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 Intel 國際科學與工程展覽會(Intel ISEF)在 2018 年 5 月 13-18 日於美國東部匹茲堡舉行。本次台灣共派出 8 隊高中生成員的代表隊,橫跨生物醫學工程、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工程機械、數學與物理等領域。最後共有 5 組團隊在 1792 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獎項目如下:
領域 | 獲獎 | 題目 | 所屬學校 | 參賽者 | 年級 |
---|---|---|---|---|---|
工程學 | ISEF二等獎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pherical Induction Wheel Motor in Electric Vehicle | 嘉義市政府教育處、嘉義縣私立協同高級中學 | 顏伯勳、李尚融 | 高二、高三 |
物理與天文學 | ISEF三等獎 | 奈米氣泡水溶液導電度的測量與應用 | 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 楊承叡、王昱淇、許瀚元 | 高三、高二、高二 |
化學 | ISEF四等獎 | 新激發複合體的設計與應用 |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 張捷嵐、張捷筑 | 高二、高二 |
醫學與健康科學 | ISEF四等獎 | CHST11基因表現量對於肺癌細胞產生上皮間質轉化(EMT)之影響 |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 邱薏安 | 高三 |
數學 | 美國數學會榮譽獎 | 永恆的旋轉木馬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王凱、江佶龍 | 高三、高三 |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提供,《數位時代》整理
其中,最佳成績由兩組來自嘉義的團隊所奪下,分別是以自行研發球型馬達獲得工程機械領域二等獎的顏伯勳(現為註冊在嘉義縣教育處的高二自學生)與協同中學的李尚融;而同樣來自嘉義、獲得物理學科三等獎的楊承叡、許瀚元、王昱淇,受到去年參與學長團隊啟發,延續奈米氣泡的研究,朝向不同方向研究而得獎。
來自北一女中的雙胞胎姊妹張捷嵐與張捷筑則挑戰 OLED 生產關鍵製程耗時且成本過高的缺點,結合兩姊妹從小到大對化學的興趣,與台大化學系汪根欉教授共同合作,以激發態複合體為原料,透過加熱蒸鍍旋轉塗佈(Spin Coating)技術製成 OLED,獲得化學類四等獎的成績。
同樣來自北一女、並已經錄取陽明醫科的邱薏安,則以她長期跟隨中研院團隊研究CHST11基因對肺癌影響的專題研究,獲得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類四等獎。
師大附中的王凱與江佶龍,則以「永恆的旋轉木馬」為題獲得美國數學學會榮譽獎。較特別的是,這個研究事實上是他們在高一課堂上,以數學開源軟體 GeoGebra 做數學算式研究橢圓特性時,發現橢圓的特定割線性質,並進一步推廣至拋物線、雙曲球面而得。
獲獎同學除可獲得由 Intel 所贊助 ISEF 的不同等級獎金外,也可根據中華民國政府鼓勵參與科展優良學生的相關辦法,得到教育部所頒發的獎金。
另外,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也代表台灣贊助大會特別獎,經評審後頒發兩名「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特別獎(Taiwan International Science Fair Special Award)」給來自美國奧勒岡州,研究颶風的 Aneesh Gupta 與印第安納州,以人工類神經網絡方法研究加州野火影響模型的 Anthony David Weng;他們將受到台灣邀請並全額贊助其旅費與台灣落地費用,參加在 2019 年 2 月在台灣所舉辦的台灣國際科展(Taiwan International Science 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