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過9成營收來自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的信驊,現在不只要做雲端生意,也要投入消費終端使用的360度影像專用處理晶片市場。而信驊之所以在事業布局有這麼大的跳躍,超過6成的全球BMC市佔率是一個關鍵推力。
成長不能被雲端市場限制住
信驊董事長林鴻明強調,雲端還是一個相當有未來性的市場,他也相信要繼續做到兩位數成長不是什麼困難事。只是當信驊的市占率已經過半,長期來說,是不是能夠繼續維持過去十幾年來超過3成的增長速度,他坦言心中是有些疑慮的。
「我的(BMC)市占率已經60%,我的YOY(年成長)是市場決定的,不是努力就可以的。」 他一方面擔心信驊的未來可能會愈來愈受限於雲端市場的成長,另一方面他也思考,現在BMC的事業還在持續穩定成長,也為公司帶進穩定的營收、獲利,等於是讓信驊有充足的銀彈去尋求突破,建立起第二根企業支柱。
所以早在兩年多前他就已經開始思索,應該如何為信驊在BMC之外,發展出第二隻腳。而在因緣際會之下,兩年多前林鴻明也恰巧遇到客戶因事業轉型,要出售影像相關IP,給了他往360度攝影機市場發展的想法。
從影像拼接技術創造競爭優勢
雖然他很清楚,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很多360度攝影機,信驊不會是第一,更不是唯一。但他也發現,市面上的產品其實還有很多可以突破的空間。其中「Stitching(拼接)」就是一個關鍵。
有別於市面上的產品在拍攝360度影像後,可能還需要有大量運算能力,透過電腦或手機,經長時間處理才能完成360度影像拼貼,進而呈現出360度影像。林鴻銘則是自信地表示,信驊的Cupola360影像處理晶片具備相機內即時拼貼的獨特技術,更重要的是成本還相當低。雖然他表示信驊是晶片商,不便代替終端品牌說出明確的產品售價範圍,但他相信一定會是消費者能夠負擔得起的。
而這樣的技術門檻,正是為什麼過去主攻利基市場的信驊,這次卻大膽往高度競爭的消費終端市場闖的一大原因。
社群是關鍵,信驊自行開發APP
此外,雖然信驊採取的是「power by Cupola360」的模式,不會自己做終端產品,主要還是交給ODM夥伴去開發、設計、生產,以及銷售,但比較特別的是,林鴻銘提到,360度攝影機市場能否蓬勃發展,除了受到終端產品的好壞與成本高低影響,「社群」也會是重點。他這裡提到的社群,包括市場上的社群網站是否支援360度影像功能,以及power by Cupola360能不能建立起社群基礎。他說:「使用者基礎創造起來,對長期營收才有保障。」
這就是為什麼信驊自己雖然不做終端成品,卻在台北辦公室組了一個十人左右的研發團隊,自行開發App。目的就是希望未來不論是什麼品牌,只要是power by Cupola360,都可以讓消費者使用同一個App交流、分享,打造生態系。
目標3~5年內營收貢獻超過5成
林鴻明表示,Cupola360預計今年第三季末可以開始量產,最快明年第一季消費者就有機會買到終端成品。而他對於這塊業務也有相當高的期待,認為360度攝影機或許不會是人手一機的產品,卻可能是像電視機一樣的家庭式裝置,數量可能上看千萬台。而他希望在3~5年內,Cupola360就可以貢獻信驊5成以上營收,超過B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