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商機都要掌握,中國串流影音平台愛奇藝(iQIYI),本周宣布推出實體電影院「娛刻Yuke」,地點位於廣東中山,要提供線下觀眾高品質的觀影體驗,愛奇藝今年三月才在美國上市,目前付費用戶數已經突破6千萬,實體劇院不僅要全方位服務用戶,愛奇藝還想透過多元的觀影場景,替中國電影票房增量。
推出實體劇院,提供高品質觀影體驗
愛奇藝旗下實體劇院「娛刻Yuke」,本月11日於廣東中山正式開幕,未來線上會員與實體劇院的會員體制將採互通模式。
「娛刻Yuke」採用的是小規模的包廂影廳,座位數落在2到10個,搭配杜比環繞音效,可以用點播( on-demand)方式,觀賞平台上所有影音內容,費用以小時計費,而非觀賞的影片數量,愛奇藝形容這項服務是結合線上豐富的影音資源,以及高品質的影音軟硬體設備,概念很像台灣早期流行的「MTV」。
未來幾個月,愛奇藝打算在更多中國城市推出「娛刻Yuke」服務,劇院營收也會列入中國官方票房數據,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表示:「點播式( on-demand)劇院服務,拓展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機會,可以為中國電影票房做增量,是把中國電影產業做大做強的一個巨大空間和機會。」要用先進的科技,為線下顧客提供不同以往的觀影體驗。
多元布局,展現進軍線下市場野心
愛奇藝是百度旗下的串流影音平台,今年3月29日才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上市,目前總市值達155.64億美元,付費用戶數為6130萬,Netflix則為1.25億。
IPO後,今年第一季營收為49億元人民幣,年成長57%,稅後虧損3.96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1億元進步不少,在今年第一季推出一系列新節目的帶動下,付費用戶數不僅突破6千萬,會員服務營收為2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7%,整體狀況「營收增加,虧損減少」。
「娛刻Yuke」代表愛奇藝首次進軍線下市場的野心,不只賣內容,愛奇藝近年也積極展現內容自製實力,目前旗下有培養新演員的「天鵝計劃」、支持年輕導演拍電影的「飛鷹計劃」、投資製作公司的「幼虎計劃」、支持動漫創作的「晨星計劃」等等。
此外也積極布局新科技,要將人工智慧(AI)結合娛樂,創辦人龔宇今年在「2018愛奇藝世界大會」上談到:「不同於其他科技公司,愛奇藝DNA的雙螺旋結構,一個鏈條是科技,一條是娛樂創意。」認為過去愛奇藝做的,是將平台從傳統PC轉移到行動裝置上,而未來娛樂產業將從「互聯網+娛樂」進入「AI +娛樂」的全新時代,未來藉由AI可以幫助用戶找到有興趣的內容,調整內容分發的效率;在製作內容上,也能協助導演篩選適合的演員、角色,增加拍攝作業效率;對廣告客戶來說,能以用戶興趣分析的結果,更精準地投放廣告,讓用戶體驗升級的同時,也讓廣告主獲得更高報酬。
串流進軍實體影院成趨勢
過去西方串流影音霸主Netflix曾想進軍中國市場,但因為當局對於媒體產業控管嚴格,遲遲叩關不成,去年四月,Netflix宣布與愛奇藝達成內容授權協議,將透過愛奇藝平台向中國觀眾提供原創作品內容。
線上串流影音業者結合實體影院,似乎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Netflix今年四月才傳出有意收購美國連鎖戲院地標戲院(Landmark Theatres),但最後卻因價格太高談不攏宣告破局。不過Netflix想擁有實體影院的動機跟愛奇藝不太一樣,因為在傳統電影產業中,許多人仍保有「影院上線」的堅持 ,過去Netflix製作的原創內容遲遲無法獲得國際大獎提名,因此才想透過直接買下電影院搶占大螢幕市場「自己的電影自己播」,雖然這項計畫沒能實現,卻能窺見Netflix對於未來娛樂產業的想像。
這也反映了不同市場的狀況,以美國來說,2017年電影院觀眾人數達到25年的新低點,中國電影產業近年則是蓬勃發展,根據中國國家電影局統計,今年1月到3月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達到人民幣202.18億元(約新台幣950億元),首度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隨著國民收入提高、娛樂需求提升,像「娛刻Yuke」這類點播( on-demand)型式的觀影空間,在中國仍擁有巨大商業價值以及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