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互聯網公司、手機公司,現在的小米正在做兩件事,第一是從線上走入線下,第二是透過小米生態鏈,佈局智慧硬體生態系。
1 小米谷底翻身記:2大成長策略,造就年銷售額破千億


「只要天不塌下來,小米公司明年會進入世界500強,有99%的把握(出貨量)過1億台。」小米創辦人雷軍在今年11月,信心十足的喊出下階段的目標。這番話雖說得很滿,但這家曾在2016年大幅下修手機出貨量,今年10月卻提前達成年銷售額1000億目標的中國廠商,也確實正在從兩年來的谷底漸漸回升。
根據研調機構Gartner今年第三季全球前五大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統計,小米的成長在所有手機廠商當中表現最為強勁,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近80%,且主要成長來自國際市場。
這意味著,小米顯然已逐漸擺脫過去在中國本地市場面臨華為、OPPO等廠商的強烈競爭,因而出貨量不如預期的陰霾,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同樣告捷,像是現在小米在海外最大且成長率最高的印度市場,就已追上三星並列第一。
或許,現在我們也不能只稱呼小米為一家手機廠商或者互聯網公司了。
因為當初以互聯網行銷模式起家的小米,之所以能重返成長道路,就在於眼見電商、手機市場都即將面臨瓶頸,而採取的兩大策略。 第一,是以手機產品作為核心,發展周邊的物聯網生態系;第二,則是跨出線上開始佈局線下零售店 。
成立小米之家,抓住消費者愛嘗鮮個性
今年11月小米在深圳成立首家小米之家旗艦店,當時雷軍在接受中國媒體訪談時便談到,小米之所以能谷底翻身,實體店「小米之家」正是其中一大因素,他認為,小米之家是提供一個讓消費者體驗的管道,「更讓不少人驚覺原來小米有這麼多東西。」

這樣的「體驗經濟」帶來的效益確實十分驚人,例如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光是在試營運的一個月期間,營業額就達到一千萬元人民幣。又以前年在台北行天宮附近開張的台北小米之家來看,年營業額也已達到三億台幣,是傳統手機行的三、四倍。小米台灣總經理李佳峰就認為,傳統手機公司是低頻式的購買,現在小米之家是希望消費者每個月都來買東西,透過持續導入新產品,讓消費者有新鮮感,維持低、中高頻的購買。
而小米之家除了主要的手機產品之外,也可見到小米這兩年來以手機作為核心,所發展出來的周邊生態產品,例如大家都不陌生的小米手環、小米耳機,以及跨足家電市場所推的小米電鍋、小米電視等,甚至連行李箱、電動牙刷等生活用品也都不缺席。這也帶出了小米維持成長的第二個關鍵:多樣化的產品。
打造小米生態鏈,催生更多成功產品
小米在2013年在內部成立生態鏈部門,負責尋找投資標的,找來硬體新創公司成為生態鏈企業,合作佈局物聯網市場。而小米生態鏈就像是個硬體孵化器,提供這些企業資金以及後續銷售管道,但不加以干涉產品研發過程,截至去年底,小米生態鏈上已經有77家企業,企業整體銷售額突破100億元。

這樣的生態鏈佈局,除了讓小米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催生如小米手環這樣的「爆品」,帶動總銷售額的成長,另一方面,也能為實體店小米之家帶來更多客流,因為小米之家除了導入這些由生態鏈企業所打造的米家品牌產品外,也導入生態鏈企業的自有品牌,這也意味著隨著生態鏈企業的數量越多,店面中的商品品項也將更多元。
另一方面,小米也在今年11月舉辦首次IoT開發者大會,企圖透過開放API,串接更多第三方廠商的產品,並對這些產品開放零售通路,同步擴大IoT與新零售的兩方佈局。
以手機為核心發展物聯網生態,從線上走向線下的新零售佈局,小米無疑正轉身走向「小米模式2.0」,雖然尚且難以論定這樣的模式已經成功,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兩個新嘗試,都已為小米帶來階段性成果。
2 探索新零售模式,直擊首間小米之家旗艦店,4大亮點搶先看


