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眾的社群世代裡,誕生了一個全新名詞──「網紅」,他們以個人的獨特魅力,吸引龐大的粉絲數量,也擁有快速擴散的能力。從早期的創作者蔡阿嘎、這群人,到現在的呱吉、HOWHOW、阿滴,都靠著個人獨有的網感,在網路上擁有一群死忠粉絲。
在風光背後,網紅面對的真實課題
不同於傳統電視明星的精心包裝,網路創作者展現的是一種真實面貌,不但和所有粉絲生活在同一個時空裡,更像是一個了解自己、能夠隨時分享的好朋友。《上班不要看》的創辦人呱吉道出網紅的心聲:「要操作一個網紅,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他要有一個怎樣的形象,而是要把你的人生,當作蛋糕一樣切片出來,一片一片拿出來賣。」
隨著讚數狂飆、粉絲爆增,這群具號召力的網紅也取代媒體、藝人,成為帶動社會風潮的意見領袖KOL(key opinion leader),更是當今行銷的要角。網紅經濟席捲全球,就連《富比世雜誌》也都開始公布全球網紅排名。但在網紅風光的背後,其實也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困境。
網路影片成千上萬,每一秒都有新作品誕生,當創作者越來越越多,市場越來越飽和,要讓作品快速被網友看到,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容易。有時嘔心瀝血製作的影片,並無法回報在實質的觀看數字上。而每一階段的創作者也都各自面臨不同課題,底層網紅需要曝光,中層網紅關心如何將流量變現,上層網紅則要思考如何不斷突破創新,端出新梗,帶給觀眾全新感受。
挹注資源,打造網紅經濟學
如今,台灣有成千上萬的創作者,努力想在茫茫網海中嶄露頭角,Yahoo奇摩媒體傳播事業群專案經理魏銘直言:「殘酷的事實是,可能有幾十倍、幾百倍和幾千倍的創作者,其實是完全浮不上檯面的。」
多數創作者沒有行銷資源與創作的專業引導,看見台灣網路創作者缺乏資源的困境,Yahoo TV為了鼓勵更多優質的作品出現,以及讓他們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已經展開一系列扶持計畫。去年開辦的「夢想超展開」,就是號召素人投稿,不但募集許多有創意的影片,也提供他們曝光管道,同時還將這些內容整理再製發表,幫助好作品獲得更高的能見度。
Yahoo TV製作人也善用網感世代的敏銳度,在網路上尋找有潛力的創作者,給予他們專業意見,幫助調整作品的深度與廣度,讓網友更易接受。此外,Yahoo TV也打造了「創作者學園」,跟創作者分享各種軟硬體資源與專業知識,例如影音製作課程、配樂庫、數位攝影棚租借,幫助他們降低製作成本,也一起瘋玩影音的各種可能性。
對於實際的收入問題,目前網紅的營收不外乎是廣告分潤或業配收入。相較於現行利潤大多都被影音平台拿走的廣告分潤制度,Yahoo TV正在打造一個全新的機制,除了業配機會的媒合之外,期望以多元的分潤機制和審稿把關,讓優質作品創造更多收入,幫助台灣眾多小而美的創作者,能在網路生態圈獲得利潤,讓台灣的網紅經濟可以走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