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永豐銀行電子金融處位在南京東路三段的8樓辦公室,迎面而來的是色彩繽紛且充滿趣味的辦公環境,以及同仁們爽朗的笑聲,一改民眾對銀行的冷冰冰刻板印象,幕後推手之一,是永豐銀行近年來積極聘僱的斜槓菁英。
引進斜槓新血 永豐銀行成為數位金融先鋒
「我們積極招募跨領域人才以強化創新能量,舉例來說,我們是全台第一個擁有視覺設計團隊的數位金融團隊,而且,視覺設計團隊同仁都順利取得『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永豐銀行電子金融處副總經理黃品睿表示,有別於傳統銀行習慣將視覺設計工作委外給夥伴,永豐銀行傾向於聘僱專職團隊,由其負責由內而外的(員工與客戶)使用體驗優化工作,打造樂觀開放的團隊風格、產品服務與辦公環境。
除了視覺設計人才,「流量駭客」也是永豐銀行招聘的重點人才。黃品睿表示,光是分析數據資料還不夠,永豐銀行需要的是可以從數位流量與軌跡分析市場需求的人才。「為了深化在這一塊的能力,永豐銀行在今(2018)年特別增聘6位擁有GA證照的流量駭客專才,徹底轉型為以數據說話的電子金融團隊。」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永豐銀行欲網羅的人才不僅於此,包括心理學、生物科學、園藝科學等跨領域人才都是永豐銀行聘僱的斜槓新血。根據統計,永豐銀行電子金融處的同仁僅四成是金融、保險與財經相關專業,其餘六成都是跨領域斜槓新血,而且,同仁們的平均年齡遠低於35歲,對數位金融的未來十分有想法,也勇於嘗試、突破。
「透過年輕、跨領域的斜槓人才加入,團隊成員可以相互激盪火花,提出一個又一個令人激賞的點子,例如計畫在2019年初推出的『掌靜脈(支付)點宮燈』服務等。」黃品睿指出,團隊成員一直在思考該如何透過生物辨識提升支付服務的安全性、便利性與趣味性,最後歸結出兩個結論:非接觸的生物辨識機制較接觸式來得安全,同時,掌靜脈辨識因為要掃描的範圍較廣因而有助於提升安全性;確認方向後,團隊成員開始構思可能的應用場域,最終決定整合ATM提款機提供點宮燈等多元服務,讓消費者可以在ATM提款機上預約各種服務。「其後,將因應不同產業樣貌與應用情境推出兼具創意、貼心與趣味的金融體驗。」
激盪火花 加速創新變革腳步
有別於其他銀行是在近五年才成立專職部門負責數位金融相關議題,永豐銀行早在2010年7月就成立電子金融處,一路走來,不僅設計了明確且詳盡的職能規劃,歷經電子支付、生物辨識與開放銀行等金融法規規範,因此,對於如何因應法規規範推出嶄新服務有一定的掌握度。
「更重要的是,電子金融處跟實體分行的溝通與互動是很好的,總是能相互支援。」黃品睿以日前成立的新世代數位通路「南港分行」為例指出,為有效降低民眾的等待時間,永豐銀行除導入自動化設備、行動裝置,更進一步透過空間裝潢、擺設分流以優化服務動線,讓民眾可以在輕鬆且舒適的氛圍使用各項金融服務。「另外先前興大分行規劃時,分行同仁也主動跟視覺設計團隊溝通,討論裝潢設計風格,提供民眾耳目一新的分行體驗。」
黃品睿表示,電子金融處將數位轉型視作天職,為加速轉型變革的腳步,除持續不斷的了解實體分行與民眾的需求,更進一步與資訊團隊、研發團隊溝通實作方式,確保前(實體分行)、中(電子金融)、後(資訊與研發團隊)環節的無縫鏈結,讓永豐銀行可以最適速度創新、轉型與變革。
「對於未來發展,永豐銀行電子金融處已有清楚藍圖,將偕同夥伴一起提供創新體驗服務給民眾,共創三贏局勢。」黃品睿如是總結。