網路模式起家的小米,兩年前開始跨足線下零售店,小米執行長雷軍今年2月喊出三年內要開1千家小米之家,2020年年營收要衝到700億人民幣的目標。今年11月,小米也在深圳成立第一家小米之家旗艦店,作為在新零售摸索的下一步。
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位於深圳華潤萬象新天地步行街裡,面積共650平方公尺,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小米之家,也是唯一一間旗艦店店型,商品品項是其他小米之家的近兩倍,店裡有包含小米手機、小米筆記型電腦、小米電視、空氣淨化器、電飯煲、掃地機器人、行動電源、延長線等幾乎全系列的小米及米家品牌產品。
前蘋果旗艦店設計團隊操刀
門市的整體視覺設計,走工業風與居家風的結合,由設計團隊Eight Inc所打造,而這個設計團隊過去也曾操刀蘋果在紐約第五大道的旗艦店。

除了硬體產品外,還主打智慧家居
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分上下兩層,一樓主要是手機、筆電等智慧硬體產品,二樓則主打智慧家居,鎖定居家、運動、交通等生活領域產品。另外,小米也在二樓首次引進小米精品電商平台「有品」上熱銷的20多種商品,並推出有品掃碼購,讓消費者可以直接透過掃碼線上下單、配送到家。
連接一、二樓的這面浮雕牆被稱作小米之道,牆上刻有像是「Are You OK?」「為發燒而生」、「探索黑科技」等標語,強調的是小米的企業文化。

互動購物牆,透過大螢幕掃碼下單
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除了商品種類更多,也導入更多消費者互動體驗。旗艦店一樓有一面由5塊80吋螢幕組成的互動購物牆,可以追蹤使用者的行動,透過手勢操作,可以瀏覽產品圖片與介紹影片等,消費者若看到有興趣的產品,也可以透過大螢幕直接掃碼自助下單,隨後就會有店員把商品送過來。
結帳免排隊,店員配備行動收銀器
另外,這家旗艦店的特色還有導入隨身結帳系統,店內每個店員身上都有隨身包包,和可以支援支付寶、微信支付掃碼以及信用卡刷卡支付的行動收銀器,消費者不用一定要到櫃檯結帳,目前這套系統僅在旗艦店運行,未來也可能導入其他小米之家。
「我們這裡沒什麼人在用現金了。」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副店長顏榕君表示,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的非現金支付比例高達80-90%,顯然消費者已經很習慣透過大螢幕掃碼或行動支付的形式購物。
他也表示,自9月27日試營運到10月底近一個月期間,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已創造一千萬人民幣的營業額,在全部的小米之家中可以排進前五。以客流量來看,週間平均客流量介於2000到2500人,週末可多到6000到7000人。截止今年10月底,小米之家在中國共有228家線下門店,包括直營店、專賣店以及授權體驗店,累積客流量3200萬人次,年坪效27萬元。
3 9天營業額破千萬,小米明年攻三件事,引爆台灣消費力


作為小米探索新零售的重要佈局,小米之家這兩年也在台灣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小米台灣在2015年8月在台北行天宮開設第一家小米之家,目前月人流量達到4.5萬人、年營業額已達3億元。而小米11月18日在台中開設第二家小米之家,更是開業僅僅九天(截至27日)就達到一千萬台幣營業額。
明年線下店再開10家,全力發展新零售
「這個成績台北小米之家花了兩三個月才達到,傳統手機行是一百到八十(萬)的營業額,要開20家才會有米家規模。」小米台灣總經理李佳峰認為,「九天就一千萬,這表示小米的模式是成功的。」

