問地將會看到更多雲達在5G和電信市場的具體布局。如楊晴華預告,雲達明年將會首度參展MWC,預計將會展出模擬新一代電信機房的局端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