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下一個Instagram,社群軟體Vero爆紅了,然後呢?
被譽為下一個Instagram,社群軟體Vero爆紅了,然後呢?

過去幾年, Instagram、Snapchat是一二十歲年輕族群使用社交軟體的首選,兩大勢力各據一方,難有他人介入的機會,曾經冒出頭的競爭者Google Plus、Ello,也都隨著時間如煙散去。

本周一個台灣用戶相對陌生的品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Vero」。許多人初聽這個名字,還搞不清楚狀況以為是影音平台Vevo,這款App悄悄攻占Google PlayApp Store的排行榜,許多人甚至預言它會是「下一個Instagram」。

建築大亨跳進科技業追夢,一手創立Vero

Snapchat在2017年第四季財報後宣布重新設計界面失利,讓核心年輕用戶相當反彈;Instagram則是更改演算法,廣告、長輩用戶增加,逐漸讓年輕用戶出現反感,在這一片愁雲慘霧中Vero悄悄吸引了眾人目光。

Vero在義大利文中代表「真實」的意思,公司成立於2013年,產品在2015年推出,來自黎巴嫩貝魯特的創辦人叫艾曼·哈里里(Ayman Hariri),他的背景很特別,不僅是一位身價達13.3億美元的億萬富翁,更是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c Hariri)的兒子,過去他曾擔任父親建築公司Saudi Oger的副總經理,因為想追尋在科技領域的夢想,在2013年離開建築公司創立Vero。

Ayman Hariri
Vero創辦人Ayman Hariri,是黎巴嫩前總理Rafic Hariri的兒子。
圖/ Facebook

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Vero註冊人數遲遲無法突破百萬,但在過去幾周爆紅後註冊人數一下飆漲到300萬,「身為開發者的責任,是讓科技成為人們的工具,為人們的生活增添風味而不是減損。」艾曼·哈里里這麼替自己的產品下註解。

反Instagram潮中竄起,Vero如何快速爆紅

市面上App百百款,沒有做出特色與區隔性很難看見未來。

Vero除了可以分享照片、影片、文字,跟Instagram不同的是它還可以分享連結、音樂、電影、書、地點資訊,在發文時也能將追蹤者細分為「摯友(close friends)」、「點頭之交」等不同群組,可控程度比起Instagram多元許多。目前Vero沒有任何廣告,動態時報不受演算法控制也是一大特點,貼文會如實的依照發文時間依序呈現,而這正是許多人懷念早期Instagram的一大特色。

Vero
能分享連結、音樂、電影、書、地點資訊,成為最能跟Instagram區隔的一大特色。
圖/ Twitter

許多人認為這次下載數量的暴漲,是年輕族群對於Instagram的反彈,但據Apptopia資料統計,有半數的用戶年齡介於21歲~40歲,其中有68%是男性,年齡層並不是這麼的「小」。根據創辦人艾曼·哈里里的說法,Vero下載量暴衝,很大的原因是Cosplay、刺青藝術社群大規模從其他的社群平台搬遷到Vero上。

現在如果在Instagram 上搜尋「#vero」,出現的貼文中,可以看到許多帳號邀請轉移追蹤Vero的貼文。

Vero
在Instagram 上搜尋「#vero」,可以看到許多邀請追蹤帳號的貼文。
圖/ Instagram

只有名氣響亮?用戶實際使用負評連連

依照以上的描述,你一定以為Vero是一款超級好用的社群明日之星,不過在App Store目前Vreo只拿到了2.8顆星、Google Play也只有2.7顆的評價,且仔細觀察大部分的評價留言都是負面居多,「Do not get this app(別下載這款App)」是評價中最常看到的字串。

細探背後原因,許多人都表示Vero乍看之下好像不錯,但實際使用卻是問題重重,其中一項因素,是爆紅讓Vero伺服器不堪負荷,導致速度變慢。根據《數位時代》實測,Vero操作上的確相當不順暢,筆者在註冊完帳號後就旋即遇上當機,另外功能標籤(tab)設計過小也是許多用戶抱怨的重點,當筆者嘗試在探索頁面中想瀏覽熱門帳號時,連續點選五個帳號都無法順利呈現內容,使用體驗相當糟糕。

Vero
面對大量用戶湧進,Vero伺服器不堪負荷,使用體驗也稱不上太好,要取代Instagram地位恐怕有難度。
圖/ Twitter

根據創辦人艾曼·哈里里先前受訪的說法,在Vero用戶突破100萬之前都會維持免費形式,不過面對爆紅後伺服器不堪負荷,大量用戶在Twitter上抱怨連連,Vero於是在官網上宣布,在系統問題解決之前(目前註冊用戶數已突破300萬),所有用戶都可以維持免費方案。但艾曼·哈里里最終仍是希望可以做到收取用戶年費的商業模式,另外目前也開放品牌帳號在Vero上賣商品,向品牌商收取交易費用也是賺錢的管道之一。

Vero也許從來沒有面對過大量使用者湧入的經驗,後浪推前浪,汲取過往的優缺點產品當然可以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至於Vero是否真有可能威脅到Instagram,甚至成為下一個Instagram,目前看來肯定不是太容易。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