李佳峰表示,小米是手機公司、互聯網公司,現在更是新零售公司,在發展小米生態鏈後也開始有更多產品。明年小米在台灣也會全力發展新零售,除了台北、台中兩家小米之家外,明年底目標小米之家加上專賣店至少還要開到10家。
小米明年在台要做三件事
李佳峰表示,2018年小米在台灣有三個主要的發展方向。
一、 全面推進小米的新零售佈局,希望明年中至少會有7到8家小米之家跟專賣店,下半年目標要再開到10家,台灣主要縣市都能覆蓋。現階段小米商品在台灣線上、實體的銷售比重約為6:4,看好明年隨著線下展店,這個比例會調整到5:5。另外,他也透露,明年也計畫在台北開一家與深圳旗艦店類似的小米之家旗艦店。
二、 小米今年推全螢幕手機Mix2,希望能引領手機全螢幕風潮。
三、 則是加速米家品牌與生態鏈產品引進。李佳峰表示,現在小米台灣不僅會引進米家商品,未來小米生態鏈公司的自有品牌商品也會引進(像是小米行李箱就是自有品牌),在台灣的產品品項將會越來越多元。

維持消費者每月購物的新鮮感
李佳峰表示,未來三個月小米在台灣有至少20個新品的上市規劃,包括石頭掃拖機器人、小米空氣淨化器2s、米家智慧攝影機、米家IH電子鍋、米家聲波電動牙刷、米家恆溫電水壺等產品。目前,小米在台灣已經銷售超過225萬個聯網產品,表現特別突出的包括今年4月才上市的米家掃地機器人,累計銷售超過7.2萬台,以及藍牙音源接收器,上市30天就賣出一萬台。「小米是台灣最大的智慧物聯網平台,也是現在唯一有這樣的商品能力的。」他說。
而明年隨著小米之家再展店、引進的商品品項更加多元,李佳峰也預期,將帶動更多連鎖效應,「傳統手機公司是低頻繁式的購買,我們現在是希望消費者每個月都來買東西,維持新鮮感。」
4 智慧硬體IoT平台稱霸全球,小米將啟動開發者計劃擴大生態圈


擴大物聯網領域佈局,小米28日於北京舉辦首屆小米IoT開發者大會。小米創辦人、執行長雷軍表示,小米IoT下一階段的策略將是全面開放,透過啟動小米IoT開發者計劃,面對更多第三方品牌。
雷軍指出,小米在2015年啟動IoT戰略,目前平台的聯網設備已超過8500萬台、日活躍設備超過1000萬台。另外,小米在IoT領域的合作夥伴已有包括中國移動、微軟小冰、西門子、飛利浦在內,以及生態鏈公司包括紫米、華米、智米、小蟻等超過400家合作夥伴,已是全球最大的智慧硬體IoT平台。
小米下一步啟動IoT開發者計劃
截至2017年11月5日,小米IoT平台聯網設備超過8500萬台。雷軍表示,這僅是達成小米IoT階段性的目標。小米IoT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如何能讓每個人都能輕鬆地使用智慧硬體產品。
2015年小米發布首款智慧模組,小米IoT開發者計劃是透過開放硬體模組、米家App的API,讓更多第三方產品能與現有的小米IoT產品接入、實現連動控制。另外,也對這些智慧硬體開放小米旗下的新零售通路,包括目前開設超過200家的小米之家以及精品電商平台有品,未來參與小米IoT開發者計劃的產品,將有機會在小米的新零售通路販售。
小米攜手百度,深化人工智慧領域
這次,小米也在會上宣布與百度達成深度合作,未來雙方將結合在人工智慧、IoT領域的優勢,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小米在兩年前開始佈局人工智慧,包括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等相關技術,目前應用已體在小米AI音箱、小米金服「米小貝」等產品中,以小米今年7月發表的首款AI智慧音箱「小愛同學」為例,開放預約後1天就達到100多萬預約量,目前單日語音指令數已經突破300萬次,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時間約2小時。

目前小米在全球已擁有超過2.8億用戶,IoT平台聯網設備也超過8500萬台,累積大量的數據。百度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也表示,小米在智慧硬體、大數據和智慧設備生態鏈佈局上有深厚積累;而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深耕多年,有深厚的技術基礎。這次雙方強強聯手,將引領中國在 AI和IoT技術攀上新高峰。
雷軍表示,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有很深的累積,像是語音、圖像、自然語音處理、深度學習等技術,他認為透過與百度強強聯手,能讓更多人享受到科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