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在今年九月的報告中還舉阿里巴巴的生鮮市場「盒馬鮮生」以及天貓與銀泰合作的「生活選集」等生鮮、餐飲店為例,說明商品數據化、賣場數據化、會員數據化、供應鏈數據化以及組織管理數據化的重要性。
統一資訊資深專案經理李兆祥解釋,在網路發達的消費市場中,尤其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零售業必須具備實體與數據的二重性格,才能面對新的市場環境。李兆祥舉例說,過去餐廳老闆如果想要拓展生意,可能會買看板廣告、發傳單。可是現在消費者走在路上,眼睛看的不是看板,而是手機。想有效率地在行動裝置上投放廣告,實體店面取得的數據就能派上很大的用場。
獲得數據基礎 打造精準行銷
中國商務部的「深度解讀新零售」報告中指出,零售商在新時代的新作法,第一階段要「先將POS系統引入店面,獲得基礎數據,並在此基礎之上發展會員制度。」下一步才是利用網路與社群平台進一步蒐集消費者的資訊,透過數據塑造與客戶之間互動,打造有效的行銷活動。之後再結合行動裝置、感應器、雲端服務等科技,不斷提升與消費者的互動,取得更多對客戶的洞察。如此一來,不僅能有效增加銷售,也能把這些洞察用在進貨、倉儲管理上,降低成本,將「企業內部與企業間流通秏損無限逼近於零,重塑價值鏈。」
善用店內POS系統 有效運用數據資料
李兆祥進一步指出,不少餐飲業者用心經營網路社群平台,但缺點是數據留在別人的平台上,使用範圍相對受限,準確度不如自己實際取得的客戶資料,也無法整合店面的實體運作。他舉統一資訊的餐飲業POS系統為例,它能利用平板電腦或是手機點菜、訂位、叫外賣,結合支援信用卡、商品卡、悠遊卡等多種付費方式的結帳系統,再連接廚房顯示螢幕,不僅能涵蓋所有門店管理,更可以蒐集與分析每一筆顧客的消費資料,並運用數據進行精準的行銷活動。
統一資訊資深專案經理陳志清說,統一資訊的POS系統不僅可以依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客製化,能適合各種型態或是規模的店面,一套系統全部搞定。他說,這套系統模組成熟,無論客戶經營模式側重於外送還是店內點餐,都可以快速安裝,迅速開店,並可以依企業成長而增加內容,不必擔心系統相容的問題。他說,店家最怕POS 系統出了問題,哪怕只是熱感機故障,都會影響到生意,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有一支快速維修部隊,限時到店進行維修。」
中國商務部在報告中提到的「盒馬鮮生」,內設海鮮吧、海鮮小火鍋、酒吧、烘培等區域;還有永輝超市旗下的「超級物種」,裡面有日式鮭魚料理、海鮮餐廳、牛肉料理。它們其實很像現在台灣大賣場裡的美食街,之所以成為新零售的榜樣,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擅於蒐集數據,並且充分運用數據。在新零售時代,妥善運用POS系統,才能讓「傳統零售業插上數據的翅膀」,開創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